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施工工法.pdf

来源:二三娱乐


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施工工法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1. 前言

目前随着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发展,以预防性养护为主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得到了 不断的发展与应用,作为预防性养护的雾封层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沥青路面表层渗 透再生修复技术(Asphalt Pavement Surface Penetrate Rejuvenate Restore Technology,简称沥青路面SPRR技术)是在路面结构强度足够、路面状况尚好时,在 不改变沥青道路面层(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结构的前提下,经专用洒布车将沥青 路面再生养护剂喷洒在沥青路面上,通过材料与路表老化层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实现对老化层再生修复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新技术。

2009年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在沥青混凝 土路面(桥面)预养护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依托京港澳高速公路K2113~K2117广州 方向、流溪河大桥、广惠高速公路、广惠萝峰寺高架桥、广珠高速公路宫花一号桥、 万益大桥等沥青路面(桥面)路段的工程应用,并对沥青路面SPRR技术在广东省高速 公路沥青路面(桥面)的应用进行了立项专题研究,课题于2011年7月通过广东省交 通运输厅课题鉴定,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沥 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施工工法。

2.工法特点

本工法在沥青路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预防性养护技术方面,与传统方法 比较有以下特点:

2.1施工工艺简单,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小。

沥青路面养护剂喷洒在沥青路面(或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层),经过4~8小时的养 护成型时间,即可开放交通。

2.2该技术是一种低碳环保节约型的预养护技术。

SPRR预防性养护费用是传统的罩面或翻修费用的1/4~1/5,并且能保证路面在3年 内保持较好的状况;在施工的过程中无需加热,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和环境有害气体的 排放,符合国家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或桥面沥青混凝 土铺装层)预防性养护,对沥青路面(桥面)表层老化组织进行再生修复,也适用于 新建或改扩建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表层封水。

4.工艺原理

通过专用的洒布机,将沥青路面养护剂喷洒在沥青路面(或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 层)的表面,通过以下四个工艺原理,使沥青路面(或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养 护效果得以实现:

4.1渗透机理

实施沥青路面(桥面)SPRR技术,养护剂渗透到路面的微小裂纹或孔隙,并被沥 青混合料渗透吸附,将其中的活性物质带到路表深处。

路面(桥面)在车辆动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和横向应力将路面 裂缝和原有空隙中的空气挤出,在空隙内部形成一定的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逐步实 现材料的持续下渗。

4.2再生机理

通过养护剂补充老化沥青中油性基质、聚合物等,经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将 老化沥青激活再生,使沥青各组分的比例合理,在其耐老化、弹性、强度等综合性能 方面更优。

沥青再生主要通过五种技术手段实现:一、增加老化沥青中的油分,调节沥青的 流变性;二、添加树脂质,补给沥青中胶质含量,调节沥青的粘度;三、添加功能助 剂,加强沥青对集料的粘结;四、添加聚合物添加剂,加强沥青体系的稳定性;五、

加入复合改性剂增加沥青稳定性、抗老化性、弹性和强度等。

4.3微裂缝密闭机理

利用原路面(桥面铺装层)表层存在微小裂缝和路面(桥面铺装层)混合料原有 的空隙,养护剂渗透到路面表层深处,自动弥合微小裂缝、补充路面混合料因沥青老 化缺失的油性基质,并将裸露的集料重新包裹粘结。参见微裂缝封闭机理示意图。

图4.3封闭微裂缝机理示意图

4.4封闭路面及粘结松散集料机理

沥青结合料通过养护剂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路面(桥面)表层形成立体网络互穿 结构的密实整体,提高道路的防水性能,改善道路综合性能。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1施工前期

1施工前的工作流程如下:

路况调查

病害处治

路面吹扫

高压水冲洗

交通组织方案 确定施工方案 喷洒量试验 路面强制干燥

图5.1.1预养护前期工作流程图

2施工前期的操作要点:首先要对路面施工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路面的建设养 护情况、交通量、路面病害及清洁程度,对路面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病害处治、路面 清洁及沥青路面养护剂现场喷洒量试验,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及交通组织方案。

5.1.2施工中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施工中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

现场勘查

封闭管制交通

开放交通

养护成型及路

面处理

施工 路面清扫、预处理

图5.1.2施工工艺流程图

2 施工中操作要点:勘查现场,确保路面完好无损及道路交通安全。实施路面交 通管制,进入正式施工程序。

5.2喷洒量设计及步骤

5.2.1调查施工路段的路面状况,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5.2.2 根据路面综合评估结果,结合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的推荐用量,初步确定 三种不同的再生养护剂喷洒量;

