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诫(警告,劝诫)子书》释词默写翻译练习
侣俸中学 陶鸿中
(一)文言词语听写及释词。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君子(指有才德的人)之行(操守、品德),静(屏出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来、用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明(明确、坚定)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广,扩展、增长),非志无以成(成就)学。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则不能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险,轻薄)则不能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年(年华,年纪)与(随同)时(时间,岁月)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去(消失),遂(最终,最后)成枯落(凋落,衰落。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悲守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又)何(怎么)及!
(二)理解默写。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阐述“学”“志”“才”之间关系的句子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阐释过度享乐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三)翻译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内心平静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就不能陶冶性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