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火灾预案及应急处理方案

来源:二三娱乐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地方行政部门的规定,项目部在成立消防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并确立施工现场火警火灾消防预案,及应急处理措施:

一、报警方法预案

1、最先发现火情的人员,首先用现场灭火器或施工用水、黄沙等现有条件进行扑救,并大声呼叫同伴立即通知项目部,什么地方、什么部位发生火情,听到呼叫的人员迅速向其他人员传递火情信息,在通知项目部的同时通知现场义务消防队员进行自救。

2,项目部值班人员得到火情通知,立即拨打119报告失火地点、着火燃烧物、火势情况。同时通知工程负责人。 3,项目经理或义务消防队负责人,担任现场灭火、疏散总指挥,指派专人到街口、巷口、施工现场门口引导消防车,同时义务消防队员切断施工现场总电源。 4,义务消防员根据施工现场消火栓分布情况,找出距失火点最近距离消火栓,接上水龙带进行灭火。

5,其他义务消防队员根据火场情况用灭火器、消防桶、铁锹、沙土等灭火工具,进行自救工作。 二、火灾现场扑救方法预案

1,扑救工作应行动统一,首先将火源周围易燃、易爆及一切贵重物品搬离火场,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义务消防队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义务消防员,对现场作业人员或其他人员进行疏导、撤离,义务消防员自己也要迅速撤退,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2,施工现场救火报警、扑灭火灾可单独或同时进行。救火时应阻断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也可采用冷却、窒息、隔离、化学中断的办法扑救。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周围情况,防止中毒、倒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3,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以防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必须穿越浓烟逃离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用湿毛巾或布捂住口鼻,或贴近地面爬行;如果有人员被烧伤,伤员身上燃烧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时,可以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把手烧伤;如肢体烧伤要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做简单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把烧起的水痘弄破,更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体或不清洁的粉和油剂。因为这样既不能减轻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机会,并为进一步创面处理增加了困难;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

三、重创伤出血伤员的现场救治预案 1,止血、包扎、固定

施工现场发生摔伤、砸伤或其它流血伤害应立即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必要时应采用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或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即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及帮助止血,在肢体骨折时,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二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2、搬运

经过临时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用简易担架搬运转送医院抢救。不正确的搬运,可导致继发性的创伤,加重病痛,甚至威胁生命。 四、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预案

1,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人体接触、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直接威胁生命安全。在施工现场一旦发生急性中毒,应争取尽快确诊,并迅速给予紧急的处理。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现场救治和及时转送医院,这对提高中毒人员的抢救成功率十分重要。根据中毒的不同途径,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体表接触毒物、皮肤污染:应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

大量温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以及指甲等,对不熔于水的毒物用适宜的溶剂进行清洗。

(2)吸入毒物(有毒的气体):应立即使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在抢救和救治时应加强通风及吸氧。

(3)食入毒物:对一般神智清醒者应设法催吐,喝温水300~500mL,用压舌板刺激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对催吐无效或神智不清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河南省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