5.2.3在施工现场选择3处各1m的试验块,经清洁后按照养护剂喷洒量进行喷洒,

2

并及时准确记录喷洒量;

5.2.4测试各个试验块的干燥时间;

5.2.5待试验块干燥后,测试各个试验块的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及渗水系数; 5.2.6通过钻孔取芯,检测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对路表的渗透情况; 5.2.7根据各个试验块的测试情况,确定合适的喷洒量。 5.3施工要求 5.3.1一般规定

1在气温高于10℃的非雨雪天气条件下进行;

2路面(桥面)应保持干燥清洁。路面(桥面)持续干燥24小时以上,道路表面 在24小时内没有冰冻现象,路面无可见松散石子、泥土或其他杂物。

5.3.2对原路面(桥面)的要求

1路面(桥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相关指数符合附录A.1的要求; 2 路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应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无明显病害,相关 指标满足附录A.2的要求。

3路表面平整、清洁。 5.3.3施工准备

1每一批材料进场前,必须检验合格;

2专用洒布车的循环洒布系统、输油管道、油量表、操作台等应完好,运转正常; 3施工前应对道路(桥面)标线进行保护,防止施工过程中破坏标线。 5.3.4施工

1施工过程中,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搅拌均匀;

2)将搅拌均匀的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灌入专用洒布车贮存罐内; 3)待专用洒布车进场后,开动专用洒布车贮存罐中的搅拌器,并持续搅拌 30min;

4)关闭搅拌器电源,根据施工路面宽度,设定喷洒宽度,并选择施工行进方向; 调整专用洒布车位置;

5)根据5.2节确定的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喷洒量、喷洒宽度,确定专用洒布车的 作业时速、洒布管的离地高度、喷洒压力、喷流角度和相邻洒布带重叠宽度;

6)对沥青路面进行试喷,试喷时要确保专用洒布车管路畅通,试喷后沥青路面再 生养护剂应均匀分布在路面上。试喷长度一般为10m~15m;

7)试喷完成并确认无误后,进行正式喷洒施工。在喷洒过程中,如仪表有异常, 或喷洒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喷洒,找出原因,及时纠错。如喷洒过程中有局部不均匀

处,应及时补漏;

8)完成当天施工任务后,应将专用洒布车贮存罐中的剩余料排出,盛放在干净铁 桶中,常温贮存。

2施工后期维护

1)施工完毕后,由专门人员维持施工后期的交通秩序;

2)视天气情况确保施工后路面(桥面)有足够的养护成型时间。一般在路面干涸 不粘试纸时,由专门人员将覆盖在交通标志线上的保护膜揭去后,方可开放交通。开 放交通时间应保证施工后路面在常温、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0%的条件下养护时间不少 于4小时。

6.材料与设备

6.1材料 6.1.1一般规定

1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应具有对沥青路面表层老化沥青再生,提高或改善沥青性 能的作用;

3 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应能在路面表层快速渗透、再生置换老化沥青、填封微小 裂缝和空隙、抑制材料的松散;

4对于已实施不超过两次沥青路面SPRR技术的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能 够重复使用而不破坏路面原有结构。

6.1.2性能要求

1沥青路面SPRR技术选用的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其物理性能还应符合表6.1.2的 规定;

表 6.1.2沥青路面 SPRR技术用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物理性能技术要求

种类

试验项目

单 位 技术指标 黑色液体

试验方法

状 - 目 测

比 重 - Pa·s %

> 1.0 > 2×10

-2

T0603-1993 T0625-2000 T0641-1993

布氏粘度 300℃蒸馏残留物

≥ 45

2沥青路面SPRR技术选用的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对基质沥青在试验室163℃条件 下经旋转薄膜老化规定时间后沥青的再生性能应满足表6.1.3的规定。

表 6.1.3沥青路面 SPRR技术用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的再生性能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恢复程度)

老化 85min

0.1mm cm ℃

> 90% > 90% ±3℃

老化 170min > 75% > 75% ±5℃

±5% ±5% ±5%

T0604-2000 T0605-1993 T0606-2000

允许误差

试验方法

种类

试验项目 针入度(25℃) 延度(15℃)

