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火箭上天》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火箭上天》三篇

来源:二三娱乐
【 导语】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探索的兴趣,通过⼀个有趣的科学⼩实验--⽕箭上天,让幼⼉通过亲⾝活动,在获得⼤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的存在及⼤⽓压强的作⽤,积极思考动脑,⾃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

  ⼀、活动⽬标:

  1、在尝试探索中感知空⽓的存在,以及空⽓流动的⼒量,感受⼤⽓压强的作⽤。  2、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红、绿⼩⽕箭⼈⼿⼀个(⼤可乐瓶上盖⼀个纸做的圆锥体)。  2、经验准备:

  幼⼉对空⽓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三、活动过程:

  1、 探索⼩⽕箭上天的⽅法。  1)谈话引题:

  教师:前段时间我们中国有⼀艘“神⾈七号”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们知道是谁把它送上太空的呀?

  教师:上个星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箭,还帮⼩⽕箭准备了发射器,那我们的⼩⽕箭能不能飞上天呢?我们⼀起去试⼀试,想出各种办法让⼩⽕箭飞上天。注意试的时候要让你的发射器稳稳的站在地上,不要东倒西歪。  2)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由尝试⼩⽕箭上天的⽅法。  交流:你的⼩⽕箭飞上天了吗?你⽤了什么⽅法?  幼⼉演⽰⼩⽕箭上天的各种⽅法。

  教师:你觉得是哪⼀种⽅法最容易让⼩⽕箭飞上天?

  幼⼉验证性实验。(同时⽤双⼿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箭就会飞上天。)  2、探索⼩⽕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箭就能飞起来?是谁把⼩⽕箭送上天的?  幼⼉猜想讨论。

  2)幼⼉盖上瓶盖,再⽤⼒拍瓶⼦。

  教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现在把瓶盖盖起来拧紧,再来玩⼀玩⼩⽕箭上天的游戏,看看这次⼩⽕箭会怎么样?  幼⼉探索。

  交流:⼩⽕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是瓶⼦⾥充满着空⽓,不盖瓶盖的时候,我们⽤⼒的拍瓶⼦,瓶⼦⾥的空⽓就会跑出来产⽣⼀股风,把瓶⼝的⼩⽕箭冲到天上去,⼩⽕箭就飞上天了。盖⼦盖紧后,瓶⼦⾥的空⽓流不出来,所以⼩⽕箭就飞不起来了。所以是空⽓把⼩⽕箭送上天的。

  3、探索如何让⽕箭飞得⾼。

  1)幼⼉两个两个⽐⼀⽐,谁的⽕箭飞得⾼。

  启发提问:为什么⼀样的⽕箭,有的飞得⾼,有的飞得低呢?

  2)幼⼉操作验证,探索⼩⽕箭发射⾼度与拍打瓶⼦⼒⽓⼤⼩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拍的⼒⽓⼤,⽕箭就飞得⾼。  4、延伸活动

  椅⼦底下还有⼀种绿⾊的⼩⽕箭,它想跟红⾊⼩⽕箭⽐⼀⽐谁飞得⾼。这次请⼩朋友⽤⼀样⼤的⼒⽓先试红⾊的,再试绿⾊的,看看哪个飞得⾼?想想为什么?  幼⼉探索。

  设疑:为什么⽤同样的⼒⽓拍瓶⼦红⾊的⼩⽕箭飞得⾼?绿⾊的⼩⽕箭飞得低?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去试⼀试、想⼀想,跟爸爸妈妈⼀起去查查资料。

篇⼆

  【活动⽬标】

  1、让幼⼉在探索中了解⽕箭升天的基本原理,感受科学的神奇。

  2、引导幼⼉在简单的操作中,初步了解物体的反作⽤⼒,体会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的动⼿操作能⼒,激发幼⼉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神七升天实录、⽓球若⼲、放烟花图⽚、穿天猴(鞭炮的⼀种)两个。  【活动过程】

  ⼀、观看升天扣⼈⼼弦

  1、师⽣⼀起观看“神州七号”升天的动⼈场⾯,认真观察神七的外形特点和发射⽅法。  2、⾃由讨论问题“⽕箭为什么能上天?”

  (分析:导⼊开门见⼭,通过观看神七升天,让幼⼉⼜⾃主性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更加激发了幼⼉主动探究的兴趣。)  ⼆、探索原理动⼿操作  1、在⽣活中找现象

  教师展⽰放烟花图⽚,让幼⼉观察,提出问题:  过新年时,⼩朋友知道烟花是怎样飞上天的吗?  教师户外燃放穿天猴,请幼⼉观察穿天猴升天现象。  ⼀起说⼀说:“此现象和⽕箭升天有什么相似的地⽅吗?”  2、在操作中找答案

  给幼⼉每⼈⼀个⽓球,引导幼⼉吹上⽓,把⼝捏紧朝下,然后快速松⼿,⽓球会发⽣什么现象?(⽓球会⼀边向后喷⽓,⼀边向天空飞去。)

  师:“⽓球吹的⼤和⽓球吹的⼩,快速松⼿后,它们飞的⼀样⾼吗?”  “当⽓球喷完⽓后会怎样呢?”

