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语文 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 命题作文“突围”写作导引

来源:二三娱乐
word

命题作文“突围〞写作导引

[金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

你对“突围〞有什么经历、体验或者看法?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在你的视野X围内,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有什么“围〞需要“突〞?你为什么要“突围〞呢?你认为怎样才能成功“突围〞?如果成功“突围〞了会怎么样?如果“突围〞未遂又如何呢?想清楚了这些问题,考生就可以很快立意构思,选材作文了。

“突围〞是指突破包围。“突围〞的反面是保守、封闭、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突〞是“突破〞,有主动含义,应为意识到被“围〞后主动的“突破〞。显然,这里的“围〞不是一个实指,而是一个喻指,喻指的内容非常广泛。客观上指阻碍人们前行的事物、不良的习惯、陈旧的传统、僵化的思想、世俗的束缚等;主观上指容易让人们产生懈怠、依赖、不思进取心理,从而阻碍人们前行的事物,如舒适的生活、过于优越的环境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围〞,你的情感可能是你的“围〞,你的事业可能是你的“围〞,你的环境可能是你的“围〞,等等。

1 / 8

word

要想成功“突围〞,需要胆识、智慧、行动、持之以恒、合作等。成功“突围〞后,应达到心灵、自然、社会的和谐、美好。如果“突围〞未遂也不必沮丧,至少我们追求过,也享受了过程。

建议考生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个性化的体验、认识。只有具有人文的大视野,有思想高境界的文章才能出类拔萃。

[相关素材]

1.胸怀博大的人,不太容易为痛苦所缠绕;心胸狭小的人,会常常为痛苦所折磨。

——汪国真

2.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

3.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拓荒者,永远是不朽的。

——[日本]武者小路实笃

4.钱理群先生先后对20多届北大学生讲解过鲁迅。鲁迅不是钱先生的一门课程,而是他的事业,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著作《我的精神自传》本意是要写成80年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研究性作品,钱先生希望能说清楚自己。但直到本书最后,仍有不少“新的困惑〞和“悖论〞一类的字句:“我突然发现,自己立场的复杂、模糊与难以言说。〞显然,钱先生的精神突围

2 / 8

word

仍未成功。他承认没有走出鲁迅的阴影,也证实了他的精神困境。他真诚地向人们诉说了他的精神困惑。他虽然认识到“我正是由这样的提醒,发现自身思考视野的狭窄:我们这一代人要真正走出自我封闭,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但新的困惑总让他止步不前,最终没有走出自我封闭。

[佳作展示一]

突 围

□时嘉姝

这年头,在很多人眼里,专家成了“砖家〞,即专门忽悠人的家伙;而教授那么成了“叫兽〞。如今,知识分子频频“中枪〞,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知识分子露脸太多,走明星路线,是他们“中枪〞的“物质基础〞;知识分子内心浮躁,离学术之城越来越远,是其“内在原因〞。因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再度“突围〞,重新回到学术的“围城〞中去。

中国自古便是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国家,前贤有孔孟老庄,他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许多文人学者沉醉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清高自守。正是这份清高自守,使他们可立于尘世而不被遮蔽耳目,从而保持自我,坚守操行,从而思索宇宙,探求本心。

到了近现代,随着国门大开,知识分子呼吸到围墙外的新鲜空气,历经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某某整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人性论〞争鸣等,终于一次次地打通了那堵围墙,突围成功。毫无疑问,这样的突围是值得肯定的,是振奋人心的,因为他们走出了象牙之塔,冲破了种种旧思想的桎

3 / 8

word

梏,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为中国学术开拓了新天地。在这场突围中,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郭沫假设、丁玲、王元化等人彪炳史册。

然而,时至今日,知识分子却逐渐蜕变成一个个职业明星。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的王立群、易中天、阎崇年、于丹、钱文忠频频露脸,戏说历史,娱乐大众。不少专家学者的文凭来自“克莱登大学〞,故宫锦旗“‘撼’卫〞不住学术的脸面……丢掉了知识分子那“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得住寂寞之魂!

鉴于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抛却心中那份浮躁,重回学术围城,找回心中那方净土。

是的,我同意大学就应当是永远的“象牙塔〞,无形的围墙将它与世俗隔离,使它不被名利之风吹及。如此,便会少些无聊的争斗、论文抄袭、文凭造假之类的下作。

是的,我同意学术界应当是一方净土,研究是基于自己的专业追求,是为学术而做学术,是陈省身的“数学好玩〞,是远离名缰利锁。

是的,我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有一份清高。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不垂涎世人汲汲的名利;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以一颗沉静的、对科学几乎虔诚的心,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我热切期盼着知识分子的再度“突围〞,重回“象牙塔〞,再开学术之花——远离名缰利锁的学术之花。

