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来源:二三娱乐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总学时 开设学期 课程类型 课程层次 合作 开发企业 编写 执笔人 适用专业 11会计电算化

课概

学时 72 理论学时 62 学分 4 实践学时10 12-13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方式 讲授与演示结合 纯理论课□ 理论+实践课□ 纯实践课□ 院级精品课□ 省级精品课□ 国家级精品课□ 院内一般课程□ 一、程述

课程承担 单位 编写日期 郑元 经济管理学院 审定 2012.10。 负责20 人 教研室 会计教研室 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基础会计的后续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企事业单位出纳业务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出纳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本课程服务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出纳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为该专业的后续主干课程和专门化课程做知识和技能的铺垫。

(二)先修后续课程

建议先修学会计学原理、会计财经法规,与本课程相关的后续课程是初级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综合会计实训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出纳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教学项目、组织教学活动,突出教学的实验性和操作性。课程设计应满足:

1.适应社会需求,课程建设技能化; 2.注重岗位能力,教学内容专业化; 3。体现本校特色,教学资料适用化; 4。侧重学生需求,教学开展吸引化;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5.创设情景模式,教学形式多样化; 6.发展实践实习,知识掌握实践化。

该课程开课时间为一学期,理论课为10学时、实践课62学时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经管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设置以出纳活动为主线,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审计学在财会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审计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出纳工作问题,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理解并应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出纳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与团队意识,使其能够适应出纳岗位的工作要求完成出纳岗位工作任务,并有助于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出纳岗位工作制度和出纳人员职业素质。 (2)掌握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要求。 (3)掌握票据金额和日期的书写要求。 (4)掌握常见点钞方法的操作标准和要求。 (5).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相关规定.

(6)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7)熟悉出纳工作常见原始凭证的格式,并掌握其填制、审核的方法。。 (8)掌握出纳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

(9)掌握出纳日记账和备查账的登记方法,以及错账更正方法 (10)掌握出纳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能力目标

(1)能分析解决出纳工作组织和出纳人员素质方面的实际问题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2)能规范书写阿拉伯数字。 (3)能规范填写票据的金额和日期 (4)能够规范、熟练地点钞和验钞。

(5)能规范管理库存现金,并能对其进行清查和处理。

(6)能规范管理银行存款,能对其进行清查并准确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未达账项.

(7)能准确填制、审核出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8)能规范登记出纳日记账和备查账。 (9)能查找错账,并能更正错账。 (10)能规范完成各项出纳工作任务。

(三)素质目标

(1)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遵守准则、提高技能、保守秘密和文明服务的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的诚实做人,光明磊落;保密守信,谨防泄密的职业精神 (3)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挑战、永不言败,永远向上的精神; (4)树立成本意识、风险意识,学以致用、与时俱进的理念。 (5)培养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素养。

