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 泰山路小学 韩翠芝 课题 《中国画与油画》 课时 1 课时 学习领域 欣赏 评述 教材 及 学情 分析 《中国画与油画》一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是一节欣赏、评述的课型。
通过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在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在表现方式、表现内容、装裱形式等方面的各自特点。
学会欣赏、辨别中国画与油画作品之间的差异。
教学 目标 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国画与油画在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在表现方式、表现内容、装裱形式等方面的各自特点。
学会欣赏、辨别中国画与油画作品之间的差异。
1 / 18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尝试以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
充分利用一些文化资源,让学生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
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
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难点:
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 策略 教法:
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学法:
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教 学 评 价教 学 评 价 建议:
对于学生的效果评价不能单一的放在最后评价环节中而是始终贯穿于 40 分钟内,最后的评价环节实际上是总结评价或者是点评的环节。
对于评价也可以采取相应的表格式评价反馈。
学生自评法:
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态度、策略和效果等方面的自我剖析评价。
3 / 18
合作评价法:
学生运用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其他同学的进步。
学会欣赏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教师点评法:
教师要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点评,正确评价学生作品中的得意之处,并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方法。
(评价方式附表) 学 学 生 生 自 自 我 我 评 评 价 价 表 表 格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很棒 很棒 很棒 很棒 很棒 很棒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加油 加油 加油 加油 加油 加油 环节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意图 教师意图 一 引 导 阶 段 激 发 学 生 兴 趣 1、引导:
同学们,谈谈自己对中国画和油画的了解,好吗? 出示:
国画、油画教学视频片段。
中国画和油画是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好不好? 2、揭示课题《中国画与油画》 通过视频同学们观察到中国画和油画都使用那些绘画工具和材料? 生:
---------------------------------------------------------------最新资料推荐------------------------------------------------------
我知道,中国画主要用墨来绘制。
生:
油画的色彩很丰富。
学生观察。
生:
好! 生:
中国画在绘制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有笔、墨、纸、砚。
生:
油画在绘制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有油画颜料、画笔、画刀、画布、画框。
让学生陈述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的感受。
通过视频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的观察到绘画种类不同,使用的工具材料也不同。
积累视觉感官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
课件显示:
5 / 18
中国画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绘画。
中国画是用毛笔蘸墨在绢帛或宣纸上作画,有的还用色彩渲染。
经过装裱,可供人们欣赏。
油画是重要的画种,它是一种用油质颜料描绘在画布、厚纸或木板等材料上的绘画。
油画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
油画具有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便于修改和长期保存等优点。
学生默读。
学生默读。
了解中国画艺术方面的信息。
了解油画艺术方面的信息。
二 发 展 阶 段 精 讲 点 拨 1、 1、展示 《霜筱寒雏图》(工笔)佚名(南宋) 此图册页绢本设色,纵28.2 厘米,横 28.7 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从画面看,小鸟的形象更接近自然情态,说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写实的功力。
---------------------------------------------------------------最新资料推荐------------------------------------------------------
此图用笔精工,设色优美,是南宋写生花鸟画中的妙作。
《绿叶小鸟》(写意)林风眠(现代) 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用写意的手法,轻松地画了一只孤零零的小鸟立在枝头上。
2、 2、展示 《牡丹蕉石图》 徐渭(明) 这幅作品是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同学们,能用简短的话大胆的表达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吗? 《牡丹蕉石图》纸本水墨,纵 120.6 厘米,横 58.4 厘米,现藏上海学生观察、欣赏,五只麻雀栖止于枯棘上,右侧衬小竹一枝,清韵冷翠。
图中小鸟神态各异,动静不一,取向不同,形象逼真。
。
