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二三娱乐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482545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0.11

(21)申请号 201822059821.9(22)申请日 2018.12.10

(73)专利权人 中虹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莞太路

胜和路段29号恒顺大厦6楼609号(72)发明人 黎磊落 袁锦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51)Int.Cl.

E04B 2/8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现浇混凝土填充墙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包括顶部混凝土、底部混凝土、左侧混凝土和右侧混凝土,所述顶部混凝土与底部混凝土之间设置有填充墙,所述填充墙与顶部混凝土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区,所述第一填充区内横向设置有第一填充板和第一填充棒,所述第一填充棒对称设置在第一填充板两侧,所述第一填充棒以外的第一填充区内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设置在第一填充区前后两端,设置的填充棒和填充板,解决了现有的填充墙砌筑完成后,用细石混凝土将顶部缝隙填充密实,用砂浆将左右侧填充密实,这种施工方法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

CN 209482545 UCN 20948254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包括顶部混凝土(1)、底部混凝土(2)、左侧混凝土(3)和右侧混凝土(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混凝土(1)与底部混凝土(2)之间设置有填充墙(5),所述填充墙(5)与顶部混凝土(1)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区(13),所述第一填充区(13)内横向设置有第一填充板(6)和第一填充棒(7),所述第一填充棒(7)对称设置在第一填充板(6)两侧,所述第一填充棒(7)以外的第一填充区(13)内设置有密封胶(8),所述密封胶(8)设置在第一填充区(13)前后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墙(5)与左侧混凝土(3)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区(14),所述第二填充区(14)内竖向设置有第二填充板(9)和第二填充棒(10),所述第二填充棒(10)对称设置在第二填充板(9)两侧,所述第二填充棒(10)以外的第二填充区(14)内也设置有密封胶(8),所述密封胶(8)设置在第二填充区(14)前后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墙(5)与右侧混凝土(4)之间设置有第三填充区(15),所述第三填充区(15)内竖向设置有第三填充板(11)和第三填充棒(12),所述第三填充棒(1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填充板(11)两侧,所述第三填充棒(12)以外的所述第三填充区(15)内也设置有密封胶(8),所述密封胶(8)设置在所述第三填充区(15)前后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8)为聚硫密封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棒(7)、第二填充棒(10)和第三填充棒(12)均为聚乙烯闭孔泡沫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板(6)、第二填充板(9)和第三填充板(11)均为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2

CN 209482545 U

说 明 书现浇混凝土填充墙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现浇混凝土填充墙。

背景技术

[0002]一种建筑结构,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非承重墙之分。非承重墙包括隔墙、填充墙、幕墙,凡分隔内部空间其重量由楼板或梁承受的墙称为隔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框架填充墙,而主要悬挂于外部骨架间的轻质墙称幕墙,填充墙是一种建筑结构,其墙体按照结构受力情况不同,有承重墙、非承重墙之分,起维护和分割的作用;其中,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到填充墙中,[0003]现有的填充墙砌筑完成后,用细石混凝土将顶部缝隙填充密实,用砂浆将左右侧填充密实,这种施工方法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容易产生裂缝。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现浇混凝土填充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包括顶部混凝土、底部混凝土、左侧混凝土和右侧混凝土,所述顶部混凝土与底部混凝土之间设置有填充墙,所述填充墙与顶部混凝土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区,所述第一填充区内横向设置有第一填充板和第一填充棒,所述第一填充棒对称设置在第一填充板两侧,所述第一填充棒以外的第一填充区内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设置在第一填充区前后两端。[0006]优选的,所述填充墙与左侧混凝土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区,所述第二填充区内竖向设置有第二填充板和第二填充棒,所述第二填充棒对称设置在第二填充板两侧,所述第二填充棒以外的第二填充区内也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设置在第二填充区前后两端。[0007]优选的,所述填充墙与右侧混凝土之间设置有第三填充区,所述第三填充区内竖向设置有第三填充板和第三填充棒,所述第三填充棒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填充板两侧,所述第三填充棒以外的所述第三填充区内也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设置在所述第三填充区前后两端。[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胶为聚硫密封胶。[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棒、第二填充棒和第三填充棒均为聚乙烯闭孔泡沫棒。[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板、第二填充板和第三填充板均为聚乙烯闭孔泡沫板。[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现浇混凝土填充墙,通过填充棒和填充板,能防止密封胶涂抹不均匀,填充棒和填充板的材质均为聚乙烯闭孔泡沫,聚乙烯闭孔泡沫具有密度小,回复率高,有独立的气泡结构,表面吸水率低,防渗透性能耗,耐酸、耐碱、盐、油等有机溶剂腐蚀,耐老化性能优良,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的特点,能有效的防止产生裂缝,提高了施工质量。