四、课程内容

周 次 周课时 (4学第 时) 1 1。3 出纳人员的基本素质 周 讲授内容 培养能力 章节及课题 1.1 出纳的特点与组织形式 1.2 出纳的工作原则与权限 作业 了解出纳工作的内容与 组织形式、工作原则、权限,以更好的为下面的出课后练习 纳课程做好基础.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第 (4学时) 2 周 第 (4学 2.2点钞(实训) 3 时) 周 能够掌握数码字的大小2。1书写数码字(实训) 写规范、点钞的技能,为将来的出纳实践工作做好基础 2。3人民币鉴别 (4学 2.4保险柜的使用 能够掌握人民的辨别方法、保险柜的使用规则及第 时) 4 原始凭证的审核,为将来的出纳实践工作打好基周 2.5 审核原始凭证 课后练习 础。 能够掌握出纳工作中关 (4学第 时) 5 3。1现金管理(理论) 于现金收支工作的要点,会编制现金盘点表、现金 3.2现金收付(实训) 周 溢余的处理办法,为将来 第 (4学时) 6 3。3现金收取(实训) 的出纳实践工作打好基础 实训练习 周 第 (4学7 时) 4。2 银行卡业务(实训) 周 (4学第 4。3支票业务(实训) 4.1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能够了解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会操作银行卡业务 的处理、支票业务的处理,为将来的出纳实训工 作打好基础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8 时) 周 4。4银行汇票业务(实训) 能够掌握银行汇票业务、本票业务、商业汇票业务的处理过程、为今后的出 第 (4学 4.5银行本票业务(实训) 9 时) 周 4.6商业汇票业务(实训) 4。7汇兑业务(实训) 纳实践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 (4学 4。8委托收款业务(实训) 10 时) 4.9托收承付业务(实训) 周 第 (4学 4。10信用证业务(实训) 能够操作汇兑业务、委托收款业务、托收承付业务、信用证业务的过程,为今后的出纳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11 时) 周 第 (4学12 时) 4.11银行存款清查业务(实 训) 银行业务综合操作 能够掌握税务登记的流程,纳税申报的要求,账5.1税务登记 周 (4学第 时) 13 5。3账簿凭证、发票管理(实训) 周 簿发票管理的要求,为今后出纳税务工作打好基 5。2纳税申报(实训) 础. 能够综合掌握税务业务 的全过程,为今后在公司中处理纳税业务奠定基 第 (4学14 时) 周 第 (4学时) 税务业务综合实训 础. 5。1出纳工作交接 5。2交接原因 能够明确出纳工作交接《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15 周 第 (4学16 时) 周 第 17 5。3出纳交接工作内容 的原因,以及处理过程,为今后在会计工作过程中的交接工作打好基础. 5.4出纳交接工作过程 出纳工作交接综合练习(实训) 通过综合实训的练习,全面掌握出纳课程的全部综合复习(实训) 周 第 (4学18 时) 周 综合复习(实训) 综合复习(实训) 实践内容,为今后参与出 纳工作打好坚持的基础。

五、课程实施 (一)教学设计

1、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多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资料,进行讲授、演示,并按照设计活动的内容展开教学.

2、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边学变练,通过教师的实践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即学会经济业务处理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4、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主要遵循以核心能力考核为核心,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指导思想。期末以闭卷笔试结合平时成绩的方式来进行,平时以单元实训操作为考核依据,期末以综合实训操作为最终成绩的主要参考依据。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二)实施方法

1。理论讲授与人物分组方法相结合

对出纳实务的基本理论知识,采取教师讲授,使学生掌握要点,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训的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出纳实务的积极主动性.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审计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对基本理论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并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运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的文字材料、图片和音像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活动的立体化、生动化和全面化。根据审计学理论动态的发展,利用网络资源尽量收集最新的资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本课程的适用性.

六、课程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1、平时考核依据为单元实训操作为主要依据 2、期末考核方式以综合实训操作为主要依据 七、实施条件要求

(一)师资队伍要求

本课程的教师都应是选自本系各方面较优秀的教师,一方面应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另一方面还要具有具有极强的责任心,不仅能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给学生充分指导,而且还要能指导学生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方向.本课程现有专业授课老师2名,都具备有丰富的科研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场所要求

1、教学环境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多媒体教师及会计实训室 2、设备要求

主要配套的教学设施是计算机媒体方式。即计算机结合大屏幕的方式传授课程教案、课程ppt模板的模式传授理论课程部分,实训部分采用实训室内的各个设备所依托,如(装订机、针、线、印章)等来完成教学工作。

八、课程资源

关于教材,使用人民邮电出版社左卫青编写的《出纳实务》,是二十一世纪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特点是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适宜性。

2。图书馆提供了各种可供大家阅读的课外读物。同时利用网络设备,开放多媒体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 同时教师课后可通过QQ, E—mail, 等手段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课程学习的情况并指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九、课程制定依据

本课程的制定是按照《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设置,依据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授课,教学采用分组练习、传统讲授、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