软化点

注:表中软化点恢复程度是指在 163℃经旋转薄膜老化 85min(或 170min)的沥青,经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再生后, 其软化点与基质沥青软化点的差异。

6.2施工机械 6.2.1一般规定

1沥青路面SPRR施工采用专用洒布车喷洒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喷洒时,专用洒 布车应保持时速和喷洒量的稳定,在整个洒布宽度范围内,应喷洒均匀;

2小规模施工或局部施工可采用小型专用洒布器喷洒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 3洒布车容量为1T~3T。洒布车中的贮罐内应配有搅拌装置。喷洒系统应配有挡 板,防止喷洒过程中雾化液滴飞溅。

6.2.2施工设备技术要求

1洒布车应配有循环洒布系统,其喷洒管道宜选用金属材质,外螺纹接头喷油嘴。 喷油嘴能产生高冲击力的扇形喷雾,喷流角度θ为0°~95°,喷雾应分布均匀;

2 喷洒管道应保持畅通。为避免喷雾间的干涉,喷油嘴口部的开口缝中心线与喷 油管轴线方向成10°~15°,如图6.2.2-1示;

3专用洒布车的喷洒管安装离地高度H应选择在350mm~450mm之间并能予以固定,

相邻喷油嘴间距E为200mm~400mm,喷油嘴的喷雾宽度W应相互重叠,使同一地点接 受两个或三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并不得出现花白条,如图6.2.2-2

示。

图 6.2.2-1喷油嘴排列示意图

(1)高度不合适

(2)两重喷油高度(同一点接受两个喷油嘴喷洒) H

(3)三重喷油高度(同一点接受三个喷油嘴喷洒)

1.

图 6.2.2-2专用洒布车喷油嘴的高度

7.质量控制

7.1依据文件: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20-2011); 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2009、GB5768.2-2009、GB5768.3-2009)。

7.2材料与设备检验

材料的质量检测应以同一料源、同一出厂批次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品种的 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为一“批”进行检查。检查频率和要求见表7.2.1。

表 7.2.1施工前的材料质量检查与要求

检查项目

要求值

检验频率 1次/批

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

表 6.1.2和表 6.1.3要求 符合表 6.1.2和表 6.1.3

的检测项目 要求

8.安全措施

8.1施工安全措施

8.1.1施工过程严格遵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的各项规定;

8.1.2 进场前,项目负责人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教育,提高安全施工意 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8.1.3 按要求摆放安全标牌、穿着安全标志服,施工车辆按要求行驶,施工现场 有明显分隔带。

8.1.4施工人员规范操作,穿戴统一的反光标志服,杜绝人为事故。 8.2道路交通安全应遵循如下规定:

8.2.1交通标志标牌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相关规定。 8.2.2交通控制应遵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的相关规定。

8.2.3 施工路段应有专人看守,负责维持施工期间的交通秩序以及防止过往车辆 进入施工区域。

9.环保措施

施工涉及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是沥青路面养护剂的挥发物与保护道路(桥面)标线 的胶带废弃物。在施工中,涉及沥青路面养护剂喷洒的作业人员,必须带防护面具; 完工后,胶带废弃物要集中收集处理。

10.资源节约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成熟的,与沥青路面SPRR技术类似的养护技术主要有:稀 浆封层、微表处、碎石封层、薄热拌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超薄磨耗层等。

稀浆封层技术采用的材料为乳化沥青、粗细集料、水、填料和添加剂。

微表处技术采用的材料为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100%轧碎石料、矿物填料、水和 添加剂。

碎石封层采用材料采用的材料为乳化沥青和 100%轧碎石料。

薄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采用的材料为中粒式、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玛蹄脂。

超薄磨耗层采用的材料为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粗细集料、水、填料和添加剂。

而沥青路面 SPRR技术采用材料为基质沥青、再生剂、溶剂及其他功能助剂。 沥青路面SPRR技术与类似传统养护技术相比,在资源节约方面的情况如下表 (以1公里标准4车道高速公路路面为计算单位(20900m)):

2

沥青路面SPRR技术资源节约情况(计算单位:每1公里)

