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课《尊重自己》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二三娱乐


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第2分题)(总第2课)

《尊重自己》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1.课题分析

本单元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一“我的健康成长”第2条“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愿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第5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能够尊重、宽容他人,并能与自我进行对话在反思自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健康成长。

第一分题“学会尊重”包括“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三个教学课题。

第一个话题“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其中很多人是值得尊重的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

第二个话题“尊重自己”,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了解、掌握尊重自己的方法,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培养自信心。

第三个话题“尊重他人”,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尊重他人不仅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

三个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且层层递进升华,先让学生在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当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延伸到学会尊重自己以及如何尊重他人,并落实到实处,做到知行合一。进一步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继承和发扬,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已经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生活,其中,“尊重”是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理应学习并发展的基本品质,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学生们在上一个话题中已经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尊重他人既是道德、法律的要求,也是个人修养和价值观的体现。本课话题自尊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及体验,是自我中的情感部分。自尊的发展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随着四年级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水平的提升,其自尊意识较低年级阶段有了很大发展。老师的夸奖、同学的赞扬、他人的尊重,会令他们得到极大的鼓舞和满足。同时,由于他们的自我评价还不稳定,其自尊感也显得比较脆弱,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自我贬低,有的学生会对他人的批评耿耿于怀,有的学生会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来获得关注……这时候,学生需要得到思想和行为上的指导,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尊,知道可以通过哪些合适的方式得到尊重。童年是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抹上自尊自爱的底色,有益于他们一生的发展。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学生自己的良好情感,自尊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能力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在行动中尊重自己。

知识目标:了解尊重自己的意义和主要表现,学会尊重自己。

4.图文说明

教材4-7页共有四幅图:

第一幅:活动园,通过刘菲的事例,呈现了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缺乏自信、片面地看待自己、自我贬低的现象。主持人的提回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不相信自己的行为是不尊重自已的表现。活动最后请学生开导刘菲,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刘菲的那些做法和想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的方法,借此梳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懂得尊重自己。

第二幅:教材继续上页活动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给刘菲留纸条的方式总结出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坚信自己的独特性等自我尊重的行为。

第三幅:通过拟人化的“自尊”的自述,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做才是尊重自己,如要维护形象、爱惜名誉、信守承诺等。

第四幅:活动园,讲述了“好脾气”先生面对冒犯和侮辱没有原则地一团和气的故事,并通过“讲道理”先生之口指出这是不尊重自己的行为。主持人的提问旨在让学生通过间题分析、故事续编和提出建议的方式,认识到面对冒犯和侮辱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5.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尊重自己就是坚信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同时能够通过各种合适的行动来维护和彰显这种价值。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理解,过度维护自己不是真正的尊重自己。

6.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第一,图片多媒体课件,名人名言的图片。

第二,文字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的文字提示、课堂情境转换的文字等。

第三,自主探究表、合作探究任务卡。

(2)学生准备

搜集尊重自己的小故事

7.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

第一环节:名言导入

本环节有一个节点:读名言,谈感受。 展示名人名言: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卢梭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斯特那夫人

思考:以上名人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別人的尊重。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名人名言导入课题,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并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情感铺垫。】

第二环节:尊重自己初体验。

本环节共有二个节点:

第一节点:完成句子,思考尊重自己的表现。

1. 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 。

2.在教室里自习,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 。

3.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 。

4.我不漂亮,但我很喜欢自己,因为 。

教师提问:完善句子,思考尊重自己的表现是什么?

点拨:尊重自己的表现(一)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

第二节点:读故事,找原因。

过渡:有个同学刘菲,班里开展活动,她总是借故不参加。请同学们也帮她找一找原因。教师指导学生读故事,找原因。

结合故事说一说:

1、从刘菲的心灵独白中你看出她是用什么眼光看待自己的?

2、你觉得刘菲是一个尊重自己的人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好建议帮助刘菲走出困境,让她发现更好的自己吗?

