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号:A
***** 汽 轮 机 厂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编号 M700-102000ASM
第
全 册
2004年12月
编号
编制
校对
审核
会签
审定
批准
M700-102000ASM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M700-102000ASM
目
序号
章-节
录
页数
备 注
名 称
1
0-1 错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18
1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0-1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1用途
凝汽器是汽轮机辅助设备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套,它的作用是用循环冷却水使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凝结,在汽轮机排汽空间建立并维持所需要的真空,并回收纯净的凝结水以供锅炉给水。 2主要特性参数
冷却面积: 38000m2 冷却水设计进口温度:
21.7℃
冷却水设计压力: 0.40MPa(g) 冷却水设计流量: 71748m3/h
设计背压: 5.2 kPa(a)(平均)[LP/HP 4.6/5.8 kPa(a)] 冷却水 介质: 淡水
此外,装配好后无水时凝汽器重量约860t(含低加)。凝汽器正常运行时的水重约600t,汽室中全部充满水时的重量约2810t。 3结构简介
本凝汽器系双壳体、单流程、双背压表面式凝汽器。是由两个斜喉部、两个壳体(包括热井、水室,回热管系),循环水连通管,汽轮机排汽缸与凝汽器连接所采用的不锈钢波形膨胀节,底部的滑动、固定支座等组成的全焊结构(见图0-1-8)。 3.1 喉部
凝汽器喉部由高压侧(HP侧)喉部和低压侧(LP侧)喉部两部分组成。 凝汽器喉部的四周由20mm厚的钢板焊成,内部采用一定数量的钢管及工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 录入员:刘维信
0-1-1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字钢组成桁架支撑,因此整个喉部的刚性较好。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审: 录入员:刘维信
0-1-2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3.1.1 喉部上布置有组合式低压加热器、给水泵汽轮机的排汽接管、汽轮机旁路系统的三级减温减压器等。
3.1.2 汽轮机的第五、六、七、八段抽汽管道以及轴封回汽、送汽管道单独从喉部顶部引入,第五、六段抽汽管分别通过喉部壳壁引出,第七、八段抽汽管接入布置在喉部内的组合式低压加热器。
3.1.3 抽汽管的保温设计,应用气体隔热原理,采用不锈钢保温罩,从而避免了采用一般保温材料作保温层时,由于保温材料的剥落而影响凝结水水质的缺陷。
3.1.4 抽空气系统为并联方式, 在LP侧喉部由两根管子引出,这样有利于凝汽器的半侧清洗和运行。
3.1.5 喉部内,在减温减压器的上方布置有水幕保护装置,以便在减温减压器喷水减温不正常时,其排汽温度升高而使低压缸排汽温度升高时投入凝汽器水幕保护喷水,防止喉部温度过高。HP、LP凝汽器喉部内分别布置了20只减温水喷嘴,其喷水压力1.0MPa(a),每一喉部内喷水量12.7kg/s。水幕保护装置的控制信号取自低压缸排汽温度,当低压缸排汽温度高于80℃时,水幕保护装置动作并喷水,水幕保护装置喷水调节阀后的整定压力为1.0MPa(a)。 3.2 壳体和水室
壳体分为低压侧(LP侧)壳体和高压侧(HP侧)壳体,每个壳体四周都由20~25mm厚的钢板拼焊而成。每个壳体内有四组管束(管束内管孔为三角形排列),在每组管束下部均设有空冷区。主凝结区顶部外围和空冷区的管子采用φ25×0.7 / TP316L的不锈钢管,主凝结区中的管子采用φ25×0.5/ TP316L的不锈钢管。端管板为不锈钢复合板。冷却管的两端采用胀接+焊接的方式固
