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树梢(shāo) 玫瑰(gui) B. 富饶(ráo) 装载(zài)
C. 脑袋(dɑi) 海滨(bīn)
D. 胳臂(bì) 浸入(jìn)
下列四组字中不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 请 情 清 晴 B. 林 鲫 鲨 鲍
C. 螃 蝌 蚪 吱
D. 妈 蚂 吗 骂
读拼音,写词语。
yáo yuǎn( ) bǎo kù( ) huā tán( ) yú mín ( ) dǎ gǔ ( ) 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舌 ____( ) 见 ____( ) 欠 ____( ) 戋 ____( 舌 ____( ) 见 ____( ) 欠 ____( ) 戋 ____( 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②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1)海水有深有浅。( ) (2)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 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封闭。 ②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西。 (1)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
(2)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物产 ( )的山河 ( )的条纹 ( )的天空 ( )的海洋 ( )的宝库 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各( )各( ) ( )( )摇摇 成群( )( ) ( )( )辈辈 ( )光( ) 瑰丽( )( ) (1)霞光把天空映得_____________,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景。 (2)_____________的蜜蜂在花丛中飞上飞下,忙个不停。 判断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
(1)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试卷第1页,共4页
) ) )
(3)松鼠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
(4)在清澈的池水里,它们一会儿钻圈,一会儿顶球,一会儿又突然跃出水面……(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用加下划线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乘坐小船,看到了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和波澜壮阔的楚江水,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览西湖时,导游告诉我们西湖又叫“西子湖”,由此我想起了苏轼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第六单元的学习,完成填空。
(1)西沙群岛_________、_________,是个可爱的地方。 (2)海滨小城又_________又_________。
(3)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____________,也是一座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
一位旅行家向海涅说起他发现的一个小岛时,突然说道:“你猜猜看,这个小岛上有什么现象最使我感到惊奇?”“什么现象?”旅行家神秘一笑:“小岛上竟没有犹太人和驴子!”作为犹太人的海涅不动声色地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以内) 读选段,完成练习。
《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段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 )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 )身上长满了刺( )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0.在短文的括号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 )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 )身上长满了
试卷第2页,共4页
刺( )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0.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读文中画“——”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
A. 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B. 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但并不真是鱼和水各占一半,这是一
种夸张的写法。 课外阅读。
杭州旅游景点之一:西湖
来杭州旅游的没有不去西湖的。
晴好天气的西湖总是繁花似锦。花红柳绿的苏堤人来人往,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池阵阵香气宜人,虎跑泉边泉水叮咚,取水泡茶再惬意不过,时不时地一辆红色的自行车从街道或山路边飞驰而过,带着这个旅游城市所特有的活力。
阴雨天气的西湖却又是另一番风情,如铺展开的画卷,连绵的风雨将山水堤桥都染上一层晕开的淡墨。断桥上撑伞而望的身影仿佛是等着许仙的白娘子,雷峰塔衬着湖面的光色如传说般神秘。 0.找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当读到“晴好天气的西湖总是繁花似锦”“阴雨天气的西湖却又是另一番风情”时,我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0.诗句( )描写的是文中“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池阵阵香气宜人”的情景。
A. 接天莲叶无穷碧
B. 小荷才露尖尖角
0.下列属于杭州西湖著名景点的是( )。
A. 迎客松
B. 雷峰塔
C. 天坛
D. 昆明湖
习作。
题目:________的家乡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补上“可爱”“美丽”“富饶”等;②突出家乡的特点;③要有一定的条理。
试卷第3页,共4页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认读能力。 【解答】D. 胳臂应该读“bei”。 2、【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对形声字的辨析能力。
【解答】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A.是形声字。B.林:不是形声字。C.是形声字。D.是形声字。 3、【答案】示例:遥远 宝库 花坛 渔民 打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遥、库、坛、鼓”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4、【答案】示例:刮 刮风 视 电视 饮 饮水 线 线条 乱 杂乱 现 出现 软 柔软 浅 深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造字、组词能力。
【解答】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加减变新字,并组词。所以,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字词记扎实。 5、【答案】① ②
【分析】本题考查对多义字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解答】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1)“海水深”是说从海平面到海底的距离大。(2)“夜深了”是说距离夜晚开始已经很久了,时间很晚了。 6、【答案】② ①
【分析】本题考查对多义字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解答】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1)“一封”中“封”作量词,常用来形容信件等。(2)本句中的“封”作动词,意思是枝叶把森林封闭起来了。 7、【答案】丰富 壮美 彩色 蔚蓝 一望无际 巨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搭配的掌握。
【解答】“的”前面的修饰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
答案第1页,共5页
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的+名词。
