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形式 闭卷 年 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2、负债
3、调整账户
4、结账
5、现金流量表
二、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会计主体、 、会计分期、 。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可以概括为 、 和 。
3、期间费用包括 、 和 。 4、调整账户按其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和 三种。 5、记账凭证按其反映和记载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 和 。 6、财产清查按时间分为 和 。 7、对账工作主要包括 、 和 。 8、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一个会计期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都要依次经过的核算环节是( ) A、设置会计科目、成本计算、复式记账
1
B、复式记账、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C、填制审核凭证、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 D、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2、 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划转业务,一般只填制( )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既编收款凭证又编付款凭证 3、某企业财产物资账面期初余额10000元,本期增加额5000元,采用永续盘存制确定的本期减少额12000元。如果该企业对财产物资采用实地盘存制度,期未确定的实存额4000元。两种方法确定的本期减少额之间相差( ) A、1000元 B、3000元 C、1300元 D、1100元 4、银行存款日记账属于下列账簿中的( ) A、备查账簿 B、日记总账 C、普通日记账 D、特种日记账
5、会计人员在审核原始凭证过程中,对于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按规定应( ) A、扣留原始凭证 B、拒绝执行
C、向上级机关反映 D、退回出具单位要求补办手续 6、“累计折旧”账户的经济性质是属于( ) A、明细账户 B、资产账户 C、负债账户 D、收入账户
7、下列业务不需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的是( ) A、固定资产盘盈 B、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C、材料盘亏 D、产成品丢失
8、已知某企业有主营业务利润100万元,管理费用20万元,财务费用10万元,营业费用5万元,营业外收入8万元,则填入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是( ) A、65万元 B、70万元 C、73万元 D、78万元
9、将一项资本性支出误记为收益性支出,会导致当期( ) A、少计费用、净收益虚增 B、少计费用、净收益降低 C、多计费用、净收益降低 D、 多计费用、净收益虚增
2
10、某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56,000元,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10,000元,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2,000元,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8,000元,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是( )
A、58,000元 B、54,000元 C、62,000元 D、56,000元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述项目中,应计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是( ) A.期末库存材料成本 B.期末在产品成本 C.期末库存产成品成本 D.待摊费用 2.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对外会计报表的是( ) A. 资产负债表 B. 利润表 C. 期间费用表 D. 制造费用表 3.“待摊费用”账户和“预提费用”账户( ) A.都是为了划清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而设置 B.都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C.借方都登记支付额
D.贷方都登记某个会计期间应负担的费用额
3.下列经济业务中,不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 )
A. 从银行提取现金 B.预付购买材料款
C.向已预付货款的单位发出产品 D.接受社会捐赠的机器设备 5.下列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 ) A. 收料单 B. 领料单 C. 收款凭证 D. 付款凭证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总分类账期末余额与其所属明细账期末余额合计数应相等。( )2.利润表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
3.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4. 复式记账法可以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5. 付款凭证是只用于银行存款付出业务的记账凭证。( )
3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什么是试算平衡?为何要进行试算平衡,它有什么局限性?
2、为什么要进行对账?对账包括那些内容?
七、实务题;(2题,共40分)
1、根据所给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凡能够定明细科目的,应在分录中列出)。 资料:某企业2000年12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 企业销售产品一批,价款8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元,货款及税金尚未收到。
(2) 企业按合同发出产品一批,价款120,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0元,以银行存款代垫运费2,500元,该货款已于上月预收,预收金额为100,000元。(该企业不设“预收账款”账户)
(3) 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专设的销售部门销售产品的运杂费800元、广告费10,000元。
(4) 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的短期借款利息1,200元。其中10月份和11月份两个月已分别预提了400元。
(5) 月末,结算本月应付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20,000元、应计提福利费2,800元。
(6) 月末,按规定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税金为2,280元。 (7) 月末,结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112,000元。
(8) 经批准,企业转销已盘盈的固定资产净值16,000元和盘盈的材料价值300元。
(9) 月末,结转各收入、费用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并计算企业本月的利润总
4
额。
(10)根据企业的利润总额计算企业本月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率33%)并结转所得税费用,计算企业本期净利润。
(11)根据上述会计分录提供的有关数字编制该年12月份的利润表。
编制利润表:
利润表
2000年12月
项 目 行次 本月数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略 加:其他业务利润 略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略 营业外收入 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5
2、某工业企业2001年3月份“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月初余额为:“生产成本”账户113,640元,其中A产品66,080元,B产品47,560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 从仓库领用材料13,920元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其中:A产品耗用7,796元、B产品耗用6,124元。
(2) 结算本月应付工资216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20,6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元。
(3) 按应付工资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4) 预提本月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固定资产修理费360元。
(5) 计提本月生产车间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6,200元。其中:厂房折旧费2,400元、机器设备折旧费3,800元。
(6) 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在A、B两种产品之间按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A产品本月生产工时为600小时、B产品本月生产工时为400小时)
(7) 月末,A、B两种产品全部完工。
要求:根据所给资料回答和计算下列问题:
(1) 领用材料一般所使用的自制原始凭证有哪几种? (2) 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什么? (3) 产品成本计算应设置哪些成本项目?
