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细菌性痢疾80例临床治疗

来源:二三娱乐
・60・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7月第7卷第14期Chin J Mod Drug App],Jul 2013,V01.7,No.14 性,26例(76%)患者出现Ⅱ~Ⅲ级血液学毒性;非血液学不 良反应主要包括继发感染,轻中度胃肠道症状,皮肤黏膜出 低增生性白血病CR率63。6%,总体疗效较好。但观察时间 短,不是大宗病例统计,故效果分析不够精确。 综上,鉴于低增生性、复发、难治白血病、高危MDS、MDS 转化、及老年患者的治疗十分棘手,CAG方案在患者的化疗 耐受性、依从性、化疗效果及合并症方面,明显优于标准方 血,轻度肝功能损害,脱发及水肿。 2.2缓解情况34例患者中17例(10例初治患者,7例复 发难治者)CAG方案化疗1个疗程达CR,CR率50%;23例 初治患者11例达CR,CR率为46.1%,另11例复发、难治及 MDS—AL患者6例达CR,2例达PR,3例达NR,CR率为 57.14%,总有效率为71.4%。年龄>65岁患者CR率25%, 年龄<65岁患者CR率66.7%,有效率75%,12例预后不良 核型患者,CR率25%,22例中间核型患者CR率73%,有效 率71.7%。 案,为一个疗效肯定的方法,值得大宗类似病例借鉴应用。 同时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评估。 参考文献 [1]Yan ada K Furusaw a S Sa ito K,et a1.concuement use of ̄-anu keyte colony—stin U lating factor W itll low-dose cytosine arab inoside 2.3预后及随访34例患者中随访时间为(12~19)个月, and aclarub in for previously treated acute m yelogenous leuken in 23例初始患者,11例经CAG方案化疗达CR后,按期巩固治 疗,均未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截止随访结束时此11例患者 A pibt study.Leuken in,1995,9(1):10-14. [2]Wul,LiX,Su I,et a1.Effect of kw—dose cytrab aine han ohar ring- ton—ine and granubcyte colony-stin dating factor pTin ing regrmen O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from myelodysp lastic syndrum e.Leuk 仍为CR,最长随访时间为19个月。其余12例患者未达CR, 仍处于观察中。复发难治性11例患者,6例化疗达CR,其中 1例为M2,1例为M1,均为第二次复发,4例复发ALL患者, 1例为移植后复发患者,其余3例MDS-ALL复发患者,CAG 诱导达缓解,观察随访2个月,目前仍处于缓解期。 3讨论 Lymphan a,2009,50(9):1461・1467. [3]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22・123。132—133,157—160. [4] 第二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研讨会纪要.13白血病诊断白血病 淋巴瘤.2000,9(1):63. 本组34例患者总有效率56%,CR率50%,PR率6%, 细菌性痢疾80例临床治疗 王翠霞 【摘要】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常。结论选取临床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 细菌性痢疾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症状消失,粪培养转为阴性,粪常规结果正 采取病原治疗、对症治疗,综合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做好传染源的管理。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对症治疗;病原治疗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 急性菌痢2周左右可痊愈,治疗及时且合理者预后好。慢性 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 3讨论 为畏寒、高热、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严 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选取临床2010 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细菌性痢疾患者80例临床治疗 满意,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夏秋季最常见的急性肠道传 染病,由痢疾杆菌引起。痢疾杆菌从粪便排出,通过手、生活 接触、苍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细菌经口侵入人体,在胃 内未被胃酸杀灭则进入肠道。由于肠黏膜的防御机能可阻 1.1一般资料本组8O例细菌性痢疾患者,其中男58例, 22例;年龄1个月~58岁,平均31岁;临床诊断符合急性细 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并经粪便检查。均有里急后重感, 发热55例,腹痛65例,脓血样便65例,水样粘液便15例。 发病原因:与菌痢患者接触81例,不洁饮食34例。 1.2治疗方法急性疾病症状明显的患者必须卧床休息, 忌疲劳。喹诺酮类是目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首选药物。病 重或口服吸收不良时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中毒型 细菌性痢疾选用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或选用头孢菌素,亦 可两类药物联合应用。慢性细菌性痢疾应根据药敏试验选 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高热患者可用退热药物或物理 降温;腹痛剧烈者给予解痉药如阿托品;中毒性菌痢采取抗 休克、脱水降颅压,防止呼吸衰竭等对症处理。 2结果 止细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吸附而使之不发病。当免疫力 低下或细菌数量多时,则细菌借菌毛作用黏附于肠黏膜上皮 细胞,侵入并在其中繁殖,而后侵入固有层继续繁殖,引起肠 黏膜的炎症反应,出现坏死、溃疡而发生腹痛、腹泻和脓血 便 。痢疾杆菌可释放内、外毒素,其外毒素与引起肠道症 状及神经系统症状有关。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加之特异体质 对内毒素呈现强烈的过敏反应,可能是中毒性痢疾的发病机 制。此时血中儿茶酚胺等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致全身小 血管痉挛而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出现感染性休克、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DIC)、脑水肿甚至脑疝,引起昏迷、抽搐及呼吸 衰竭。菌痢多发于夏季,患者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患者接触 史。急性菌痢临床表现为急起发热、腹泻、腹痛、脓血便或黏 液便及里急后重,左下腹部压痛。慢性菌痢患者有急性菌痢 病史,病情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中毒性菌痢以儿童 多见,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呼吸、循环衰竭。起病时可 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盐水灌肠或肛拭子取便行粪便检 所有患者症状消失,粪培养转为阴性,粪常规结果正常。 