0-1-3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定在端管板上,端管板组件与壳体采用焊接形式构成一整体,中间管板通过支撑杆与壳体侧板及底板相焊。在壳体内还设置了一些集水板和挡汽板,靠近两端管板处,还设置有取样水槽等,以便在运行中检测冷却管与端管板之间的密封性。
壳体下部为热井,凝结水出口设置在低压侧壳体热井底部,凝结水管出口处设置了滤网和消涡装置。
前后水室均为由钢板卷制成的弧形结构。由于水质的关系,水室除需涂防腐层外还应与循环水连通管一起加设阴极保护。根据电厂方面的要求,在运行时凝汽器水室不承受循环水泵的关闭扬程,维持在0.4MPa(g)以下。
本凝汽器采用循环冷却水双进双出形式,其中水室分为八个独立腔室,低压侧在A排柱靠电机侧两个水室为进水室,高压侧在A排柱靠汽机侧两个水室为出水室,其余靠B排柱四个水室,与循环水连通管相连,水室与端管板采用法兰连接。
在喉部、壳体下部、水室上均设有人孔,以便对凝汽器进行检修、维护。水室上还开有通风孔、放气孔等。
本凝汽器配置有一套水位计,包括磁式液位显示器、测量筒和平衡容器。运行时,可对凝汽器热井水位进行就地及远传显示监测。现场安装时,在凝汽器高压侧壳体上由用户确定实际安装位置,其标高指示必须满足图样上的要求。
3.3凝结水回热系统
大功率机组双背压凝汽器大都采用凝结水回热装置,以减小凝结水过冷度,提高机组循环热效率。在该凝汽器的低压侧壳体内,设有集水板,从集水
0-1-4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板向下引出两根凝结水回热主管,通过低压侧热井引向高压侧热井,并与高压侧热井中的回热管系相接。高压侧、低压侧热井之间有凝结水连通管,回热主管从其中穿过,高压侧设有双层淋水盘(见图0-1-1)。 汽机侧HP侧(高压侧)LP侧(低压侧)电机侧管束淋水盘热井回热管系凝结水出水口凝结水连通管 图 0-1-1 3.4连接和支承方式
凝汽器与汽轮机排汽口采用不锈钢波形膨胀节挠性连接,凝汽器下部为刚性支承,运行时凝汽器垂直方向的热膨胀由喉部上面的不锈钢波形膨胀节补偿。在每个壳体的底部设有一个固定支座、四个滑动支座,滑动面板采用PTFE板,在凝汽器壳体底部中间处采用固定支承,其位置与汽轮机低压缸死点一致(见图0-1-2)。
0-1-5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图 0-1-2 3.5循环水连通管 整台凝汽器有两根循环水连通管,用以连通B排柱的四个水室。循环水连通管布置在壳体的下面(见图0-1-3)。阜阳工程的冷却水水质为淡水,对循环水连通管内表面需进行防腐处理,因此循环水管内部尖角处均应打磨光滑,其过渡半径不小于 5mm。现场安装时,循环水管卷制的纵向拼焊焊缝应错开,内部焊缝应圆滑过渡,其最小半径不小于 5mm。连通管内表面(含人孔盖板及法兰盖板内表面)应涂0.5mm厚的环氧煤沥青,并且在现场装焊完成后应补涂环氧煤沥青防腐层。 4工作过程
凝汽器正常工作时,冷却水由低压侧靠A排柱的两个进水室进入,经过凝汽器低压侧壳体内冷却水管,流入低压侧靠B排柱另外两个水室,经循环水连通管水平转向后进入高压侧靠B排柱的两个水室,再通过凝汽器高压侧壳体内
0-1-6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冷却水管流至高压侧靠A排柱的两个出水室并排出凝汽器。蒸汽由汽轮机排汽口进入凝汽器,然后均匀地分布到冷却水管全长上,经过管束中央通道及两侧通道使蒸汽能够全面地进入主管束区,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后被凝结;部分蒸汽由中间通道和两侧通道进入热井对凝结水进行回热。LP侧壳体凝结水经LP侧壳体部分蒸汽回热后被引入凝结水回热管系,并经回热主管流入HP侧热井,通过淋水盘与HP侧壳体中凝结水汇合,同时被HP侧壳体中部分蒸汽回热,以减小凝结水过冷度,被回热的凝结水汇集于热井内,由凝结水泵抽出,升压后输入主凝结水系统(冷却水流向见图0-1-3)。HP侧壳体与LP侧壳体剩余的汽气混合物经空冷区再次进行热交换后,少量未凝结的蒸汽和空气混合物经抽气口由抽真空设备抽出。
图 0-1-3 5安装
由于凝汽器尺寸较大,受到运输条件的限制,不能整体运输,因此,在制
0-1-7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造厂内制成部套和零件,运到现场进行组装。凝汽器组装时,按制造厂提供的图样和安装指导书进行。凝汽器滑动支座现场组装时,应按照凝汽器总图(M700-102000A)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