沥青路面 SPRR技术节省

预养护措施

新基质沥青

改性沥青

新集料

新基质沥青

0 0 0 0 125t

改性沥青

0 6.6t 18.3t 17.6t -8.4t

新集料

0 147t 334t 209t 2508t

沥青路面 SPRR技术

稀浆封层 微表处 碎石封层 薄层热拌沥青砼罩面

0 0 0 0 125t

8.4t 15t 26.7t 26 t 0

0 147t 334t 209 t 2508t

超薄磨耗层 0 55t 1003t 0 46.6t 1003t

注:碎石封层不适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从材料的对比不难看出无论是稀浆封层还是微表处,所需要的沥青均要进一步进 行乳化和处理,微表处所用的沥青必须是采用 SBR胶乳或 SBS聚合物改性的乳化沥青。

另外,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热拌沥青砼罩面或超薄磨耗层预养护处理工艺都 需要补充新鲜的集料,特别是微表处,对集料的要求更高,它要求石料必须坚固、耐 磨而且是清洁的;但无论哪种工艺,都需要对自然界进行索取而获取相应的集料,这 也无形中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沥青路面 SPRR技术不需要额外的集料进行补充,仅仅通过基质沥青、再生剂、 溶剂及其他功能助剂对路面材料进行修复、补充和再生,这无疑大大减少了对自然界 原始材料的破坏,更加适应于目前国家倡导环境友好型施工的政策。

11.效益分析

11.1工程直接经济效益

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有:稀浆封层、微表处、碎石封层、砂封层、复合封层、薄 热拌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超薄磨耗层、刷入封层、灌缝、封缝、雾状封层、养护剂路 面保护技术和沥青路面SPRR技术等。各种预养护技术的等效年度费用如表10.1所示。

表 10.1各种预防性养护措施的等效年度费用

预养护措施 沥青路面 SPRR技术

稀浆封层 微表处 碎石封层 复合封层 薄层热拌沥青砼罩面

沥青再生处治

单位平均费用(元/㎡)

18 17.5 20 15.5 33 32.5 21.5

等效年度费用(元/㎡)

6.0(18/3) 5.83 (17.5/3) 6.67 (20/3) 5.17 (15.5/3) 8.25 (33/4) 8.13 (32.5/4) 7.17 (21.5/3)

11.2工程间接经济效益

11.2.1 参照广东广韶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010年营运统计数据,结合项目组成员 进行的现场车辆调查数据,经过施工区域(K2113+500~K2115+900)平均日交通量为 10654.5辆。按照目前广韶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车型分类标准,其中:一类车 5188.742辆,二类车285.54辆,三类车1776.1辆,四类车442.16辆,五类车 2303.5辆,免费车658.45辆。

11.2.2参照目前的收费标准,假设所有车辆通过该路段的车辆均为从鳌头收费站 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的情况下,与之相类似的传统养护技术施工,要对施工路段进行 交通封闭,将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估算为:

1

若所有车辆因为K2113+500~ K2115+900施工封闭交通,改为从北兴收费站进

入京港澳高速公路,带来经济损失为183369.3元/天;

2若所有车辆改为从钟落潭收费站进入京港澳高速公路,带来经济损失为260806.2 元/天;

3 若所有车辆因为封闭交通,直接不通过京港澳高速公路鳌头到太和段,而直接 绕道开往广州方向的情况下,带来经济损失为407923.5元/天。

因此,采用沥青路面SPRR技术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桥面铺装层)进行预养护,可确 保表面渗透再生修复剂在养护施工后4~6小时内干燥成型,6小时左右开放交通,由此 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11.3工程综合经济效益

综合以上所述,若以京港澳高速公路鳌头~钟落潭段为例,通行中断一天(24小 时)的经济损失为260806.2元,其中白天经济损失为195604.7元(平均每小时为 19560.5元)。与传统养护技术相比,沥青路面SPRR技术的综合经济效益见下表(以 1公里标准4车道高速公路路面为计算单位(20900m2):

表 11.2沥青路面 SPRR技术综合经济效益(计算单位:每 1公里)

沥青路面 SPRR技术节省 直接费 (元)

间接费 (元)

综合费 (元)

预养护措施

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 (元) (元) 综合费用

(元)

沥青路面 SPRR技术

稀浆封层 微表处 碎石封层 复合封层 薄层热拌沥青砼罩面

沥青再生处治

125400 121847 139403

117363 469452 469452

242763 591299 608855

0 -3553 14003

0 352089 352089

0 348536 366092

172425 169917 161139

938904 938904 469452

1111329 1108821 630591

47025 44517 35739

821541 821541 352089

868566 866058 387828

注:碎石封层不适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表 10.2说明,以京港澳高速公路鳌头~钟落潭段 2.4公里沥青路面为例,利用沥青路面 SPRR技术进行该段 的预防性养护,与其他养护技术相比,综合费节省约 83.65万元~ 208.46万元。