(4) 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这项业务体现了哪项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 (5) 在A、B两种产品之间分配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6
《基础会计学》(L)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地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2、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调整账户——是用来调整有关账户的账面余额而设置的账户。与调整账户有关的账户称为被调整账户。
4、结账——就是把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于会计期末(通常以公历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终了作为结账时刚结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5、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持续经营,货币计量 2、内容一致,方向相同,金额相等 3、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4、附加账户,备抵账户,附加备抵账户 5、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6、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 7、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8、登记总分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 2、B 3、A 4、D 5、D 6、B 7、B 8、A 9、C 10、A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 2、AB 3、ABCD 4、AB 5、AB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六、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1)所谓试算平衡,就是指在结算出一定时期全部账户发生额和余额的基础上,根据资产总额等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和记账规律来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专门方法。
(2)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人为错误。为了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以便找出错误及其原因,及时予以更正,必须进行试算平衡。
(3)试算平衡表中借贷双方金额合计不相等,可以肯定账户记录或计算有错误;而借贷双方金额合计相等,也只能说明账户记录或计算基本正确,并不能证明账户记录或计算肯定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的存在是不会影响借贷的平衡关系的。
2、对账,即核对账目,是指在结账前,将账薄记录中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往来结算款项等进行相互核对的工作。定期进行对账工作,目的是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准确、可靠。并应力求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对账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7
(1)账证核对是指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之间的核对。 (2)账账核对是指各种账簿之间有关记录、有关指标之间的互相核对。 (3)账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其实存数额进行的核对。
七、实务题:(第1题30分,第2题10分,共40分) 1.(1)借:应收账款 93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3600 (2)借:应收账款 142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0400 银行存款 2500 (3)借:营业费用 10800
贷:银行存款 10800 (4)借:预提费用 800 财务费用 400
贷:银行存款 1200 (5)借:管理费用 22800 贷:应付工资 20000 应付福利费 2800 (6)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280 贷:应交税金 2280 (7)借:主营业务成本 112000
贷:库存商品 112000 (8)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6300
贷:营业外收入 16000 管理费用 300 (9)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营业外收入 16000 贷:本年利润 216000 借:本年利润 14798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12000 营业费用 108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280 管理费用 22500 财务费用 400 (利润总额=216000-147980=68020元) (10)借:所得税 22446.60
贷:应交税金 22446.60 借:本年利润 22446.60
贷:所得税 22446.60
8
(企业本月净利润68020-22446.60=45573.40)
利润表
2000年12月 项 目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行次 本月数 略 略 200,000 112,000 2,280 85,720 10,800 22,500 400 52,020 16,000 68,020 22,446.60 45,573.40 本年累计数 略 略 2.(1)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 (2)借:制造费用 6200
贷:累计折旧 6200
(3)三个成本项目,即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 (或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4)属于期末账项调整,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
(5)A产品应分配的工资=20600÷(600+400)×600=12360(元) A产品应分配的福利费=12360×14%=1730.4(元)
B产品应分配的工资=20600÷(600+400)×400=8240(元) B产品应分配的福利费=8240×14%=1153.6(元) 制造费用=1000+140+360+6200=7700(元)
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7700÷(600+400)×600=4620(元) 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7700÷(600+400)×400=3080(元) A产品完工成本=66080+7796+12360+1730.4+4620=92586.4(元) B产品完工成本=47560+6124+8240+1153.6+3080=66157.6(元)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