  (分析:选择幼⼉⽣活感兴趣、常见的类似⽕箭升天的现象让幼⼉观察,拉进了幼⼉与科学的距离,让幼⼉觉得科学并不遥远,⾮常亲切。操作⽓球飞天,简单易⾏,让幼⼉看⼩现象,懂⼤道理。)  三、渗透科学⼩⼩⽜顿  1、总结现象,找出原理。

  师⽣共同总结现象,找出原理。让孩⼦感受到有⼀种相反的⼒量使⽓球飞上了天,即反作⽤⼒。教师⽤简单易懂的语⾔给孩⼦们讲解⽕箭上天的基本原理:把⽓球充满⽓,当你⼿⼀松,它就会⼀边向后喷⽓,⼀边向前飞去,这和⽕箭飞⾏的道理⼀样,⽕

箭飞⾏就是因为⽕箭⾥有燃料,当燃料燃烧时,猛地向后喷出⼤量的⽓体,同是产⽣巨⼤的反作⽤⼒,使⽕箭向前⾼速飞⾏。  2、⾃制⽕箭,简单演⽰。

  提出质疑:为什么我们演⽰的⽓球没了⽓就落下来了,⽽⽕箭却能飞到⽉球上去呢?

  播放⽕箭升天现象,师⽣仔细观看⽕箭在升天过程中的脱节现象,为了得到更进⼀步的认识,教师演⽰⾃制⼩⽕箭脱节飞⾏。

  总结原理:要想⽕箭飞的⾼,就需要多级⽕箭.当第⼀级⽕箭燃料烧完后,⾃动掉下来,同时点燃第⼆级⽕箭,这时,⽕箭的重量轻了,⽕箭的速度也加快了.如果⽕箭前⾯装的是⼈造卫星,⽤多级⽕箭就能把⼈造卫星送到天上去。

  (分析:探索环节过后,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总结过程,使幼⼉有⼀个正确的认识。进⼀步观看⽕箭升天录像和演⽰⾃制⼩⽕箭,使幼⼉对升天原理有了更确切的了解。)  四、⾃制⽕箭体验成功

  请幼⼉边说⼉歌边操作把圆形彩纸制作椎体,⽤透明胶粘贴在已吹好的⽓球上,玩游戏《我的⽕箭上蓝天》。  ⽕箭

  头顶尖尖本领⼤,  点⽕发射顶呱呱。  我做⼩⼩宇航员,  坐着⽕箭冲蓝天。  五、活动延伸情感升华

  请幼⼉穿上⾃制的宇航服,拿着⼩⽕箭,⼀起进⾏歌表演《我和星星打点话》,激发幼⼉对奇妙太空的向往以及探索科学的兴趣!

  (分析:在科学活动中加⼊了艺术成分,使科学教育和美术、⾳乐教学有机整合在⼀起,是有效合理的结合,幼⼉在优美的情景表演中,尽情的进⾏科学探索,促进了多⽅⾯能⼒的发展。)

篇三

  设计思路:

  新的《纲要》指出,幼⼉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的认识兴趣和探究兴趣。我设计的这个⼩⽕箭的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探索的兴趣,通过⼀个有趣的科学⼩实验--⽕箭上天,让幼⼉通过亲⾝活动,在获得⼤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的存在及⼤⽓压强的作⽤,积极思考动脑,⾃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

  教学⽬标:

  1、引导幼⼉感知空⽓的存在,以及空⽓流动的⼒量,感受⼤⽓压强的作⽤。  2、尝试探索⼩⽕箭发射的⾼度与拍打瓶⼦⽤⼒⼤⼩的关系。  3、激发幼⼉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准备:

  1、幼⼉经验基础--对空⽓有⼀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箭及发射器⼈⼿⼀个;记录表⽔彩笔⼈⼿⼀份。  教学过程:

  ⼀、探索⼩⽕箭上天的⽅法1、让幼⼉⾃由尝试⽕箭上天的⽅法。  2、集体讨论你⽤什么⽅法让⽕箭上天的?  你最喜欢哪⼀个⽅法?

  3、幼⼉再次探索、游戏。

  ⼆、探索⼩⽕箭上天的原因1、提问引发幼⼉思考:  为什么我们拍瓶⼦,⼩⽕箭能飞起来?

  2、把瓶盖盖起来现在⼩⽕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三、探索⼩⽕箭发射⾼度与拍打瓶⼦时⽤⼒⼤⼩的关系1、请两位幼⼉⽐⼀⽐,谁的⽕箭飞得⾼。  启发提问:为什么⼀样的⽕箭,有的飞得⾼,有的飞得低呢?

  2、请幼⼉操作,探索⼩⽕箭发射⾼度与拍打瓶⼦⼒⽓⼤⼩之间的关系,填写好记录表。  3、⼩结:拍瓶⼦⼒⽓⽤得⼤,⽕箭飞得⾼;⼒⽓⼩,⽕箭也就飞得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