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习题课》精品公开课教案

来源:二三娱乐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习题课

【注意】:这一部分我分了两节课时来处理,第一课时讲1、3、4部分,第二课时讲2、5部分,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作业第一课时留的是第2题后的练习题,第二课时是这节课最后的作业规定.

(教师注意:这一节课是一节习题课,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两个课时,若用多媒体,可以用一个课时来学习)

(教师注意:这节课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函数后的第一节习题课,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以后研究函数都要从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有时候甚至是周期性、对称性等方面来研究函数,当然研究函数的时候,还有函数模型这一方面,所以函数的意义是很广泛的,也是很能让人回味的,只有我们老师先沉浸其中,才能让学生沉浸其中) 一、【学习目标】(约2分钟)

(自学引导:课下完成预习是学习好这节课的关键)

1、会初步解决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问题;能认知函数图像平移的初 步知识.

2、初步了解复合函数的构成;能解决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奇偶 性问题;

【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出示有利于学生把握总体课堂的学习.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与巩固练习】

(自学引导:这节课的五大块内容是我们以后做函数问题的模板,希望同学们能认真的完成自学)

基本方法、基本解体工具的总结 1、请同学们复习、回忆下列内容 <1>指数函数有哪些性质?

<2>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有哪些?

<3>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判断、证明函数的奇偶性有哪些方法?

结论:<1>一般地,指数函数y=a在底数a>1及0<a<1这两种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所示:

1

x

<2>依据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是:①取值.即设x1、x2是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x1<x2.②作差变形.即求f(x2)-f(x1),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法,向有利于判断差的符号的方向变形.③定号.根据给定的区间和x2-x1的符号确定f(x2)-f(x1)的符号,当符号不确定时,可以进行分类讨论.④判断.根据单调性定义作出结论.简称为:“去、比、赛”,其中第②③步为比较的过程.<3>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一是利用定义法,即首先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再次是考察式子f(x)与f(-x)的关系,最后确定函数的奇偶性;二是作出函数图象或从已知图象观察,若图象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则函数具有奇偶性.(作图法只适用于选择填空题目,而不能用于大题的解答,这一点请同学们注意). 【教学效果】:这一部分学生都能回忆起来,老师讲解过后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这些知识老师要反复的说,学生才能记得牢固.

指数类(指数函数模型)复合函数定义域、值域问题

(教师注意:第2题主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第2题的第<4>小题不要求全体学生都会,建议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有能力的同学自己去做.题目有难易,部分同学不会做是正常现象.第<4>小题要涉及分离常数法和有界性解题,这两种方法老师要单独的给基础好、悟性好的同学点明.并且这一部分还设计复合函数,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考点,第3题就讲了复合函数单调性问题,在第2题,老师要提出这个名词,并稍加解释,但是不宜过于深入,若过于深入,就本末倒置了.)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y=0.4

1x1;<2>y=3

5x12x2;<3>y=2+1;<4>y=x.

21x

结论:<1>由x-1≠0得x≠1,所以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x≠1}.由x≠1得y≠1,即函数值域为{y|y>0且y≠1};<2>由5x-1≥0得x≥

11,所以所求函数定义域为{x|x≥}.由55 2

xx

5x-1≥0得y≥1,所以函数值域为{y|y≥1};<3>所求函数定义域为R,由2>0可得2+1>1,

x

x

x

所以函数值域为{y|y>1};<4>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是R,且(2+1)y=2-2,即(y-1)2=-y-2.因为y≠1,所以2=域为{y|-2【教学效果】:通过学习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住学习方法,教学效果很不错.第<4>个作为思考题给基础好的同学讲解,效果也很不错.这一部分特别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用函数的单调性这一工具解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归纳:通过此例题的训练,学会利用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去求解指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还应注意书写步骤与格式的规范性.

x

y2y2x

.又x∈R,所以2>0,>0.解之,得-22 结论: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x+3≠0,即x≠-3,即函数的定义域是{x|x≠-3}.因为

11110

≠0,所以y=()x3≠()=1.又因为y>0,所以值域为(0,1)∪(1,+∞). x322【教师注意】:第一题实际上是一类简单的求定义域值域问题,中间还涉及到了复合函数,新课标对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要求还不明朗,但是还是要讲一讲,不挖深即可. 指数类(指数函数模型)复合函数单调性问题

11x22x3、(约10分钟)求函数y=()的单调区间,并证明.