8、【答案】种 样 飘 飘 结 队 祖 祖 五 十 无 比 (1)瑰丽无比 (2)成群结队 【分析】考查了词语的补写及运用能力。
【解答】做此类的题目,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选词填空,注意要根据语境和词语的意思来选择。
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飘飘摇摇:指物体在空中随风漂浮摇动。
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后来也比喻团结一致。 祖祖辈辈:世世代代。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瑰丽无比:非常美丽,无与伦比。
9、【答案】夸张 比喻 拟人 排比 【分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辨析。
【解答】(1)本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鱼多。(2)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兴安岭”比作“花园”和“宝库”。(3)本句中“散步”是人才能发出的动作,这里说“松鼠散步”,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4)本句中三个“一会儿”连用,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0、 (2) (3)【答案】(1)海滩上有贝壳。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示例: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要更加努力,更加认真。 【分析】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的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即可。要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2)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言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3)首先需要对词语的含义有所了解,然后再进行造句,造的句子语句要通顺,逻辑要合理。 11、【答案】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和理解。
【解答】根据题中的“天门山”、“楚江”、“李白”等关键词可知,横线上要填的是“天门中
答案第2页,共5页
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 12、【答案】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和理解。
【解答】选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湖指杭州西湖,西子是指美女西施。将西湖喻为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非常的漂亮怡人。形容西湖的湖光山色美艳迷人。
13、【答案】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美丽 整洁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识记能力。
【解答】(1)出自《富饶的西沙群岛》,原句: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出自《海滨小城》,原句: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3)出自《美丽的小兴安岭》,原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4、【答案】示例:如果真是那样,我和你到小岛上走一趟,就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了! 【分析】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注意结合所给的材料,补充完整、有层次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解答】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有话可说,说话时要注意有条理,内容要具体。 15、
(1)【答案】 ; ; , ; , , 。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解答】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确定。 (2)【答案】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的赏析。
【解答】段落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整段中心意思的句子。捕捉中心句,首先要熟读段落,仔细分析段内句子之间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 (3)【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答案第3页,共5页
【解答】对于课文词句的理解、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很多词句都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可以选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16、
(1)【答案】晴好天气的西湖总是繁花似锦。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的赏析。
【解答】段落的中心句是指能概括整段中心意思的句子。捕捉中心句,首先要熟读段落,仔细分析段内句子之间的关系,明确全段的中心意思,判断本段是否有中心句。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苏堤、荷花池、虎跑泉来体现晴好天气的西湖的繁花似锦。故第一句是该段的中心句。
(2)【答案】示例: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分析】本题考查拓展积累能力。
【解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的意思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正是文章中的这两句“晴好天气的西湖总是繁花似锦”“阴雨天气的西湖却又是另一番风情”。 (3)【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运用能力。
【解答】A.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思是: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B.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思是: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因此本题选择A。 (4)【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拓展积累能力。
【解答】A.迎客松是安徽黄山风景区的著名景点。B.雷峰塔是杭州西湖著名景点。C.天坛是北京著名景点。D.昆明湖是北京颐和园的著名景点。所以本题选择B。 17、【答案】范文:
美丽的家乡
家乡的山高大无比,家乡的水清澈见底,家乡的人勤劳朴实,这就是我那美丽无比的家乡。
我家后方有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条青龙卧在那边;又像一位高耸入云的巨人在保卫我的家乡;还像一个士兵笔直的站在那儿。山里那茂密的树林密密层层,像一个绿化林呈现在眼前。山顶尖如磐石,矗立在那儿,可真壮观!
家乡不仅有峰峦叠嶂的山和茂密的树林,而且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水。远处的小溪又
答案第4页,共5页
浅又清,清的能看见溪底的小石子,能看见枯叶和水草……每当清晨时,水面泛起层层波纹,上方飘着袅袅晨雾,看起来令人心旷神怡。
家乡的水很清很清,可人也很美。每当秋季来临,农民伯伯就要去采摘水果,那里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看着那农民伯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我想起了一个称赞他们的词——勤劳。每当路人经过家乡的人会毫不客气地送给让他们水果,让他们喜欢这里,尝尝属于这里的味道。
家乡那潺潺流水很美,那壮丽的山峦很美,那好客朴实的人们更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解答】这是一篇典型的半命题作文,写作时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材料,想一想你的家乡最吸引你的是什么。②根据要写的内容,补全题目。③按一定的顺序写,把最吸引你的地方写详细。④语句要通顺、流畅,字体要工整、规范,卷面要干净、整洁。
答案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