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语文高考题型组合滚动练习 (24)

2019年语文高考题型组合滚动练习 (24)

来源:二三娱乐
题型组合滚动练(二十四)

(分值,105分;建议用时,100分钟) 序号 1 2 3 7 8 9 得分 答案 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_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 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 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 [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第二处语病为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搭配,应把“彰显”改为“检验”。]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

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A [根据下文的关联词语“也”,它只能与“既”搭配,可以排除C、D两项;“矛盾和问题”的前面是一个多层定语,正确顺序应是“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排除B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A [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这里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用“运筹帷幄”合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这里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急”,所以用“迫在眉睫”合适。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这里从感情色彩角度考虑,用“按部就班”更合适。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打击敌人。用“众志成城”合适。]

4.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得体,逻辑严密。(5分)

他领导的机器人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的事情传来,我顷刻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他们遇到过许多技术难关,就在前天还出现了突发情况,预想当天要完成的综合性运行检验无法进行。但整个团队通宵鏖战,用力攻坚,终于解决了问题。我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更为他们面对难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动。

2

【解析】 ①事情: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此处用来形容“获奖”这件事,感情色彩过于平淡,可将“事情”改为“喜讯”;喜讯:使人高兴的消息。

②顷刻:(名词)极短的时间。此处用来形容“我”流下眼泪,使用不恰当,应将“顷刻”改为“顿时”。顿时:(副词)立刻(多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

③预想:(动词)事先料想;事先推想。此处用来形容遇到突发状况时预备的检验无法进行,使用不恰当。应将“预想”改为“原本”。原本:(副词)原来,本来。

④用力:(动词)用力气,使劲。此处用来形容攻坚时花费大量精力,使用不恰当。应将“用力”改为“努力”。努力:(形容词)指花的精力多,下的功夫大。

⑤难点: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此处用来指代团队前面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其中不易解决的一部分,使用不恰当。“难点”改为“困难”。困难: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

【答案】 ①“事情”改为“喜讯”;②“顷刻”改为“顿时”;③“预想”改为“原本”;④“用力”改为“努力”;⑤“难点”改为“困难”。

5.下图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从图中总结出两条知识遗忘的规律,并总结一下这张图在学习方面给你的启示。(6分)

② 启示: 【解析】 要总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的知识遗忘规律,首先应注意该曲线的特点,尤其是遗忘速度减缓处的时间分界点,然后再结合遗忘的趋势等方

3

规律:①

面进行总结。如从遗忘的速度来看,先快后慢;从遗忘的趋势来看,一天之后遗忘的速度是趋缓的。由此获得的启示就是在学习、识记完知识后,应该及时复习。

【答案】 规律:①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2分)②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2分)(或:①在识记某一知识后,第一天遗忘速度最快;②一天之后遗忘速度趋缓。)

启示:在学习、识记完知识后,应该及时复习,复习越及时,效果越好。(2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收割过程中妇女儿童都来送饭,侧面描写出农民的繁忙辛苦。

【答案】 (1)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每句1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

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早丧母,事继母甚谨。弱冠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尝读书见吾丘子①,遂归侍养。

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免虏掠,乃弗食。夜中匍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属魏将韩轨长史②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

太祖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三司。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大统十五年,行下邽县事。

太祖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深经学通赡,每解书,尝多引汉、..

4

魏以来诸家义而说之。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皆背而讥之曰:“樊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然儒者推其博物。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六官建,拜大学助教。建..德元年,表乞骸骨,诏许之。朝廷有疑义,常召问焉。后以疾卒。 ...

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撰《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撰《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

(节选自《周书·樊深传》)

【注】 ①吾丘子:即丘吾子。春秋时孝子。②长史:古代职官名,将军的属官。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B.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C.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D.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B [解答文言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往”意为“去”,与“还”相对,“常”意为“常常,经常”,做“据鞍读书”的状语,因此“往常”中间需要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后除国子博士”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选B。]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古代男子20岁举行冠礼,表示已长大成人。

B.“经学”是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它形成于汉代,汉武帝后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

C.“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又称六卿。

5

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用语,有时也指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

