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O 12 4卷年第35月・期・总上第1半8月刊1期 肝病患者检测I)_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寇存山 (青海省互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互助810500) 摘要:目的 探讨D-"聚体检测在判断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出血危险性及治疗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美创 Coatmb 1800全自动血凝仪对142例各型肝痛患者和12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的 二聚体进行检泖l,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 患者的13-"聚体指标接近于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的D-r-聚体含量与对 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二聚体检测是区分各型肝病患者的敏感指标之一,而且对动态观察 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肝病;凝血;I)_二聚体 doi:IO. ̄%9/i.issr ̄1672-2779.2014.05.061 文章编号:1672_2779(2o14)一05-0102-02 .rt CII1 ̄osI SI丽IflO蚋∞FOrD- m ' ̄r18 In P曩tI钟岫WI Uvel,Dl∞∞∞ 如l‘Cu,uhan epartment C ̄nicalLaboratory,The Peop ̄HospitalaOluzhu ̄QinShaiprovinceSTuzhm810500,China) Abstract;ObJeetl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eancefor D—dimer testing tO determine coagulation functions,bleeding risks,and treatment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Methods We used TECOs Coatron 1800 coagulation analyzer tO test and analysis D—dimer 1evels for 142 samples with liver diseases and 125 non—diSease samples.Result ̄The D-Dimer 1evels are sinailar between acute hepatitis and the control group(P>O.05)l the D—Dimer of severe hepatiits,cirrhosis。and chronic hepatitis are sinigicantlf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1).Conclusions:The D-Dimer level is one of sensitive indicators tO distinguish diferent types 0f liver isedases,and have clinical re{erences val— ues{or dynamic observation and prognosis. K :Liver diseases ̄C0agulation I3-dimer 血液凝固的平衡依赖于凝血和抗凝血的调节,肝 脏在正常的凝血、抗凝和纤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 2结果 见表1。 表1 142例肝病患者I)_二聚体检测结果 ( 士s) 多数的凝血、抗凝及纤溶因子是在肝脏合成的,同时 它还有清除或灭活被激活因子的作用[1]。肝病会导致 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失调,表现为多种指标异 常。其中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出血。为探讨肝病 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和预后,本文对142例肝病患者 和125例健康体检者I)-二聚体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 道如下。 各组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无显 著性差异,P>0.05,重型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42例肝病患者均为本院2012 ̄2013年 与对照组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均<0.01。且I)'二聚体 水平依次为重型肝炎>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 3讨论 确诊的住院患者,男95例,女47例;年龄21~65岁, 平均39岁。其中急性肝炎55例,重性肝炎18例,肝硬 化2O例,慢性肝炎49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病毒性肝炎 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125例,男75例,女50例;平 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的合成场所,也是 许多已激活凝血因子和纤溶激活物的灭活场所,在凝血 均35岁;均为健康体检者,排除肝胆疾病、心脑血管疾 病及纤溶性疾病。 与抗凝的各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当肝细胞受损或坏 死时,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合成减少,清除凝血活酶和 被激活纤溶因子能力降低,同时肝病患者多有维生素K 的吸收,利用及代谢障碍,可导致维生素K依赖的因子 FⅡ、FV、FⅦ、FX合成减少,引起机体凝血与抗凝血功 采用德国美创Coatron 1800全自动血 1.2方法静脉采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 枸橼酸钠抗凝的试管中,3000rpm离心10分钟,上机检 测I)_二聚体。 1.3仪器与试剂凝仪,试剂为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能紊乱,患者容易发生出血、微血管血栓形成及纤溶亢 进。