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Practice
September2019
探究小学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是思维具有发散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训练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联想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所给出的材料和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种思维方式。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习惯于按照书本上的安排和老师教给的方式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对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学习是比较实用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创新思维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使他们通过假设和联想探寻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笔者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总结了几点体会,具体表述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训练他们的思维积极性;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得他们能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去思考和学习。例如,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出题目:5+5+5+5+4,并且让学生自主地思考,问他们能否改成乘法的形式。在教师的点拨下和学生的思考后,学生便
?肖保生
能说出答案,虽然课堂上的实践并另外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不是很多,但是这样的训练方式能一步集中全班同学的思想,促进学够很有效地激发学生寻求新知识和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这样的数新思维的欲望。在学生不断解决问学课堂下,能够使得教师、学生的角题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一层一层色处于不断变换的过程中,不仅提地将问题引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能够去思考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的情绪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一直处于神经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活泼的课堂相对兴奋的状态,这样更有利于他环境下更能抒发自己的意见,敢于们对于数学的学习。
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且敢于修二、完善素材,发掘课本“发散正他人的想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能力。
数学课本中的内容相对比较死四、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
小
板一些,都是根据国家标准和要求想性
制订的,虽然很多内容也都是根据联想性的思维是表现想象力的学多年来教学的特征进行编制,但是思维,也是发散性思维的显著标志。课本内容并不是生活。数学源于生联想性的思维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生
活,生活源于数学,生活灵活多变,才可达到一定的广度。让学生在做但是教材却不能老是改变,这就需题的时候合理地转化思想,这样才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方式,积极挖掘能使解题思路更加简洁,既能够达
教材中具有发散性的部分。数学学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能够训练他习具有严格的逻辑性,这样的数学们的思路转化。转化思想的能力是教体系虽然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训练思维发散性的必要前提。联想学思维很有利,但是教师如果不能够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方充分地挖掘其中的“发散”因素,就通过转化思想,才能够更好地培养法
会使得数学的教学更加古板,不可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变化。教师要善于完善教材,发掘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教材中的发散部分,促进学生发散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仅是性思维的培养。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更重三、创造活泼的课堂,建立和谐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的师生关系
维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活泼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够提高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的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参考文献】
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到强烈的[1]周素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赖感,所以教师应当改变以前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导课堂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程学习:上,
2011(5).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课[2]邱鸿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小堂上学生只是扮演着听众的角色,学生发散性思维[J].学生之友: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限制了学生的学版,
2012(3).思维开发。宽松的环境,和谐的师[3]任孝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生关系,不仅不会使得学生过于自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学周刊,由化,反而能够给予他们一种潜心2011(20).
创造的空间,并能够充分地发挥自(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县晓龙中心小学)
2019·09教学实践TeachingPractice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