12.应用实例

12.1京港澳高速公路 K2113~K2117广州方向 12.1.1.工程概况

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韶关甘塘至广州太和段是国家 “五纵七横”规划项目中北京 至珠海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号为“G4”,全长 198.58公里,全线采用高速公路 标准建设,全线基本实现六车道,设计时速为 100Km/h-120Km/h。项目于 1998年动 工兴建, 2003年全线通车。2005年9月对原六车道路基四车道路面路段进行扩建, 2006年10月对全线进行罩面大修,其中韶关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了白改黑工程。 2010年12月完成了马坝至韶关南段六车道路段的扩建, 2010年12月完成韶关南至 北江大桥段(接韶赣高速公路)扩建工程。

12.1.2工程应用情况

2010年7月对该段的路面进行了路况调查,调查结果详述如下: 1道路结构性良好,路面平整度好;

2路表面沥青膜剥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发白; 3路面出现不同程度麻面、微裂缝和渗水等早期病害; 4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坑槽、横向裂缝及纵向裂缝。 5工程检测与结果评价

原路面经过沥青路面 SPRR技术养护施工后,沥青路面养护剂迅速渗入路表,并 使路表微裂缝得以填封,路表的均匀性得以提高。路面经沥青路面 SPRR技术养护 15 天后,原来发白的路面得以改善,加深了原沥青路面的颜色,路表的微裂缝得以完全 填充,松散的集料得以粘结。路面经沥青路面 SPRR技术养护 33天后,原来路表的微

裂缝得以完全填充,松散的集料得以粘结,由于材料的喷洒粘结,原来的大空隙得以 封闭。路面经沥青路面 SPRR技术养护后,改善了路表外观,施工后的沥青路面呈现 均匀统一黝黑色,加深了沥青路面的颜色;沥青路面与标线的对比度非常清晰明亮, 提高了路面行驶质量,减少了驾驶员的眼部疲劳,提高了路面安全性能。

12.2京珠高速公路宫花一号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12.2.1工程概况

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亦称广珠东线高速公路,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广澳高 速公路最南端的一段。其起点为广州市南沙区塘坑,终点为珠海市高新区金鼎,全程 62.4公里。1995年10月15日开工,1999年12月6日通车。其中塘坑至南朗段为双 向六车道,设计时速 120公里;南朗至金鼎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 100公里。

12.2.2.施工情况

原铺装桥面在表面渗透再生修复技术养护施工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损坏, 主要表现为桥面原铺装层表面沥青膜剥落,沥青老化严重,总体呈现灰白色,集料松 散、掉粒、麻面现象严重,并出现一些微裂缝,为此对上述路段进行了 SPRR技术养 护。

12.2.3工程检测与结果评价

经过沥青路面 SPRR技术养护后,养护剂封闭了原铺装层微裂缝和表面空隙,更 新和保护桥面铺装层,防止铺装层材料的松散,使桥面免受损害,延长铺装层使用寿 命;改善了桥面铺装层表观,加深桥面的颜色,加大了桥面与标线的对比度,改善了 桥面行驶质量,提高了桥面行驶安全性。

实施沥青路面 SPRR技术养护后,经过一年的试验运行,养护剂仍能较好的封闭原 铺装层微裂缝和表面空隙,保护桥面铺装层,防止铺装层材料的松散,使桥面免受损 害,延长了铺装层使用寿命;桥面铺装层经过 12月使用,桥面铺装层与标线的对比 度非常清晰明亮,提高了路面行驶质量,减少了驾驶员的眼部疲劳,提高了路面安全 性能。

附 录

附录 A路况指南及技术要求

A.1宏观路况指南

沥青路面 SPRR技术养护的宏观路况指标采用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路面行 驶质量指数(RQI)和路面状况指数(PCI)三项,其中 PSSI和 RQI为检验指标,PCI 为判断指标。即在 PSSI和 RQI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以 PCI为标准判断沥青路面是否需 要进行预防性养护。