为了保证机组有良好的密封性,组装时必须保证所有焊缝的焊接质量,内外相通的焊缝须做煤油渗透检查,并在真空系统中采用真空阀。安装各种不同用途的管道时,应装设必要的缓冲板,开孔时若与凝汽器内部加强肋板或支撑杆相碰,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加强肋板或支撑杆,而不应将其整根拿掉。
凝汽器的开孔应按制造厂《凝汽器开孔及附件图》(D600C-703000B)进行。
在装配冷却管时,应确认冷却管为合格产品。冷却管的装配应符合管板划线图((W)M702-083000A01Q)的要求。如发现冷却管严重划伤、变形,应更换新管。如果冷却管尺寸不够长时,应更换足够尺寸的冷却管,禁止用加热或其它强力方法伸长冷却管。胀接时不得使用任何润滑剂,以保证辘管质量及其密封性。
凝汽器的循环水连通管在制造厂内已经作了防腐处理,分为几段,到现场拼焊后,须对拼焊焊缝打磨处理,然后进行防腐处理。在大修时,修补破损的防腐层。
三级减温减压器及低压加热器的安装分别参见相应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水位计的连接与安装要求见水位计说明书(M786-041000ASM)。 6凝汽器的试验
为了确保机组的运行性能,凝汽器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其水侧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汽侧进行灌水试验及真空系统进行严密性试验。
0-1-8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6.1水侧的水压试验
本凝汽器水压试验压力为0. 5MPa(g),用于水压试验的水温应不低于15℃,试验步骤如下:
6.1.1关闭所有与水室连接的阀门。
6.1.2灌清洁水并加压至0. 5MPa(g)(水室底部)。 6.1.3维护此压力30分钟
在试验过程中必须注意水室法兰、人孔及各连接焊缝等处有无漏水、渗水及整个水室有无变形等情况发生。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采取补救措施。若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做完全部检查工作,则应延长水压时间。 6.2汽侧的灌水试验
为了检验壳体及冷却管的安装情况,灌水试验在凝汽器运行前是不可少的,但不能与水侧水压试验同时进行。灌水试验水温应不低于15℃。汽轮机检修后再次启动前也要做灌水试验。
试验步骤如下:
6.2.1关闭所有与壳体连接的阀门。
6.2.2灌入清洁水,灌水高度应高于凝汽器与低压缸连接处约300mm。 6.2.3 维持此高度24小时。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冷却管及与端管板连接处、壳体各连接焊缝等处有漏水、渗水及整个壳体外壁变形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放尽清洁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
试验后首先放掉壳体内的水,并吹干。 6.3真空系统的严密性试验
0-1-9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为了检测机组的安装水平,保证整个真空系统的严密性,应进行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检测方法是停主抽气器或关闭抽气设备入口电动门(要求该电动门为零泄漏)。测量真空下降的速度,试验时必须遵照本机组《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有关严密性试验的规定、要求。
试验步骤如下:
6.3.1停主抽气器或关闭抽气设备入口电动门,注意凝汽器真空应缓慢下降(试验时负荷为80%~100%额定负荷)。 6.3.2每分钟记录真空读数一次。
