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会觉得地理很难学,甚至出现了“恐地症”。如平原地区的学生对地形起伏、山区乡村中学学生对工业布局缺乏感性认识。在学习地理时出现很大的不适应,普遍认为高中地理难学,学不懂、学不透,学习的难度甚至超过了数学、物理等学科。那么,造成高中生认为地理难学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一、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必要的知识准备不充分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必修一)涉及到许多学科内的准备知识,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的基本知识等,这些准备知识主要在初中阶段学习。但为了减轻初中生的学业负担,教材内容已大大简化,再加上现行的中考制度,一些初中学校地理教学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升入高中后地理的学习显得十分被动。同时,与高一地理有关的一些立体几何、物理等知识要在高二才能学到,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有关地理知识理解的难度。
二、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了解不够,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没掌握
许多学生心目中的地理还是停留在讲述地名、物产、数字的认知水平上,认为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很多学生学习地理重记忆,轻理解,忽视理性思考和推理。没有真正领会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对地理形成了一种“地理书有趣,地理课好听,地理题难做”的感受。
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教学的活动化
地理课堂教学的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应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老师要充分运用好地理教材中的“案例”和“活动”范例。如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必修一)中,每一节课都设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活动”的目的是提供给学生脑、手、口并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它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不要把教学的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中。要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要让学生用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和社会,开发未知的知识宝库。这样做可以调节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二、推广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首先,让学生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地理学习的支柱是对教材的理解,地理与另外两个文科不同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课堂上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相对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更大。所以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必修一)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以应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其次,让学生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学会读图、学会用图、学会图文转换,当涉及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脑子里反映出来的应是有文
字的图片而不仅是文字。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可以说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最后,要重视收集地理信息,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现代社會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等能够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有些信息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地理知识和敏感具体的地理问题,我们要善于收集和处理这些信息,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
总而言之,学习地理并不难,只要做到了以上几点,地理一定能学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