宏观路况标准符合表 A.1中的规定。

表 A.1宏观路况标准

路况指数 PSSI RQI PCI

预防性养护宏观路况标准 高速公路 85~100 90~100 85~95

一级、二级 82~100 80~100 82~92

A.2微观路况指南

(1)适合实施沥青路面 SPRR技术的路面(桥面)损坏类型和划分标准,见表 A.2。

表 A.2实施沥青路面 SPRR技术的路面(桥面)损坏类型和划分标准

病害类型及名称 块状裂缝 纵向裂缝 横向裂缝 麻 松 车 沉陷 磨光

面 散 辙

分级 轻 轻 轻 - 轻 轻 轻 轻

缝细,裂缝区无散落,裂缝宽度在 3mm以内,大部分裂缝块度大于 1.0m。

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无支缝或有少量支缝,裂缝宽度在 3mm以内。

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落,无支缝或有少量支缝,裂缝宽度在 3mm以内。

细小嵌缝料散失,出现粗麻表面。 细集料散失,路表粗麻。 深度<10mm。

深度<10mm,行车无明显不舒适感。

路面原有构造深度衰退或丧失较轻,对于高速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抗滑能 力,SFC≥40或 BPN≥40。

附录 B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实际喷洒量的试验方法

B.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实施沥青路面 SPRR技术后,检测采用专用洒布车喷洒沥青路

面再生养护剂的实际喷洒量。

B.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及材料:

(1)无盖木盒:尺寸为 50cm×50cm×5cm。 (2)电子天平:量程 20kg,精度 0.1g。 (3)专用洒布车。

(4)试验用材料: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 (5)其他:干燥细砂。 B.3检验步骤

B.3.1在无盖木盒中铺一层干燥细砂,并将细砂摊平,砂面以不超过木盒高度为宜, 然后用电子天平称重,此时重量记为 m1,精确至 0.1g。

B.3.2将装好砂并已称重的木盒置于待施工路面的行车道中央。

B.3.3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专用洒布车经过木盒后,在木盒表面留下均匀的一层沥 青路面再生养护剂,这时立即取走木盒,用电子天平称重,此时重量记为 m2,精确至 0.1g。

B.3.4根据 m1、m2和木盒上表面积(50cm×50cm),即可计算沥青路面再生养 护剂实际用量。

B.4结果计算

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实际喷洒量可以通过式(B1)计算。 Q=(m2-m1)/250 式中:

Q——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实际喷洒量,kg/m2;

m1——喷洒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前木盒与细砂的总重量,g;

m2——喷洒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后木盒、细砂与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的总重量, g。

式(B1)

B.5 报告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实际喷洒量的报告应准确记录试验过程中的

m1,m2及 Q值。

附录 C渗透深度测试方法

C.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实施沥青路面 SPRR技术后,测定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对道路表层 的渗透深度,以评价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的渗透效果。

C.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路面取芯钻机。

(2)钢板尺:量程不大于 200mm,最小刻度 0.1mm。 (3)填补钻孔材料:与路面材料相同。 (4)填补钻孔用具:夯、锤等。 (5)其他:毛刷、量角器、棉布等。 C.3方法与步骤 C.3.1准备工作

实施沥青路面 SPRR技术 30天后,在测试段内随机选取芯样位置,按 JTG E60- 2008中 T0901中的钻孔法钻取芯样。芯样直径宜为 Φ100 Φ150mm,芯样高度不宜小于 50mm。

C.3.2测试步骤

(1)用水和毛刷(或棉布等)轻轻地将芯样表面黏附的粉尘除净。

(2)将芯样凉干,使其能分辨出芯样侧立面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的下渗情况。如 果侧立面磨损严重或渗透印迹模糊,可用硬物撬开表层的集料,待露出表层内部结构 后,观察其下渗情况。

(3)用钢板尺或量角器将芯样顶面圆周随机分成约 8等份,分别量侧圆周上各等 分点处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渗透的深度(mm),估读至 0.01mm,分别以 di(i=1,2,…8) 表示,如图 C.3.2示。

mm,也可以为

d8 d1

d2

d7

d6 d5 d4

d3

图 C.3.2芯样渗透深度示意图

C.3.3填补钻孔

(1)清理孔中残留物,钻孔时留下的积水应用棉布吸干。

(2)采用与路面相同的材料(包括配合比)进行填补,并用夯、锤击实。 C.4计算

C.4.1单个芯样渗透深度的计算

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其他 6点渗透深度的平均值。 C.4.2测试路段渗透深度的计算 取所有芯样渗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

注:检查频度为每公里取 1组,每组 3个芯样。 C.5报告

沥青路面再生养护剂渗透深度的报告应记录各测点的位置及各个芯样的渗透

深度测试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