模拟评分

4 / 8

word

内容:作者放眼学术界,写知识分子,观照历史,关注现实,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见识。本文内容丰富,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某某整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人性论〞争鸣,再到“百家讲坛〞,到论文抄袭、假文凭等事件,古今比照,展现了作者视野之广,积淀之厚。故本项评20分。

表达:本文以说理见长,叙例文字相当简练,分析文字相当深刻,对学术界种种败相的烛照,对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剖析,鞭辟入里,入骨三分。故本项评18分。

发展等级:本文的行文概括性强,文字老到。“这年头〞“时至今日〞“鉴于此〞等议论性文字,特别是铺陈而来的三个“是的〞领起的段落,文采斐然,思想深刻。故本项评20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20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20分=58分。

[佳作展示二]

突 围

□钱 蓉

“啪——〞父亲一巴掌打在了我的脸上,我与父亲之间的那堵墙再一次被加固,牢固得不可动摇。

窗外,恼人的蝉鸣蛙叫声阵阵传来。

仅仅因为我没有达到预定的考试目标,还为自己辩解了几句,就受到这样的“礼遇〞吗?一路沉

5 / 8

word

默着,我与父亲终于到了学校。大门口,我与他之间少了往日的嘱咐与告别,但是我能够感觉到他的视线在我的身上定格,我坚持着没有回头,因为那堵墙的存在。可是,泪水还是模糊了我的视线,流到了嘴角,咸咸的。心在痛,似乎又多出了一道伤口。

日升日落,又到了放假的日子。窗外,仍旧是蝉鸣蛙叫。

我背着书包,踱着步子走在回家路上,心中暗暗发慌。不经意间回头,看见一个人站在路旁,踮着脚,伸着头。他还是来接我了。他跑过来,伸出手,可是我身子一侧,闪开了。用余光,我看到了他脸上还未绽放又迅速凝固的笑容。心中又是一阵疼痛,似乎墙上又多了几道裂缝。

他跟在我身后,小心翼翼的,什么话也没有说。又是寂静,静得我不知所措,静得我可以清楚地听到他的脚步声,静得我可以清楚地听到他的呼吸声,静得我可以清楚地听到我心中的墙裂开的声音。

坐在他的车后座上,他没有说话,我也缄默不言。忽然间,我想找点话和他说说,虽然那堵墙仍在。

“孩子,还在生气啊?〞他首先打破了沉默。我没有答话,不是我不想说,而是我不知道说什么好。终于,我伸手抱住了父亲。这是一个久违的举动。我明显地感觉到父亲颤抖了一下。父亲用他的大手裹住了我的小手,那温暖可以融化世界上所有的冰川;那关爱可以化解世界上所有的隔阂;那力量可以摧毁世界上所有的“围墙〞。贴在父亲的脊背上,我才发现父亲的脊背不复挺直,似乎生活的重压在他的脊背上留下了痕迹。

外面,还是蝉鸣蛙叫,可是我觉得非常悦耳,因为我的心不再烦躁。

6 / 8

word

模拟评分

内容:本文借助父女之间感情的转变表达了两代人之间的体谅、理解。开篇的“一巴掌〞,让情节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开,给读者以强烈的阅读期待。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得知了原委;随着故事的发展,父女矛盾渐渐地化解了。最后,云开日出,父女之爱成功“突围〞。因为叙写到位,这样的曲折显得自然,不做作。故本项评18分。

表达:从本文开头“牢固得不可动摇〞的后置句,中间的“静得……静得……静得……静得……〞等排比句可以看出作者不错的文字功底。另外,本文的环境描写在渲染气氛、塑造人物等方面很出色。如“恼人的蝉鸣蛙叫〞与“仍旧是蝉鸣蛙叫〞以及“还是蝉鸣蛙叫〞形成了呼应,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境。故本项评19分。

发展等级:本文语言清新,叙写与抒情相结合。文章在立意上似乎缺少新意,但在叙写中,作者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语言有文采、有个性的长处,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自然流畅。故本项评17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7分=54分。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一份闲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坚守一份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坚守一份关怀;托尔斯泰高龄出走,坚守一份朴素的心灵,平民的情感;基督耶稣,被缚十字架,坚守为世人赎罪的初衷。

7 / 8

word

请以“坚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何谓“坚守〞?不顾攻击、危险或任务的艰难,具有坚持做某件事的理想或信念。“坚守〞什么?可以是具体的,如阵地、岗位之类;可以是抽象的,如承诺、底线、信念、理想、人格、高贵、正直、宁静等。“坚守〞如何?不“坚守〞又会怎样?是不是总要“坚守〞?把这些问题想透了,完成一篇高水平的文章就有了思想和结构基础。古老的中华文明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东西;纷繁的社会现实中,有不少发人深省的事件。“坚守〞可以作为两者的“交合点〞。在写作时,一方面考生在素材选择上注意时新素材与经典素材都要有,用纵线来结构文章,表达“坚守〞的主题;另一方面考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行文。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