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戏剧虚与实的理解
客观现实是个有度有实,虚实结合的世界。作为反映客观现实生活的艺术,也应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才能做到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世界。在艺术创作中,光虚不实不行,光实不虚也不行,必须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辩证统一。
戏曲表演艺术的虚实结合,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戏曲表演中,一种是完全虚拟的,没有实物可以依据,如上下楼梯、开门关门等。你看,花旦上楼左手扶拦,右手提裙,随着打击乐的节奏,作出迈步上楼的舞蹈动作。实际上,舞台上既无楼梯,更无栏杆,完全靠演员虚拟的舞蹈动作表演出来。另一种是有实有虚,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比如最常见的是以鞭代马,以桨代船。鞭是实的,马是虚的;桨是实的,船是虚的。再如元帅升帐,坐帐是实的,桌上的签筒里还放着令箭,但是整个大帐结虚掉了。大摆宴席,酒杯是实,酒菜是虚。进庙烧香,香烛是实,菩萨、庙宇是虚。还有一种是象征性的,比如用一把椅子可以象征窑门和狱门,一两张桌于可以象征高山和桥梁。总之,在戏曲舞台上,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交错,变化无穷。“小小乐楼,一圈圆场,风雨关山千万里;声声锣鼓,数板唱腔,悲欢离合几多年”,“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这是对戏曲表演艺术的生动写照。
上述几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是通过演员的舞蹈化动作的表演来完成的。离开了演员的舞蹈化动作,木浆、马鞭等实物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只有当木浆、马鞭等实物和演员的舞蹈化动作的表演紧密结合时,才会在舞台上出现激流行舟,骏马奔腾的优美的生动场景。
戏曲表演的虚和实,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虚拟动作来体现。有的借助实物,有的不需借助实物,完全是虚拟的表演。这种虚拟动作,是从日常生活动作中提炼出来的,但它又不同于日常的生活动作,它有想象、有夸张、有省略、有装饰,它是日常生活动作的夸大和美化,是艺术的加工和再创造。虚拟动作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特点,没有虚拟动作,也就没有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