3

CN 209482545 U

说 明 书

2/3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截面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截面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截面图。[0015]图中:1、顶部混凝土;2、底部混凝土;3、左侧混凝土;4、右侧混凝土;5、填充墙;6、第一填充板;7、第一填充棒;8、密封胶;9、第二填充板;10、第二填充棒;11、第三填充板;12、第三填充棒;13、第一填充区; 14、第二填充区;15、第三填充区。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7]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现浇混凝土填充墙,包括顶部混凝土1、底部混凝土2、左侧混凝土3和右侧混凝土4,顶部混凝土1与底部混凝土2之间设置有填充墙5,填充墙5与顶部混凝土1之间设置有第一填充区13,第一填充区13内横向设置有第一填充板6和第一填充棒7,第一填充棒7对称设置在第一填充板6两侧,第一填充棒7以外的第一填充区13内设置有密封胶8,密封胶8设置在第一填充区13前后两端,填充墙5与左侧混凝土3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区14,第二填充区14内竖向设置有第二填充板9和第二填充棒10,第二填充棒10对称设置在第二填充板9两侧,第二填充棒10以外的第二填充区14内也设置有密封胶8,密封胶8设置在第二填充区14前后两端,填充墙5与右侧混凝土4之间设置有第三填充区 15,第三填充区15内竖向设置有第三填充板11和第三填充棒12,第三填充棒12对称设置在第三填充板11两侧,第三填充棒12以外的第三填充区15 内也设置有密封胶8,密封胶8设置在第三填充区15前后两端,密封胶8为聚硫密封胶,第一填充棒7、第二填充棒10和第三填充棒12均为聚乙烯闭孔泡沫棒,第一填充板6、第二填充板9和第三填充板11均为聚乙烯闭孔泡沫板。

[0018]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填充墙5为混凝土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5与顶部混凝土1、底部混凝土2、左侧混凝土3和右侧混凝土4之间连接处采用第一填充板6、第二填充板9和第三填充板11,聚乙烯闭孔泡沫板采用L型铁件进行固定,首先测量放线,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出第一填充板6、第二填充板9和第三填充板11的放置位置与顶部混凝土1、底部混凝土2、左侧混凝土3和右侧混凝土4高度,然后砌体预排版,砌墙之前,先算一下第一排需要多少块填充墙5砌块,根据砌体预排版确定出墙体竖向与顶部混凝土1、底部混凝土2、左侧混凝土3和右侧混凝土4连接处第一填充板6、第二填充板9和第三填充板11的厚度,确定出填充墙5顶部第一填充板6的厚度,一般填充板厚度为25mm为宜,然后安装竖向第二填充板9和第三填充板11,采用L型钢制连接件通过膨胀螺丝对第一填充板6、第二填充板9和第三填充板11进行固定,L型铁件的安装高度与顶部混凝土1、底部混凝土2、左侧混凝土3和右侧混凝土4高度一致,若填充墙5内有钢筋网片,L型连接件再与钢筋网片相连,然后填充墙5待沉降均匀(一般14天) 后,在填充墙5顶部第一填充板6,然后安装第一填充棒7,在施工完成的第一填充板6、第二填充板9和第三填充板11处均安装第一填充棒7、第二填充

4

CN 209482545 U

说 明 书

3/3页

棒10和第三填充棒12,然后打密封胶8,采用密封胶8进行密封,按照行业标注,打密封胶8时密封胶8的宽度宜大于密封胶8的厚度。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5

CN 20948254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6

CN 209482545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2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