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该划分为 (四 )级,各等级防水标准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标准的规定。
2.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 (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3.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 (P6) 。 4.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 (试验) 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 (0.2 )MPa。
5.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15 ),厚度不应小于 (10) 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 ( 150 )mm。 6. 水泥品种宜采用(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
7. 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o当量)不得大于( 3kg/m2),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0.1% 。
8. 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塌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 mm,塌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9. 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 )小时。
10. 防水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得大于( 500 ) mm。
11.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 (二次搅拌 )。
当塌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 (直接加水 )。
12. 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 ℃),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 (20℃)。温降梯度不得大于 (3 ℃/d),养护时间不应小于 (14天)。 13. 防水卷材在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 (45 °)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阴阳角等特殊部位,应增做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易为 (300 mm到 500 mm)。
14. 不同品种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均应符合规定宽度,常见的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是 (100 )mm;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搭接宽度是 (100 ) mm(粘结料)。
15. 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 (空铺法)或 (点粘法)施工;侧墙采用 (外防外贴 法)的卷材,顶板部位的卷材采( 满粘 法)施工。
16. 铺贴双层防水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 1/3-1/2) 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 (垂直 )铺贴。 17. 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在立面施工时,在自粘边位置距离卷材边缘 (10-20 )mm内,应每隔 (400-600 )mm进行机械固定,并应保证固定位置被卷材完全覆盖。
18 .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其中,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 )mm;侧墙卷材防水层宜采用软质保护层或普抹 (20) mm厚1:2.5水泥砂浆层。
19. 铺贴卷材严禁在(雨天、雪天 、五 级及以上大风中)施工。 20. 冷粘法、自粘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5 ℃),热熔法、焊接法施工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 -10 ℃)。
21. 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先铺 (立 面),后铺 (平 面),铺贴时应先铺 (转角),后铺 (大面)。
22. 卷材施工时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 (150 )mm,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 (100 ) mm;当使用两层卷材时,卷材应错槎搭接,(上层)卷材应盖过(下层 )卷材。
23、底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 (50 )mm,侧墙卷材防水层应采用软质保护材料或铺抹 (20 )mm厚1:2.5水泥砂浆。
24、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结构厚度不应小于 (250 )mm,最大裂缝宽度不应大于 (0.2 ) mm,并不得( 贯通 )。
25、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 、变形缝、后浇带 、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6、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 (抗渗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7、卷材防水使用于受 (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 (震动)作用的地下工程;卷材防水应铺设在迎水面。
28、卷材防水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铺设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 (500 ) mm。
29、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 ),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 (90 %)。
30、涂料防水层涂层间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应是防水涂料侵透覆盖 (完全),不得胎体 (外漏 ) 现象。
31、金属板防水层适用于抗渗性能要求 (较高 )的地下工程,金属板应铺设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
32、地下结构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 300 )mm 的墙体上。
33、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1.2 ) MPa。
1.关于防水混凝土所用材料及配合比的表述,错误的是(A )。 A.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60mm
B.水泥品种按设计要求选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 C.掺有活性掺和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D.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2.水泥砂浆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问不得少于(C )d。 A.7 B.10 C.14 D.28
3.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C )mm,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A.60 B.80 C.100 D.120
4.注浆过程控制的规定中,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C)后进行。 A.50% B.60% C.70% D.80%
5、塑料板的搭接缝必须采用 (A ) 焊接,不得有渗漏。 A、热风 B、电焊
6、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 ( C) %。
A、60 B、70 C、80
7、两幅塑料板的搭接宽度应为(A )mm,下部塑料板应压住上部塑料板。 A、100 B、120 C、150
8、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 B)次。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1、防水砂浆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 ),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d。选择答案(D)
A、0℃,7 B、2℃,10 C、5℃,10 D、5℃,14 2、防水砼结构厚度不能小于( )㎜,且迎水面钢筋砼保护层不小于( )㎜。选择答案(C)
A、150,30 B、200,20 C、250,50 D、300,40
3、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基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砂浆铺抹前,基层的砼和砌筑砂浆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C)。 A、50% B、60% C、80% D、100%
4、防水砼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不得小于(B)㎏/m3。 A、200 B、300 C、350 D、250
5、后浇带的防水工程,后浇带应在两侧砼的龄期达到(C)d后再施工。
A、20 B、30 C、42 D、55
6、防水砼在施工期间应做好基坑降排水工作,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C)m以下。 A、0.3 B、0.4 C、0.5 D、0.6
7、防水砼的养护对抗渗性能影响极大,当进入终凝时,即开始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B)d. A、7 B、14 C、21 D、28
8、防水砼不适用环境温度高于(B )的情况. A、50℃ B、80℃ C、70℃ D、90℃
9、防水砼最好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如必须留,下面哪个部位是允许的?(C)
A、底板与侧壁交接处; B、剪力和弯矩最大处;
C、距底板上表面不小于300㎜的墙身上; D、距墙体孔洞边缘250㎜的墙身上.
10、防水砼所用中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C). A、1% B、2% C、3% D、4% 11、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分(C)级.
A、A、B、C、D级 B、甲、乙、丙级 C、1、2、3、4级 D、一、二、三级.
12、普通防水砼坍落度不宜大于( )㎜,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 )㎜.选择答案(D).
A、30,30-50 B、40,50-80 C、50,80-100 D、50,100-140 13、连续浇筑防水砼每( C )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A、300; B、400; C、500; D、600.
14、水泥砂浆防水层留施工缝采用阶梯坡形槎,但离开阴阳角处不得小于(D)㎜.
A、50 B、100; C、200; D、250.
15、地下防水工程的卷材防水层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
不应小于(A)㎜.
A、100; B、150; C、200; D、250 判断题
1、注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具有较好的可注性;具有固结收缩小,良好的粘结性、抗渗性、耐久性和化学稳定性;无毒并对环境污染小;注浆工艺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
2、注浆对地面产生的沉降量不得超过30mm,地面的隆起不得超过20mm。√
3、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4、地下防水工程是一个子分部工程,划分为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排水工程、注浆工程共四个分项工程。 √
5、防水砼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3mm,并允许有少量贯通。 ×
6、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7、冷粘法铺贴卷材时,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宽度不应小于
20mm。 ×
8、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9、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砼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 √
10、后浇带的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