作者单位:163413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铁人医院 中国现代药物麻用2o13年7月第7卷第l4期Clain J Nod Drug Ann1,]ul 2013,Vo1.7,No.14 ・61・ 查方可诊断。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检出志贺菌。 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脑水肿 。 急性菌痢症状明显的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忌疲劳。按照 慢性菌痢应采取以抗菌治疗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调节 消化道传染病隔离。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忌 肠道功能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病原治疗选患者未用过的 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少进乳制品、蔗糖、豆制品 或急性期用之有效的抗菌药物,最好根据粪便培养药敏试验 等易产气和增加腹胀的饮食。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 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疗 衡,高热、呕吐、失水者可根据病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 。 程需适当延长,每1疗程10—14 d,一般2~3疗程。避免过 中毒性菌痢病情较凶险,变化迅速,故必须密切观察病 度劳累及情绪紧张,生活要有规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进 情变化,如意识状态、脉搏、血压、呼吸及瞳孔变化,应早期诊 食易消化、富营养、少刺激性的食物,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 断及时采取综合抢救措施。病原治疗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性食物。积极治疗胃肠道慢性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体弱 静脉滴注。高热患者应积极给予物理降温,可以降低氧耗或 者可用免疫调节剂。 减轻脑水肿,必要时给予退热药。扩充血容量,早期快速静 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输注平衡盐液,尽可能在数小时内 参考文献 改善微循环。待休克好转后则继续静脉输液维持。全日补 [1] 郭海涛,刘则宗.环丙沙星治疗细菌性痢疾59例疗效分析.中 液量及成分应根据患者心、肺功能和尿量而定;改善微循环 国当代医药,2010,18:60. 障碍,本病为高阻低排性休克,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山 【2] 陈静静.氨曲南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莨菪碱(654-2)解除微血管痉挛,纠正酸中毒,保护重要器官 ・医学专业,2012,17:179. 功能,有心功能不全者,可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脑微循环,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 临床观察 童师雯 【摘要】 目的探讨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实行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同期的2o例肝部分切除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 1—4 d胃肠减压液量、5—7 d日均进食量、并发症、腹泻和腹胀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 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术后5—7 d Et均进食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1—4 d胃肠减压液量、腹泻、腹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消化功能。 【关键词】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肝功能 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营养支持对恢复术后肝功能, 外营养从患者术后24 h开始,将所有营养素混和配入三升 降低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肠内联合肠外营养 袋,经右锁骨下静脉或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方法输 治疗的应用受到广泛重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 注,连续4 d。EN支持患者从预置鼻空肠营养管中加温滴人 2012年1月-2012年l2月对20例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进行 生理盐水500 ml,无胃肠反应于术后24 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现报道如下。 制剂持续输注,如瑞先30keal/(kg・d),速度从20 ml/h开始 1资料与方法 ’ 逐步过渡到100 mVh,术后第1天给半量,第2天开始给全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肝 量,16—20 h内输注完毕,连续4 d。对照组:术后24 h开始 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1例,女9 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热量为104.6 10(25kea1)/(kg・d),氮量 例,年龄24—69岁,平均(52.1±4.6)岁;手术时间平均 0.16 g/(kg・d),连续4 d。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 (166.2 -444.2)min;肛门阻断时间平均(12.5 4-4.3)rain。同 —4 d胃肠减压液量、5~7 d Et均进食量、感染、腹泻和腹胀 时选取20例肝部分切除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为对 的情况。 照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6~72岁,平均(54.1± 1.3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 4.8)岁;手术时间平均(165.2±44.5)min;肛门阻断时间平 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 均(12.8-i-4.6)min。两组在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和肛门阻 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治疗方法患者均按热量104.6kJ(25kca1)/( ・d) 2.1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进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 和氮量0.16 r,/(kg・d)标准进行营养支持 。观察组:PN 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术后5—7 d日均进食量多于对 按热量75.3kJ(18kea1)/(kg・d),氮量0.12 g/(kg・d),肠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胃肠减压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作者单位: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