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文献综述研究(精)

来源:二三娱乐


一、研究背景与电子商务概述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电子商务交易网站不断出现,规模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交易额逐年增长。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总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元,5年翻了两番,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第一的国家,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约为1.85万亿元,5年来平均增速达80%。2014年仅天猫商城一家电商平台“双11\"的交易额就突破570亿,产生2.78亿个包裹.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子商务的概念在1960年由美国学术界提出,物流管理技术也在二战之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Ebay,亚马逊等电商巨头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物流配送的身影。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 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如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顾名思义,电子商务物流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物流服务的活动.

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了全球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例如2014年天猫商城“双11\"活动中,220多个国家地区的3万件海外商品参与销售,无线成交占42。6%。

二、国外研究综述

电子商务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

笔者将学者的研究分为了:选址管理、储位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规划、配送模式选择、作业流程优化、效率管理六部分。

由于国外物流发展较早,国外学者对其发展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外电商物流的兴起,引发了学者对此领域的相关研究.Chan F T S, Kumar N和Choy K L(2007)用模糊综合层次决策方法研究了在供应链网络中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Chu T C, Lai M T。(2005)用改进的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对配送中心选址进行了研究。WANG Z和 YANG D, 基于遗传算法的研究配送中心选址。J Renaud和A Ruiz(2008)用旅行商问题的方法研究了在配送中心内拣选不同定位产品时线路最短问题。Ho Y C和 Tseng Y Y。(2006研究了不同的订单批次降低分销人员行使距离的问题

美国学者Young Hoon Lee和 Soon Geol KwonBates(2007)使用禁忌搜索和分解优化的混合规划算法来优化配送中心作业.Meifang X公司ing 和Zhuan Wang(2011)为了解决由于不合理的存储区位置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建立了以短总拣选时间为目标函数,存储容量和采摘点作为约束条件的配送中心存储区位置的0-1整数规划模型,并提供用于计算启发式方法进行求解.Milan Andrejic 和Neboj ša Bojovic

(201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分析法分析了塞尔维亚某贸易公司的配送中心的效率,证明了小的配送中心比大的配送中心更有效率。Anjali Awasthi(2011)在考虑到成本和交通的条件下,提出一个多目标决策方法解决城市配送中心位置的规划下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理论量化标准值下的不确定性和决策应用模糊TOPSIS 评价法选择城市配送中心的位置。

国外文献综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中在建立数学模型的选址研究。

三、国内研究综述

本文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将配送中心的研究分为了选址管理、储位管理、系统规划、配送模式的选择、流程优化、服务质量评价等六部分.

1。 选址管理研究

配送中心的选址涉及很多方面,每个研究者侧重点也不同,但选址的一般都会遵循以下步骤:(1).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2)确定选址方案;(3)利用数学模型对方案进行筛选,(4)对比及确定方案。配送中心选址研究方法主要有:多重心法、精确法、层次分析法(AHP)、启发法、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遗传算法以及模拟法等。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我国学者对配送中心的选址研究涉及了钢材、超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烟草等行业。徐兵(2005)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配送中心选址进行优化,通过车辆的运势效率来评价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解决了外部环境变化后配送中心的布局问题。

2。 配送中心系统布局及信息系统规划研究

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是配送中心的第一步,选址工作完成之后,如何对配送中心内部进行合理高效的布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配送中心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国内配送中心利用仓库管理系统(WMS)来管理配送中心的运营,因此配送中心的系统研究

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黄志伟(2010)运用ABC 分类法、EIQ—PCB发以及系统布置法(SLP)、(SHA)等方法完成了A 服装公司配送中心平面布局设计、作业流程设计、仓库内部活动线设计等主要内容.张连富(2007)利用系统布局设计(SLP)中图解和解析两种方法重新设计了配送中心的功能分区,用定量的方法设计功能分区,解决了仅凭个人经验设计功能分区的弊端

赵明雷(2008)从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出发,设计了配送中心的各功能的管理模块,建立起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配送中心管理系统的方案,并从信息化方面进行了流程设计和模块分析,用SQL Ser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用ASP.NET 进

行了系统实现。杨志军运用Extend 仿真软件,

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文献综述研究

陈 国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摘 要:互联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商物流配送作用凸显。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物流配送重要的一环,其运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互联网购物体验。

关键词: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效率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3-0065-02

收稿日期:2014—12—27

作者简介:陈国(1989-),男,山东莱芜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下转第67页)

