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O・ 浙江预防医学2O07年第l9卷第l1期ZheiiangPrev Med,November 2O07,Vol 19,No.11 微生态制剂灌肠治疗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杨丽爱史群英刘士超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0931(2007)11-0080-01 中图分类号:11574.4 病例选自2O04~2006年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3O例, 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以微生态制剂(乳 2例。治疗Ⅱ组lO例中显效9例,其中6例患者在应用灌 肠液1天后大便次数恢复为1~2次,黄色烂便;有效1例。 酸菌素灌肠液)进行治疗和观察,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肠粘 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共选择3O例患者,所选病例均符合AM)诊 断标准。腹泻发生时间在使用抗生素3~7天后,所用抗生 素为头孢菌素类(舒普深)、碳青霉烯类(泰能)。大便常 规、大便培养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部患者分为3组, 治疗I组:1O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72~83岁, 平均78.8岁。治疗Ⅱ组:lO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 龄72—93岁,平均79.8岁。对照组:lO例,其中男8例, 女2例;年龄72~8l岁,平均78.5岁,3组患者基础情况, 见表1。 表1 3组患者基础疾病情况 2治疗方法治疗组:取乳酸菌素片6片,在研磨器上磨 成粉状,加入新鲜的酸奶30毫升调成糊状,使之赋形,用 注射器接肛管将30毫升乳酸菌素灌肠液灌肠,尽可能让病 人保留1小时以上,每天1~2次。I组不停用抗生素。Ⅱ组 停用抗生素,对照组:肯特令1包+黄连素3片(O.3),每 日3次。3组均治疗7天。 3疗效判定根据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72 h 内临床症状消失,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有效:治疗 72 h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3~7 天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需加用其 他药物或停用抗生素。 4统计学方法治疗组(I组与Ⅱ组)分别与对照组间的 相互比较采用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意义。 5治疗结果治疗I组lO例中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 浙江杭州3l0009 对照组lO例中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例。 两组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讨论 正常人体肠道是一个相互制约的微生态系统,存在着 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群,以细菌为主,包括真菌、病毒等。 要想保持其中各微生物菌群间的平衡,就必须保持胃肠道 的微生态环境稳定。抗生素的使用,使肠道微生态系统遭 到破坏,致使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对机体健 康造成危害,对老年人尤为严重;与之相关的脱水、酸碱 失衡、电解质紊乱等甚至危及生命。乳酸菌素灌肠液的应 用,一方面因为乳酸菌素和酸奶中的益生菌对致病菌有明 显的生物拮抗作用。补充益生菌,削弱了致病菌的优势地 位,并与致病菌竞争附着及强固肠粘膜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提高粘膜对致病菌的免疫应答,保护和稳定粘膜屏障…; 同时益生菌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受体的结合,由于空间位阻 的作用而阻止了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 再粘附,这样肠道微生态环境恢复正常,菌群问的平衡与 交互抑制重新稳定 2。另一方面因为乳酸菌素在肠内分解 糖产生乳酸,混合酸奶制成灌肠液可提高肠道酸度,使pH 值下降,抑制肠道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生长和过度繁殖, 支持乳酸杆菌生长。问接恢复正常肠道微生态系统,菌群 失调纠正、肠粘膜屏障作用重现。所以,益生菌灌肠治疗、 纠正肠道菌紊乱及由其引发的各种疾病效果理想且无副作 用。尤其是那些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患者,不能停用抗生 素时,也可考虑应用微生态制剂(乳酸菌素灌肠液)进行 治疗。 参考文献 [1]周长玉,王江滨.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J].国 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O4,24(3):172~174. [2]王曦钟,吕益中,梁水权,等.微生态制剂与胃肠粘膜屏障 [J].中国基层医药,2O05,12(2):217~218. (收稿日期:2OO6—11.1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