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24956 第27卷第4期2010年4月 CN11一Z034/T Vo1.27 No.4 Apr.2010 当前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史作安,李宪利,钟 杰,张玉红,郭建敏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泰安 271018) 摘要:对当前农林学科实践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农林专业的教学实践,提 出了整合学科实验室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 实 … 验咖 m p 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4956(2010)04—0111一O4 技 术 与 d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countermeasures Shi Zuoan,Li Xianli,Zhong Jie,Zhang Yuhong,Guo Jianmin (State Agri—bi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理鲫管№ m Shang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jor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t universities.Based O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teaching experience of Shangd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i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sharing laboratory resources,improv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dition, updating contents and perfecting syste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 and strengthening experimental teach— ing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pecialty;practice teaching;countermeasure 1 农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林高校的建设成就 表1 我国部分农业大学的学科建设及发展方向 学校 学科建设及发展方向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飞速发展和几代人努 中国农业大学 根据现有农学门类以及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综 合优势,综合发展理、工、文、法、经、管等学科。 力,特别是通过近lo多年的建设,我国农林高校整体 办学实力发展迅速,促进了学科结构的优化和办学水 平的提升口j。 1.1.1 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改善 南京农业大学 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 管、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 以农科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 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 我国高校所需建设经费采取国家、部门、地方和 学校共同筹集的方式解决,各高校通过国家级和省 级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建设等各种渠道筹集经费,配置了一大批先进的 西北农林科技 以农、林、水学科为主,综合发展农、理、工、经, 大学 管、法等学科。 华南农业大学 以农为主,农工、农理、农文、农经相结合,各学 科交叉渗透。 设备,集聚了丰富的资源,确立了各自的办学优势, 见表1 E2]。 收稿日期:2009-06—26 沈阳农业大学 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实现农、理、工、经、 管等学科和谐发展。 1.1.2 师资队伍实力增强 基金项目:农业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史作安(1962一),男,山东省郓城县人,学士,高级实验师,国 教育部先后推出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学 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引入、培养了一大批中 青年学术骨干,建设造就了一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 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专业骨干,见表2 ]。 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仪器设备和实验教 学管理与研究. E-mail:zashi@sdau.edu.cn 合 科 林 药 范 洲 综 工 农 医 师 112 实验类 类 类 类 类 L L L L L 1.1.3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技术与管理 表2 2007年国内4所重点农业大学两院院士 按年龄分布 单位:人 n ∞ ∞ 高校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开 展学科前沿研究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 M 捣 ¨ & 显提高,科研经费明显增长,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方面 成果卓著,高校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见 一 一 堋 C: 表3。 ∞ ∞ 吼 ∞ ∞ ∞ 表3 2003年各类高校科技活动能力的比较 L 互 . 项目 颈| 经费 页元{ 专著 { 论文 鬣i ∞ 获奖成果 颐f 船 技术转让 赎{ 知识产权 颐{ 出售专利 颐| 0.004 科研人员总数 平 船 船 U 0.O06 A O.000 1 ∞ 9 3 ∞ 4 3 叽 0 0.O01 0.O01 注:1.表中数据由2004年《中国教育年鉴》的有关数据计算得出;2.表中除科研人员总数为各类大学参与当年科研项目的总人数以外,其余都 船 ∞ 是人均数;3.表中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数,“A”的准确数据是0.4×10。。 ¨ c; 1.2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仪器设备数量总体不足, 先进仪器设备偏少 1.2.3 新形势下影响专业实践教学的不利因素过多, 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不够 在“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总 体要求下,专业课时数、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数大幅减 少;根据教育规律,专业课实践教学开课时间大都安排 农林专业实践教学经费长期投入不足,随着招生 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课程、 实验项目等逐年增加,需要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和增加, 经费的投入跟不上规模的扩大;对实验、实践教学的重 5n彻 8 叽 6 "娜 8 O¨㈨ : 选调生和找工作等各类活动严重冲击正常教学进程; 化、教学成绩评定标准模糊,导致教师投入教学研究的 精力不够等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在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准备考研究生、考公务员、争取 视,弹性学制与学分制实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不 