学生欣赏, 学生欣赏。
生:
这是一幅写意水墨画。
生:
画面上墨韵气势奔放横溢。
了解中国画有工笔与写意两种表现形式的画法。
7 / 18
具有不同的艺术感受。
让学生分别从人物、山水、花鸟等表现内容上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画。
博物馆。
《捣练图》 (局部)(宋摹本) 张萱(唐) 这幅作品是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同学们可以大胆的谈一谈。
《捣练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
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沽酒还山图》 黄宾虹(现代) 这幅作品是现代画家黄宾虹的《沽酒还山图》,他的山水画以浑厚的笔墨层次,表达出他对山水自然丰富的视觉印象和内心感受,并达到蕴涵力量而不粗疏、高雅文气而不纤柔的境地,具有浑厚华滋的个人特色。
3、 3、展示 《诗画册》 石涛(清) 石涛的《诗画册》共有八幅山水,分别表现早晨、傍晚、风、雨、晦、明等不同的景色,变化神奇。
笔墨淋漓润泽,点染自如,是石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最新资料推荐------------------------------------------------------
此画现藏广州博物馆。
《兰石图》 郑板桥(清)郑板桥喜欢画兰花和竹子,他在兰竹画中常添石,认为一竹一兰一石,有节 生:
这幅画描绘的是妇女劳动的情景。
小组成员互谈感受 学生欣赏 学生欣赏 欣赏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领略画家用笔荒率老辣,用墨带枯带润而显苍莽的山水画风格。
了解中国画画家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
有香有骨,郑板桥的兰竹石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而其题画诗又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出示题画诗:
如:
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荫一半玉。
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石屋。
9 / 18
一片青山一片兰,兰芳竹翠耐人看。
洞庭云梦三千里,吹满春风不觉寒。
石上披兰更披竹,美人相伴在幽谷。
试问东风何处吹?吹入湘波一江绿。
4、 4、展示 册页 4、展示 册页 册页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较为小幅的书画,称之为页,将每页装潢集订成册,加上硬版封面,这种形式叫册页。
立轴 立轴 立轴是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中称轴心,上称天头, 下称地脚。
装裱尺寸有大有小,四尺以上的画幅,称大轴,俗称中堂,三尺以上画幅称 立轴。
长卷 长卷 长卷是中国书画根据其内容和书写法装裱成横长的一种形式。
不能悬挂,只能放在桌上边展边卷边看。
5、 5、展示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扬凡爱克(尼德兰) 5、展示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扬凡爱克(尼德兰) 阿尔诺芬尼是在 1420年被菲利普公爵封为骑士的真实人物。
---------------------------------------------------------------最新资料推荐------------------------------------------------------
画家真实地描 学生欣赏诗句 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观察欣赏 领略中国绘画艺术 所 特 有 的 韵味。
了解中国画的装裱形式多样,有册页、立轴、长卷。
了解古典时期的油画,以写实性的 表 现 方 法 为绘了典型的资产者形象,不仅再现夫妇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而且对室内的环境什物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显示了画家特殊的造型才能。
这种精微工整细腻的描绘连现代摄影家都为之惊叹。
《商人吉兹的肖像》荷尔拜因(德国) 《商人吉兹的肖像》荷尔拜因(德国) 这幅作品反映了画家对商人吉兹心里的深刻洞察力和精确而不加修饰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倒牛奶的女仆》维米尔(荷兰) 《倒牛奶的女仆》维米尔(荷兰) 这幅作品,画面并不复杂,轮廓清晰,环境朴素,把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该画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人民普通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6、 6、 6、展示 《日出印象》 莫奈(法国) 6、展示 《日出印象》 莫奈(法国) 这是一件闻名于世的印象画派代表作。
是画家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的景象。
画家把从一个窗口上看到的这一印象收入画布上,如此大胆地用凌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是史无前例的,并震撼了画坛。
11 / 18
《夜咖啡馆》凡高(荷兰) 《夜咖啡馆》凡高(荷兰) 这幅作品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居以及黄色的地板组成,凡高认为:
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
即是他试图通过绘画诉说 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观察:
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种色块晕染成微红,水的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的笔触绘就,三只摇曳的小船在薄涂的色点中显得朦胧模糊,船上的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若隐若现。
学生观察欣赏 主。
同时,了解关于一件艺术作品 是 如 何 描 述的。
欣赏油画作品的同时,并领略关于这件艺术作品的观感和描述。
了解十九世纪中叶,欧洲一些画家开始对油画色彩 进 行 深 入 研究,使油画色彩发生了变革。
感受画家的思想内涵。
他内心强烈的感情。
7、 7、 7、展示 《亚威农的少女们》 毕加索(西班牙) 《亚威农的少女们》
---------------------------------------------------------------最新资料推荐------------------------------------------------------