D [D项,“乞骸骨”也称赐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用语,没有游子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之意。]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樊深经历坎坷,侍亲至孝。他在避难时,宁愿自己挨饿,也要送食物给继母;平乱后,他归乡负土筑坟葬父。

B.樊深一生好学,至老不渝。年轻时,他负书出门拜师,孜孜不倦讲习《五经》;年老时,仍书不离身,分秒必争,不懈学习。

C.樊深学识渊博,但不被认可。他解说经书,常常广征旁引汉、魏以来诸家学说,学生不能领悟,人们都在背后讥讽他。

D.樊深精通经学,涉猎广泛。他撰写了诸多解经著作,流行于世,也在史学、文字学、阴阳学等领域有所了解。

C [C项,与原文不符,原文说“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然儒者推其博物”,即虽然听他讲课的学生不能理解他,但是儒生都推崇他通晓众物、见多识广。]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5分)

译文: (2)学虽博赡,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5分)

译文: 【解析】 第(1)句的关键词及翻译:“延”,邀请;“更”,再次。第(2)句的关键词及翻译:“赡”,丰富;“讷”,不善于或不擅长;“为……所”,被。

【答案】 (1)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的儒学,邀请樊深到他的家中,(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脱隐匿。(得分点:“延” “更”各1分,句意3分)

(2)(樊深)学识虽然广博丰富,却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们所称道。(得分点:“赡”“讷”“为……所”被动各1分,句意2分)

6

【参考译文】

樊深字文深,是河东猗氏人。早年丧母,侍候继母十分孝顺谨慎。弱冠之年喜好学习,背负书籍从师于三河,讲议研习《五经》,日日夜夜不知疲倦。魏永安年间,随军征讨,以功劳任荡寇将军,数次升迁为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曾经在读书时读吾丘子,因而归家侍候奉养父母。

魏孝武帝西迁,樊、王二姓起义,被东魏诛杀。樊深父保周、叔父欢周都被杀害。樊深因为避难,坠落山崖跌伤脚,两天没吃饭。之后得到一箪饼,本想食之;但想到继母年老身患痹症,可能没有遇难,因而不吃。夜晚匍匐寻找继母,恰巧得以相见,有机会把食物给继母。回家后又悄悄离开家乡,改易姓名,在汾、晋地区游学,学习天文及数学历法之术。后来被人所告,囚送至河东。恰逢魏将韩轨的长史张曜器重他(樊深)的儒学,邀请樊深到他的家中,(樊深)因此再次得以逃脱隐匿。

太祖平定河东,追赠其父保周为南郢州刺史(谥号),叔父欢周为仪同三司(谥号)。樊深归家安葬其父,亲身背着泥土建成坟墓。大统十五年,代理下邽县事。

太祖在东馆设学校讲学,教授诸将子弟,任樊深为博士。樊深精通经学,讲解经书时,经常引用汉、魏以来各家学说来解释。所以听讲的学生,不能理解。背后都讥讽他:“樊生讲书所引门户太多,不可理解。”但是儒生都推崇他学识渊博。其性情喜好学习,到老也不懈怠。早晚来往,骑在马上也读书不停,以至于马惊而坠地,手脚都摔折了,但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这种习性。后来授国子博士,赐姓万纽于氏。建立六官,拜任太学助教。建德元年,上表请求退休,诏书允许。朝廷有疑问,经常召他来询问。后来因病去世。

樊深既专于经书,又熟悉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樊深)学识虽然广博,却不善于言辞辩说,因此不被当时人们所称道。撰写有《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另撰写《七经异同说》三卷、《义纲略论》并《目录》三十一卷,都流行于世。

三、作文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腾讯网联合举办的“2017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已落下帷幕。最终,集民意、时情于一体的“享”“智”“初心”“人类命运共同体”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际字、国内

7

词、国际词。

请任选其中两个字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并构成基础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或描绘中国与世界的万千气象,或思考当今社会的发展变迁,或表达对社会与国家的美好寄望……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1)享+智:智能时代的共享智慧。

(2)享+初心:共享经济发展模式背后的不忘初心。

(3)享+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共担、共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

(4)智+初心:智能时代的高速发展不能忘记人类的智慧,这是不可取代的根本。

(5)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赢才是大智慧。

(6)初心+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公民的初心决定着世界的方向。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