断开出以及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仪器设备 的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尤其是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购置的仪器设备功能和性能限制了实验内容 的完整性和新实验项目的开出,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 重科研、轻教学,高校内部分配政策中科研成绩指标量 2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分,是 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全 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 1.2.2 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比理论教学相对落后,不适 应新时期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1998年,国家教委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 面掌握理论知识、锻炼科学思维、培养应用能力和孕育 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l4]。 现在的1级本科专业多数由原来的多个2级学科合并 2.1 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学科实验室资 源。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而来,合并后实践教学课程未能在1级学科层面上实 现有机整合,未能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实现教学资源配置集约化, 由于教学条件的制约,提高型、研究型实验比例不 高,实验项目内容主要是沿袭过去2级学科实验教学 的核心内容,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科学研究和产业化 发展的先进技术成果,不利于彰显办学特色,不适应经 济社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从实验室条件、实习条件等多方面提高实验教学保障 能力。 2.1.1 以专业课程为主线,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盘 活实验资源 2003年我校将农林类分散的33个实验室,重组 史作安,等:当前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13 为10个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管理,所承担的实 验人时数从2004年的97万提高到2008年的161 案,提高了实践教学比重,与2004年相比2008年实践 教学的学分增加33 ,整合并单独开设实验课程,更 万,满足了规模急剧扩张后实验教学的需要。理顺 校区布局,根据学校的发展变化,2005年一2O08年3 次调整校区学科布局,盘活了校区各类教学资源。 2.1.2 加大对农林学科专业的投资,改善实践教学 条件 新实验内容,提高型、设计性实验项目增加28%。 坚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近年来,承 担教学研究课题31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6项、其 他19项。获各级教学奖励26项,其中“高等农业本科 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0年获国家教学 近年来,学校及政府投入近亿元,吸纳社会投资 1000多万元,购置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毛细管电 成果一等奖(参加)、“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与实践”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四位一体教 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 二等奖 。 2.2.2 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完善课程体系 泳仪等一批达到21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 和设施;实施了“三园”(学生实习实践园、教师科学试 验园、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育人工程,在校内建设了 100 hm 现代化教学基地,建成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的1O个农林学科实验站园;显著改善了农林学科实践 教学条件,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科技含量。 2.2 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产业应用实际,完善课程 体系 坚持学科与专业建设有机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生 物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林专业,支持和鼓励优势学科 申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 目,形成了一批农科类优势专业和课程。“农学”等4 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普通园艺学等4门课 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农业生物学”等2个实验 教学中心被列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2.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比重 加强实践教学研究,以教学目标设计特色化为先 导、教学平台建设标准化为重点,主动适应新时期对人 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 为其他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起到了带动示 范作用(见图1)。 园■实践学分 实验人时数 口提高型、创新型项目 口同家级精品课程 ●圈2004生 国家级特色专业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图1 2004与2008年实践教学情况对比 2.2.3彰显农林专业实践教学特色,为学生提供科技 创新平台 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提高了就业率 和考研率。本科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 左右;考取 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2008年比2004年提高87%; 彰显农林专业实践教学特色,设立“大学生科研基 金”,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SRT)和课外实践计划 (SERP);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山东省各种创新 大赛活动,丰富了实践教学内涵。 2006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创业 考取国家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人数提 高124 。 2.3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 内部分配政策 计划竞赛等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一等 奖2项、二等奖4项、山东省一等奖19项、二等奖9 项。自主创业学生人数比例由不足1 提高到 近4 。 认真调查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办学中的新特点、新 问题,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从师生利益出发,从社会发 展大局出发,寻求合理地解决途径,切实提高师生教与 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_6 。 