21u1u2

结论:设u=x-2x,则y=(),对任意的1221x22x1u

以y1u2,又因为y=()

221x22x1x22x是减函数,所以y122的值域(01x22x)的值域(03

【教学效果】:应该说高考对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要求不高,但是对于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的判断要求比较高,在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目中都有所涉及.这一部分我没有在证明过程上过度的纠缠,而是讲明白讲清楚即可.我重点讲解了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即怎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注意】:总结一些口诀,对于学生的学习很有利的.譬如平移的法则我总结为“正减负加”,单调性总结为“步调一致增函数,步调不一致减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步骤总结为“去比赛”,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总结为“正减负加”等等. 指数类(指数函数模型)奇偶性问题

(教师注意:第4题事实上是属于抽象类函数,是高考的考点,抽象类函数学生不是很好理解,老师要通过教学逐步的深入,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把这一部分讲好,才能使学生掌握好.)

4、已知奇函数f(x),偶函数g(x)满足

,求证:f(2x)2f(x).g(x). f(x)+g(x)=ax(a0,a1)

提示: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求出f(x)和g(x),代入即可证明.

【教学效果】:这个题目属于比较抽象的题目,由于前边有类似的题目,所以这个题目学生还是能接受的.

指数类(指数函数模型)图像(主要是平移)问题

5、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约10分钟) <1>①y=3,②y=3,③y=3; <2>①y=(

x

x+1

x-1

1x1x-11x+1

),②y=(),③y=(). 222 结论:如下图:

可以看出,y=3,y=3,y=3的图象间有如下关系:y=3的图象由y=3的图象左移1个单位得到;y=3的图象由y=3的图象右移1个单位得到;y=3的图象由y=3的图象向右移动2个单位得到.y=(

x-1

x

x-1

x+1

x

x+1

x-1

x+1

x

1x1x-11x+11x+1

),y=(),y=()的图象间有如下关系:y=()的图象由22224

1x1x-11x

)的图象左移1个单位得到;y=()的图象由y=()的图象右移1个单位得到;2221x-11x+1

y=()的图象由y=()的图象向右移动2个单位得到.

22y=(

引申:你能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吗?同学们留作思考.

【教学效果】:对于函数的平移,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而且暑期补课的时候也讲过一些,所以学生们还是很能理解的.这里只是举出了左右平移,上下平移在以后的讲解过程中还会进一步的体现.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很好的. 三、【作业】

1、第一次作业:教材第59页习题2.1A组第7题、第8题; 2、第二次作业:学案第二部分练习,第三部分引申.

【注】:本学案需要两个课时讲解,第一课时讲1、2、4题,第二课时讲5、3题,所以作业也分为了两次. 四、【小结】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了指数类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值域、定义域、奇偶性、图像平移等问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运用了变量代换的数学方法,老师们在讲解题目的时候不单单要讲这个题目,还要注意思想方法的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反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们要想教好自己的课,是很不容易的.这节课我做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进行了分层教学,教学效果和预期的一样,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教学目标.

其中题目要分层次,譬如第二部分的四个题目,第三个是每个学生都要会的,第<1>、<2>个是中等学生要掌握的,第<4>个是尖子生要掌握的.进行了这些分层,教学就有针对性了,给了每一个学生一个台阶,给他们都能上去的台阶,事实上,这才是我们教师的职业操守.

我们的老师都在抱怨我们的学生怎么怎么差,说起来义愤填膺,事实上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一看?差有差的教法,现实摆在我们眼前,我们不说怎么去解决它,而是去抱怨他,是很没有道理的.

最差的一名学生也有闪光点,你看到了吗?当你骂这个学生是“垃圾,蠢货,他妈的王八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怎样才能使他们变得不是“垃圾,蠢货,他妈的王八蛋”?

我们教学的时候有没有给这些学生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希望?有没有顾及他们的自尊心?有没有顾及他们的感受,归根结底,我们有没有给他们一个他们能上得去的台阶?我

5

觉得,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业操守.

今天我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反省.

我觉得,我的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再调皮的学生,即使是欺骗过我的学生,他们都是可爱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孩子,是可爱的.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