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概论”期末考试样卷(A)
姓名______学号______分数______„„„„„„„„„„„„密„„„„封„„„„线„„„„„„„„„„„„„说明:1.本试卷总分为60分,时间为120分钟。
2.卷面要干净,字迹要清晰。
3.请不要在密封线上答题,不要在卷面上做任何标记。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7分)
1.“图书馆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图书馆学家__施莱廷格_于___1807__年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图书馆学的诞生。
2.交流学说是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代表流派之一。我国的交流说大致可以分为_知识交流说___、__文献交流说___和___文献信息交流说__三种观点。
3.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__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___是图书馆产生的前提,_ _文献的出现__是图书馆产生的直接原因,___科学技术的发展___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4.我国图书馆系统的划分主要是以图书馆主管机关的性质作为依据的。这种按领导系统组合成图书馆序列的结构,称之为__纵向结构_______。
5.图书馆工作效益是由它所收藏的文献中所含的信息量、信息质、信息效果三个方面来衡量的。
6.电子信息资源,从是否受版权保护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公有信息,二是受版权保护的信息。 7.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哪种属性不是图书馆的一般属性?
1 / 6
A.社会性B.经济性C.学术性D.依附性 2.下列属于图书馆信息输出工作的业务是:
3.图书馆管理的对象是:
A.人员B.图书馆系统C.文献信息D.技术方法
4.以下哪些不属于按照工序而设置的图书馆业务部门? A.采编部门B.人事部门C.业务研究辅导部门D.自动化部门 5.国际图联是全世界图书馆界的非组织,它的英文缩写是: A. ALA B. ISO C. IFLAD.UCLA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的一种工作方式,即图书馆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为许多图书馆所共享,而图书馆的功能可以分为文献采集、加工、存贮、流通服务等。
2.文献流通率
指用于公开借阅的书库和阅览室的文献被用户借阅的数量所占的百分比。 3.图书馆业务外包
是通过委托外部企业或团体提供本来应该由图书馆内部操作的各种业务活动和服务,以起到降低成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的效果。
4.数字图书馆
保存数字格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2 / 6
1.为什么说图书馆具有社会性? (1)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2)图书馆的文献具有社会性; (3)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社会性;
(4)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具有社会性。2.在国际图书馆界,国家图书馆有几种类型?
(1)公共性的图书馆; (2)国会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 (3)大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 (4)科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
3.图书馆网与图书馆合作、图书馆联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后两者是少数图书馆或某一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其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图书馆网则是跨系统的、正式的、完整的、有组织的。它使各类型、各级图书馆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使分散在各地区、各系统的各种类型图书馆紧密地组织起来,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行动,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纵横交错,脉络贯通的图书馆体系。参加这个图书馆体系的成员馆,都必须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承担一定的责任,完成特定的任务。
4.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是什么?
各种传统载体文献的数字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字化资料的传送和发布;组织有效的访问和信息查询。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克服我国图书馆事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3 / 6
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是以行政关系为基础,按照图书馆领导系统组合而成的。这种结构表现在纵向联系上的特点是隶属等级制,即在本系统内的相互联系,是借助于行政管理来实现的。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联系,各系统的中心图书馆,对本系统所属的各级图书馆起组织、协调和辅导作用。图书馆事业的纵向结构,造成在横向的块块领导上的特点是各自为政、相互分割,多头领导。
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应当在纵向联系的指导下,加强各系统、各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并且与纵向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强横向联系,必须把各系统、各地区的图书馆业务工作按专业化原则组织起来,打破条条的分割和块块的束缚,逐步实现业务活动的统一化和规范化。所谓专业化原则,是以图书馆工作的专业性质为基础,对具有内在联系的业务活动加以统一的组织与管理。
在加强横向联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地区、各系统的中心图书馆的协作中心、检索中心的作用。
总之,以各个中心图书馆为主体,赋予它们活动的能力和权力,通过按专业化原则组织业务活动的途径,逐步把图书馆办成一种社会事业,使各类型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于上述图书馆事业的现状与特点,我国应该采取国家集中管理图书馆事业的原则和措施。将全国所有的图书馆都联合在统一、完整的体系中,并使其活动服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任务的需要。
要消除图书馆事业纵向结构的弊端,增强图书馆之间的横向联系,为开展馆际协作和协调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建立跨部门的全国性统管文献信息工作的职能机构是很必要的。
(1)有助于消除我国长期存在的图书馆与信息单位和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分散多头、现有文献信息资源难于统一利用的状况;
(2)有助于从全国着眼,做出全国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4 / 6
(3)建立全国统一的图书馆事业网和实现图书馆现代化,是我国图书馆事业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变革。
统管全国文献信息工作的职能机构的建立,将给我国文献信息事业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它所担负的任务是:
(1)根据全国在各个时期的总任务,确定发展文献信息事业的方针和具体;
(2)制订文献信息事业发展规划、条例和标准;
(3)统筹安排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科研和协作协调活动。 2.简述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功能、必备要素以及其运作模式。
数字图书馆是为了保存数字格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所藏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络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
特点:
(1)高效的计算机管理;
(2)新型的数字化信息存储处理技术; (3)便捷的联网查询手段; (4)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 功能:
(1)各种传统载体文献的数字化; (2)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3)数字化资料的传送与发布; (4)组织有效的访问和信息查询。 必备要素:
5 / 6
(1)数字图书馆应当拥有的和宏大规模的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 (2)数字图书馆应当拥有高速、可靠和开放的网络资源,可全天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3)数字图书馆应该拥有高效率和操作方便的搜索引擎和浏览器,可自动进行分布式信息检索,并通过网络远距离获得全文信息和各种超文本信息;
(4)拥有数字化信息资源制作、存储、发布、维护系统和能力。 运作模式:
(1)从长远看,数字图书馆不依附于传统图书馆,而是一个的机构; (2)数字图书馆在网
(3)数字图书馆可与传统图书馆合作,将传统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化文献;
(4)数字图书馆要改变单纯公益服务机构的模式,应作为高新信息产业部门来经营;
(5)数字图书馆的资金来源应改变单纯依赖拨款的模式,可采取吸收高科技风险基金和银行贷款等办法,多种途径获得资金;
(6)数字图书馆获得经济报酬的机会。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