2.3.1调整教学计划,为学生考研、就业提供支持 我校园艺2004级本科学生谢思惠,在2007年中 央电视台“诺基亚杯”全国大学生致富创意大赛中,成 为全国8强之一,获全国二等奖,是唯一在校生获奖 选手。 扩招后每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约500万人,就业压 力巨大,高年级学生的合理需求应当重视。专业培养 计划从时间上应尽量空出大学4年级第1学期的后2 114 实验技术与管理 个月,以便学生复习准备研究生升学考试和各类就业 考试;从教学内容上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 新研究成果的能力,使农林专业实验教学能随着现代 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而提高,意义深远;深化实 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是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学管 课程要求的弹性,提高学生选学自主性。 我校农林类专业实验教学试行弹性学分制,大型、 学时数高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分为了解和掌握 理,提高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 2个层次,学分值不同,学生自主选择和确定实验项目 关键 。 及其层次要求,课程的总体学分值符合要求即可。 2.3.2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研究和实施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的积极性 [1]王孙禺,孔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水平大学及其重点学科建设 强化了校、院教授委员会的职能,提高了教学管理 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4):卜6. 的民主化水平。实行教师竞争选择课程和承担教学任 [2]邓克英.农业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发展现状与建设对策[J].高等农业 务,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的“双选”机制。设立教学 教育,2007(1O):43-46. 工作量和教学质量津贴,解决了“上多上少一个样,上好 [3]王荣花,丁勤.园艺学科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性的探索 上差一个样”的问题。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质量评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43—1444. 比奖励制度,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考试方式改革等方 [4]董丽萍,刘宇.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 面赋予教师更多自主权,激发了教师积极性。相比2004 技术与管理,2007,24(9):121—124. 年,农科专业教师新开和改进课程门数增加62.5 ,开 Es]周林,陈雨海,孙建迎,等.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四位一体”教学管 出优质选修课门数增加1lO ,课程总学时数增加 理改革E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0(1):123—125. 52.7 ;教授每学年承担教学工作量增加65 。 E6]李淑红,王京仁,王文龙,等.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 3展望与讨论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30—132. [7]韦化,秦刚年.地方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33. 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增强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最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67—7O. (上接第110页) 频电路工程的整体观,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倡导多层面 工具、少量经费以及实践场地,实行过程化管理,期末 的实验教学;传达以人为本的人文教学,因材施教,激 由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验收,合格的颁发证书。这项 励创新;搭建多形式的实验开放平台,为高等教育在不 教学改革措施既为各层次电子设计竞赛选拔人才做了 同层次的高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作出有益的 准备,也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实践创新热情,许多创新思 尝试。 想的火花得以闪耀。课余时间常常看到他们投身于实 验室或图书馆,在学生中树立了一种认真学习、埋头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践的良好风气;针对研究型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师 [1]朱昌平,黄波,沈金荣,等.现代电子创新实验中心的建设与探索 科研项目。在毕业设计环节以外,吸纳特别优秀的学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5 7. 生加入到教师科研工作室,承担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使 E2]毛晋昌,崔玉芹.电子实验中心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设想[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1-4. 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培养,拓宽知识视野,加强创新锻 [3]朱昌平,郭铁铮,刘银恩,等.如何使学生学好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 炼,增强工作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或走向工作岗 程的实践_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1):109—112. 位奠定坚实基础。从多年的毕业生去向来看,经过教 [4]朱昌平,黄波,朱陈松,等.通过“三层次实验”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 师研究室熏陶的学生或进入国家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F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7):5-8. 或被国内外知名企业录用。实践表明,开放性实验教 [5]朱昌平,王瑞华,朱陈松,等.“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办 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08—1I1. 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E6]朱昌平,刘银恩,高远,等.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的“五环” 3 结束语 过程管理办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8):7-9. [73朱昌平,朱陈松,路龙惠,等.“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践“七环”过程 高频电路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强化学生对高 管理办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