管理部门组织采购、使用单位、检验以及技术和纪检人员,参加确定单一来源供应商会议。

第二,询价采购。询价采购适用于瓶颈物资中对技术、材质等要求不高的,备选供应商较多的物资,最终从报价最低的供应商处采购即可。

(4)战略物资采购优化策略第一,战略采购.战略物资首选的采购方式是战略采购,同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技术上的创新,从而不断开发出更加适合本公司的矿用物资产品,长期合作和信息共享,还能帮助节省交易费用,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同时争取到更加合理的价格和更高质量的服务。

第二,竞争性谈判.此种采购方式主要针对技术要求高的战略物资,谈判小组的评委为5人及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谈判小组根据谈判情况,可要求供应商进行多轮报价。

第三,单一来源采购.此种采购方式适用于首次制造的物资,垄断性行业或供不应求的产品,与唯一的供应商保持

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可以发展成为战略采购。

三、结语

煤炭行业的黄金期即将成为历史,如何降低企业成本,走出困境,已成为其必须面对和考虑的主要问题.而矿用物资品种繁多、金额巨大,质量、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企业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处理矿用物资采购与生产质量问题,因此,实践中应做好物资采购工作,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爱宁, 崔庆昌。 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物资采购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0(30.

[2]王子杰。 浅析信息化在煤矿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1(6.

[3]刘晶艳。 煤矿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6。

(责任编辑:王兰爽)

建立订单处理的快速响应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和确定了提升订单处理效率的各种可

行策略。

3。 储位管理研究

目前储位利用的方式有随机存储、定位存储两种主要的形式.随机存储指的是货物可以放置在储存区的任意库位上,一般以就近存储为主.定位存储是指每一种货物都要放在指定的存储空间。储位管理的主要方法有ABC 分类法、EIQ分类法等。娄新(2011)根据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参照计算机硬盘格式化的原理,提出了仓储空间格式化的概念,对储存货物的空间进行最小存储空间的划分,以求达到空间最大化利用的目的.肖际伟(2010)建立了DOS (装载单元存储空间)仿真模型,根据预测和实际的货物库存和存储数据,计算出每个装载单元的存储时间,尽量将取出时间靠前的装载单元存储在距离出入口近的储位上。

4。 配送模式的选择研究

目前企业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三种主要的配送模式。在物流模式的选择中主要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优劣势分析(SWORT分析)、德尔菲法等.赵华峰(2014)以美国B2C 医药电子商务代表Drugstore 为例,借鉴其先进经验,为我国某A 公司设立了医药物流配送方案,并对其方案进行了SWORT 分析。刘杰(2013)根据影响电子商务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运作成本因素、物流质量服务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因素,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模型选择的优劣。

欧阳俊(2012 依据现代物流理论,借鉴优秀企业成功经验,对B2C 电子商务流配送的流程与模式,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的选择与管理,以及最后一公里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京东商城物流配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可供电子商务企业借鉴的成功经验。5。 配送中心流程优化研究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配送的综合体,包含了收货、补货、拣货、包装、发货、储存、加工等众多环节。如何让每一个环节发挥最大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在流程优化方面学者也做了相应的研究:李诗珍(2004)在 SLP思想指导下,设计了配送中心布置算法流程,确定了拣货系统中各功能区域的相对布置位置,建立了人至物拣货系统中拣货区的布局模型;借鉴网络计划优化方法,将生产装配中的平衡延误概念引入拣货系统的设计中。王靖(2006)从影响拣货作业的三个主要因素:储位规划、拣货策略选择和人员分析和优化了物流中心拣货作业流程.张俊强(2012)根据配送中心、业务流程再造、精益管理等理论结合自己实践经历对A 公司配送中心的作业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作业流程优化方案,并分析了优化后的效果。.

6。 配送中心服务质量研究

配送中心有拣货、补货等操作环节,各个操作环节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衡量配送中心运行情况的的重要指标。各环节的运营指标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宋齐军,胡声艳(2006)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影响拣货效率的参数,比较了按订单拣货和按订单合单拣货两种不同的拣货效率,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给出了;两种拣货方式的优劣。胡建国(2004)认为提供配送中心作业管理与经营监控能力是开拓业务与保持客户关系的关键,并建立贝叶斯推断模型,对处理后的客户服务监控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进

而转化为配送作业管理的决策信息。参考文献:

[1] 李诗珍, 王转。配送中心拣货作业中的订单分批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02。

[2] 肖际伟。 配送中心拣货系统优化[D]。山东大学,2010.

(责任编辑:孙伟明)

(上接第6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