点拨:

1、她总是用鄙夷的眼光看待自己,认为自己没什么优点。无论外表、学习还是能力,

她都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

2、不是。因为她很自卑,不接纳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

3、(1)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关键在于发现。(2)即使喜欢自己的人不多,也要坚信自己的独特性,无须为此自卑。(3)我们要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自卑,不自弃。

过渡:由刘菲的故事我们明白了尊重自己的表现。善于发现、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身边的事例完善句子,了解尊重自己就要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通过同龄小伙伴刘菲的故事明白善于发现、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悦纳自己、欣赏自己的良好情感。】

第三环节:悦纳自己,欣赏自己。

本环节共有二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结合实例,完善句子。 1.我不漂亮,身材有些矮小,但我很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我很 。

2.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我已找到原因,我会奋起直追,我会 。

3.我父母很平凡,但他们很爱我,很关心我,让我体验到家的温暖我会 。

总结:在生活中,人人都可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如长得不漂亮,个子不高,学习成绩不够好,家庭条件一般等。只要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受尊重自己带来的的快乐,得别人的尊敬。

第二个节点:“自尊”自述,思考怎样做才是尊重自己。

阅读书本第6页

(1)不恰当的行为会让我伤痕累累……

(2)缺乏公德,让我形象受损。

(3)抄袭作业被发现,让我颜面扫地。

讨论:这些行为仅仅使我们颜面扫地、形象受损吗?尊重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尊重自己的表现(三)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思考,让学生知道尊重自己还表现在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

第四环节:自我反思,自我批评。

本环节共有三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小组交流,进行自我反思。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为一小组),在组内交流自己做过损害自己的形象、损毁自己的名誉、丧失自己的信誉的事情,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评。

2、全班交流心得体会。

第二个节点:故事反思,面对冒犯和不尊重,我们应该怎么做。

过渡:在我们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好脾气”先生。他们对谁都和和气气。但是,“好脾气”先生也有他的烦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页的内容,思考:

1、“讲道理”先生或“好牌气”的做法是不尊重自己,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好牌气”先生总是这样做,你觉得的以后还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3、面对“好脾气”先生的为难情绪,你能给他一些建议吗?

点拨:

1、同意,“好牌气”总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不论谁欺负了他,他总是忍气吞声,不去维护自己的尊严,没有做到自尊、自重、自爱,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2、大家可能都觉得他好欺负,总是无限度的践踏他的尊严。好脾气”先生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名誉。

总结:尊重自己,并不意味排斥他人给予你的正确的建议。如果为了维护形象而无原则无底线,那也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好脾气先生的例子,让学生增强维护自尊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个节点:“小小审判官”,区别尊重自己和过度维护自己。

小小审判官: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尊重自己”?哪些属于“过度维护自己”?谈谈你判断的理由。

1、陈刚听不得批评,每次别人提点意见,他都要找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

2、王凯给赵明起了一个难听的外号,赵明一听就火了,要求王凯向他道歉。

3、黄晓路一向以自己的舞蹈才艺为荣。有一天,好朋友方方说张红跳舞比她还,黄晓路很生气,觉得伤自尊了,两个星期都没理方方。

4、老师找杨丽谈话,说她最近上课思想开小差,学习退步了。听了老师的话,杨丽既难过又惭愧。

5、吴达特别喜欢下棋,每次赢了棋就兴高采烈,输了棋就生气发火,班上谁都不愿意和他下棋。

点拨:

1、3、5属于“过度维护自己”,因为这几位同学过分敏感,认为自己什么都好,见不

得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2、4属于“尊重自己”,爱惜自己的名誉,能理性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

七嘴八舌:

1、过度维护自己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

2、你觉得应该怎样避免不顾客观现实、过渡维护自己的行为出现呢?

总结:

1、过度维护自己会失去他人对你的信任,失去他人对你的尊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严重的还会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尊重自己,就应该懂得适度维护自己。

2、①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②容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③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是对事不对人。

疑难分析:区别尊重自己和过度维护自己。

讲述尊重自己的小故事。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

自尊无价。愿我们自尊、自重、自爱、不自卑、不虚荣,共同感受尊重自己带来的快乐。】

8.板书设计:

尊 重 自 己

尊重自己的表现:自尊、自重、自爱和自我接纳

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卑

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

不过度维护自己

【设计意图: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缩影。将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呈现在板书中,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印象,突出本节课教学重点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