6.3.3第五分钟后开启主抽气器或抽气设备入口电动门。 6.3.4真空下降速度取第三分钟至第五分钟的平均值。 6.3.5记录当时的负荷及真空下降的平均值。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得到机组的整个真空系统的安装水平,真空下降率小于0.13kPa/min(1mmHg/min)则机组真空严密性为优,小于0.27kPa/min (2mmHg/ min)则为良,小于0.4kPa/min(3mmHg/min)则为合格,若机组真空严密性不合格,则应检漏并消缺。 7凝汽器的运行
7.1凝汽器运行压力的定义
制造厂定义凝汽器压力是绝对压力。由于电站装机现场的当地大气压力与标准大气压力的差异,现场测定的凝汽器压力应按下式换算成绝对压力进行压力评定:
PK=PO-PP
式中:PO————当地大气压力,kPa;
0-1-10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PP————实测凝汽器真空度,kPa; PK————凝汽器绝对压力, kPa。 或PK=0.13332(h0-hp)
h0————当地大气压力, mmHg; hp————实测凝汽器真空度,mmHg; PK————凝汽器绝对压力, kPa。
7.2凝汽器的启动
凝汽器必须在汽轮机启动前投入运行。首先投抽气设备,使凝汽器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启动凝汽器前,应检查与凝汽器相联的各阀门,使之处于正确状态。同时打开前后水室上部的放气阀。为了启动凝结水泵,热井内应预先灌入由储水箱来的凝结水,灌入的水位高度根据凝结水泵的吸入高度而定,然后进行凝结水再循环。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启动:
7.2.1 主要表计失灵,如温度表、真空表、凝汽器水位计。 7.2.2 低真空自动保护装置失灵。
7.2.3 凝结水调整阀、凝汽器循环水阀失灵。 7.3凝汽器的半侧运行
当冷却管脏污,需要进行半侧清洗或冷却管损坏,需要进行堵管操作时,本凝汽器允许半侧运行。即关断需检修的半壳体对应的循环水,半侧运行时,机组减负荷至75%额定负荷, 7.4凝汽器运行时的维护
凝汽器在带负荷下运行时的维护在于监视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监视此设
0-1-11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备的安全和经济工况的各参数。
运行监视测量项目如表0-1-1。
表0-1-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测量项目 大气压力 凝汽器压力 单 位 仪表安装地点 仪表名称 大气压力计 真空压力表 温度计 压力表 温度计 压力表 温度计 流量计 温度计 MPa(mmHg) 表盘 MPa(mmHg) 凝汽器喉部 紧靠在冷却水进口处 紧靠在冷却水进口处 紧靠在冷却水出口处 紧靠在冷却水出口处 装在凝结水泵前或后 凝结水管上 在空气抽出口管道上 冷却水进口温度 ℃ 冷却水进口压力 MPa 冷却水出口温度 ℃ 冷却水出口压力 MPa 凝结水温度 ℃ t/h 凝结水流量 被抽出的蒸汽空℃ 气混合物温度 凝汽器的压力是采用在每个喉部内四个角上各布置一个测压头,并通过不锈钢管引出喉部进行监测。
此外,还应监测凝汽器热井水位及凝结水水质。凝汽器热井水位由水位指示器显示,正常运行时,热井内的水位标高应在-0.394m左右。为了保证安全运行,水位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允许的。检查凝结水的水质,应监测凝结水中的含氧量、含盐量、硬度、碱度等数值。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凝结水的含氧量应不大于20μg/L。
为保证凝汽器冷却管的清洁度,应定期采取胶球清洗、半边清洗、循环水加药等多种组合措施。电厂可根据循环水水质情况和运行经验决定采取哪几种清洗办法的组合。
7.5减负荷运行及凝汽器的停用
0-1-12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汽轮机在解列前,负荷逐渐减小,汽机排出的蒸汽量也减小,在减负荷运行时,必须注意凝汽器水位及真空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必须采取措施,使之处于正常水位,同时应注意并维持排汽温度正常。
凝汽器停运时间超过一周,必须把凝汽器内的水排净,并吹干,以防锈蚀。 7.6运行故障及事故处理
凝汽器的运行故障,主要是凝汽器压力的升高(真空度下降)。凝汽器压力升高不但影响到整台机组的经济性而且还影响到机组的寿命和安全性。发现凝汽器压力升高应查明原因,设法消除。