毕加索(西班牙) 这幅作品是作者于 1907年创作的,表明他已转入立体主义阶段,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他运用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畸形的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薰衣草之雾》 波洛克(美国) 《薰衣草之雾》 波洛克(美国) 这幅作品是作者在画布上点溅颜料的方式作画而成的。
这种绘画的主要特征是:
抽象性和主观随意性相结合。
《维加珀》 瓦萨莱利 (匈牙利) 《维加珀》 瓦萨莱利 (匈牙利) 这是画家光效应绘画的代表作之一。
他抛弃了画中的个人姿态,直截了当地选取标准色彩,单纯依靠几何形在二维平面的延展,建立起炫目而又迷惑知觉的奇妙空间。
《红色的和谐》 马蒂斯(法国) 《红色的和谐》 马蒂斯(法国) 这是画家成熟期的代表作。
纯净的色彩,使这幅画显得明丽而静雅。
尽管热烈的红色在画面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冷静的蓝色却仿佛是一个休止符,使画面色彩的情绪回落下来。
13 / 18
全画给人以梦幻般清纯、宁静的感受。
《场景 2》 孟德里安(荷兰) 《场景 2》 孟德里安(荷兰) 这是画家追求的普遍而永恒的美。
红黄蓝三原色是色彩中最基本的单位,它们简单得不能再分解。
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观察欣赏:
室内的红色构成全画的基调,窗外的蓝和绿色与它形成对比。
而窗框的黄色和橙色,则使这一对比稍稍地得以缓和。
学生观察欣赏 了解 19 世纪末叶开始,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形式呈 现 多 样 化 倾向。
指引学生来到富有色彩、知觉、幻 觉 的 几 何 世界。
领略匈牙利画 家 的 艺 术 风采。
把学生带到梦幻般清纯、宁静的港湾。
8、 8、展示 《普陀市街》 颜文梁 《普陀市街》 颜文梁 这是画家创作于 1933 年的一幅油画代表作品。
此画长 24 厘米、宽 16 厘米, 《黄山温泉》 刘海粟 《黄山温泉》 刘海粟 这
---------------------------------------------------------------最新资料推荐------------------------------------------------------
是画家 1964 年第六次登临黄山时所画。
画面上泉水从山谷泻流而出,水为柔,石为刚,相济相生。
此画吸收了国画的手法,使中西画法互相结合,产生新姿,体现了时代风貌。
《渔妇》 林风眠 《渔妇》 林风眠 这幅作品画家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调和中西艺术是画家的一生追求。
《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 这大幅油画作品,取材于《史记》田横故事。
故事说的是齐国的田横与五百壮士拒绝刘邦的招降,均自刎死。
司马迁盛赞田横高风亮节,感叹不为善画者,莫能图,何哉!于是,徐悲鸿担此重任。
用两年多时间完成此画。
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观察欣赏 学生观察欣赏、感受。
了 解 中 国 的 油画,是在欧洲油画技法传入的基础 上 发 展 起 来的。
知道中国著名 油 画 家 徐 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梁等,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作
15 / 18
出了巨大贡献。
从《渔妇》这幅画中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
不强调三维立体的再现,以写意手法 进 行 形 式 探索,画家笔法洒脱肯定。
了 解 徐 悲 鸿意在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歌颂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尊崇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质,以激励广大人民抗击日寇。
三 实 施 阶 段 体 验 绘 制 中 国 画 乐 趣体 验 绘 制 中 国 画 乐 趣 1、展示国画使用工具、和材料 毛笔两支,一枝水笔一支色笔。
国画颜料、熟宣纸一张、调色盘一个、清水一杯、花卉图案一张、铅笔一支。
2、演示工笔画法的分染技法 首先把熟宣罩在绘制好的花卉图案上,用铅笔描下。
然后开始进行分染工作,用带色的毛笔染花瓣的顶端,接着用水笔分染。
花瓣颜色的立体感就出来了。
3、学生体验 作业:
绘制一朵花卉图案 要求:
1)分小组,绘制一朵花卉图案。
---------------------------------------------------------------最新资料推荐------------------------------------------------------
2)绘制完成后,小组选出一幅优秀作品到台前展示。
学生确认自己桌上的工具和材料。
学生观察分染过程 学生实施分染体验。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现场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了解分染技法 体验绘画的乐趣。
巡视指导 四 作 业 展 示 1、各组作品展示在前台,供大家一起欣赏评述,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
2、采用同学间互相评述,选出优秀作品。
3、说一说自己绘制花卉时的感受,如:
自己亲手 展示优秀作品,同学们相互点评。
学生各抒己见,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针对学生的点评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绘制和买的感觉一样吗?你感觉辛苦吗?有成就感吗?对自己绘制的花卉还
17 / 18
满意吗?为什么? 五 课 后 拓 展 1、搜集现当代著名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
鼓励学生经常上网查询了解现当代艺术家及艺术作品 2、欣赏:
老师在网上搜集的国画和油画作品。
学生欣赏,激起学生画国画和油画的欲望。
丰富学生视野 拓展学生思路,学习不止步于作业的完成,还要不断拓展延伸。
六 总 结 下 课 1、谈感受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同学们,古今中外有那么多著名的艺术家、画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把自己的优秀作品奉献给社会、人类,供我们学习、欣赏、借鉴,我们还等什么?加油吧!同学们! 3、下课 3、下课 学生:
我们了解了中国画和油画的各自特点,还欣赏了中外著名国画和油画作品。
学生:
加油! 点燃学生学生艺术的火花。
教 学 反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