7.6.1核对排汽温度、凝结水温度,检查负荷有否变动。 7.6.2当时如有操作,应暂时停止进行,立即恢复原状。 7.6.3检查循环水进、出口压力及温度有无变化。 7.6.4检查抽气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7.6.5检查热井水位及凝结水泵工作是否正常。 7.6.6检查其它对真空有影响的因素。
7.6.7在检查原因的同时,若凝汽器压力升至本机组《汽轮机启动运行说明书》所规定的报警值或停机值,应相应的报警或停机。 7.6.8紧急停机时,应打开真空破坏阀。 8水位计
凝汽器的LP侧壳体和HP侧壳体的热井是连通的,所以只需在高压侧壳体安装水位计。水位计由磁翻板式水位计、平衡容器和测量筒组成,具有就地显示,远传监测的功能。其详细结构、说明等详见随机提供的水位计说明书
0-1-13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M786-041000ASM)。 9凝汽器特性曲线
9.1凝汽器全负荷运行特性曲线见图0-1-4~0-1-6 9.2凝汽器半侧运行特性曲线见图0-1-7
0-1-14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计算条件净热负荷:723827.8kJ/s冷却面积:38000m循环水量:19.92917kg/s冷却水进口温度:21.7℃冷却管:TP316L Φ25x0.5/Φ25x0.712.011.0凝汽器背压 kPa10.09.08.07.06.033305.04.025321.72.015101.00.020.040.060.080.0100.0120.0热负荷 %低压侧高压侧图0-1-1 凝汽器热负荷——背压特性曲线 图0-1-4 凝汽器热负荷—背压特性曲线 进口循环水温 ℃0-1-15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计算条件净热负荷:723827.8kJ/s冷却面积:38000m循环水量:19.92917kg/s冷却水进口温度:21.7℃冷却管:TP316L Φ25x0.5/Φ25x0.720.033凝汽器背压 kPa18.03016.014.02512.010.0158.0331030256.04.021.7151040.060.080.0100.0120.02.0水量 %低压侧高压侧图0-1-2 凝汽器循环水量——背压特性曲线 图0-1-5 凝汽器循环水量—背压特性曲线 进口循环水温 ℃21.70-1-16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计算条件净热负荷:723827.8kJ/s冷却面积:38000m循环水量:19.92917kg/s冷却水进口温度:21.7℃冷却管:TP316L Φ25x0.5/Φ25x0.7水阻 kPa循环水量 % 图0-1-3 凝汽器水阻曲线图0-1-6 凝汽器水阻曲线
0-1-17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计算条件净热负荷:542870.9kJ/s冷却面积:19000m3循环水量:9.964585kg/s冷却水进口温度:21.7℃冷却管:TP316L Φ25x0.5/Φ25x0.726.00023.50021.00018.50016.000凝汽器背压 kPa13.50011.0008.5006.00033303.5002521.7151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000热负荷 %低压侧高压侧进口循环水温 ℃ 图0-1-7 凝汽器半侧运行热负荷-背压特性曲线图0-1-7 凝汽器半侧运行热负荷—背压特性曲线 0-1-18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M700-102000ASM
0-1-19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M700-102000ASM
图0-1-8 N-38000-1型凝汽器
0-1-20
N-38000-1型凝汽器说明书 M700-102000ASM
修改记录表
更改 标记 更改 标记 处文件代号 数 签字 日期 处文件代号 数 签字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