本文结果显示,急性肝炎患者因肝细胞受损较轻及 肝脏的强大代偿功能,其I)-二聚体结果接近于正常,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重型肝 1.4统计学方法检测数据以( ±S)表示,各组与 健康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 第12卷第5期・总第181期 20 1 4年3月・上半月刊 ◎ 示,I)_二聚体在除急性肝炎外的各型慢性肝病中均明 显升高,反应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类型肝病 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组的I)_二聚体均明显增高,与正 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O1),表 明肝病患者常伴有多个凝血因子的联合减少,纤维蛋白 患血浆I)_二聚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与病情 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表明各类肝病均呈现不同程度 的纤溶亢进现象,肝病患者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和可能 形成增加及纤维蛋白常伴有多个凝血因子的联合减少, 纤维蛋白形成增加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等复杂改变,病 情随改变而加重,I)-二聚体随病情加重而明显升高。同 时随着患者凝血与抗凝血功能紊乱,特别是微血栓形成 伴有隐匿型DIC,因此,动态观察血浆【)_二聚体定量 水平对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评价,病情预后及治疗具有 与纤溶亢进的发生,又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损伤,使患 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者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I)_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产生 [1]王淑娟.关于选择血栓前状态实验诊断指标的建议[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在正常人体血浆中含量很低, 1998。21:(5)305_307. 含量增高说明有纤维蛋白的形成及降解,本文结果显 (本文编辑:苏玲本文校对:仲世祥收稿日期}2013—11—11)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李 慧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110032) 摘要:根据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不同阶段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阳衰瘀阻三型。治疗上扶 正与祛邪并举,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主。 关键词:糖尿痛肾病,辨证施治l病因病机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62 文章编号:1672-2779(2014)一05—0103—02 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 现口燥作渴,精微下泄。消渴日久,病人下焦,阴损及 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阳,肾元衰败,阴阳俱虚。提示消渴日久伤肾,肾虚气 在中国古代医书中并无明确的和糖尿病肾病相对应的疾 化不行,则可导致诸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壮 病名称,因其临床表现与古籍中所说的“肾消尿浊”、 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在糖尿病肾病过程中始 “水肿吐逆”相似,故而一般认为其属于中医学“消渴” 终能够见到,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证型和病机特征,脾 “尿浊”“虚劳”“水肿”“关格”等病的范畴D]。《证治要 失健运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肾元亏虚是糖尿 诀》云:“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气在溺中滚涌,更 病肾病转化及发展的内在基础和主要矛盾[2]。 有浮溺,面如猪脂,此精不禁,真元竭也。”指出了消渴 1.2标实痰湿、血瘀、邪毒等产物是促进糖尿病肾病 证日久可并发蛋白尿、水肿等症,与糖尿病肾病的现代 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消渴日久,久病人深,《灵枢・始 认识是一致的。 终》云“久病者邪气入深”,正气亏虚,气虚鼓动乏力, 1病因病机 则易变生郁滞。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气滞 目前普遍认为糖尿病肾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 则血行亦不畅,阴液亏涸则血行涩滞而成瘀,久病人络, 为气阴两虚,涉及脾、肾、肝等脏亏虚,标实多为痰湿、 形成血瘀,从而导致肾络瘀阻,久之结为瘢瘕积聚 。《血 血瘀、邪毒阻滞。本病以虚为主是其根本,痰湿、血瘀、 证论》指出“瘀血在经络脏腑问,则结为癜瘕”。《丹溪心 邪毒等产物均由虚所致,而痰湿、血瘀、邪毒等产物又 法要诀》亦指出“积者,有形之邪,或食、或痰、或血积 成为促进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 滞成块”。糖尿病肾病日久,气血阴阳虚损及脏腑功能失 1.1本虚正气亏虚是糖尿病肾病的根本原因,尤以脾 调,可导致痰湿、瘀血、毒邪的产生,三者产生后往往互 肾为重。早在《灵枢・五变》中就有:“五脏皆柔弱者, 相积聚,进而加重了疾病的进展E4]。 善病消瘅。”指出素体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正气亏 2辨证分型论治 虚是发生消瘅的基础。《灵枢・本脏》指出“脾脆则善病 2.1气阴两虚症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少气懒言, 消瘅”。脾为后天之本,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脾胃受损, 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或兼见心 脾气虚弱,运化无力;饮食失节,过食肥甘,.肥生内热, 悸自汗,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数。 甘生中满,内热伤阴,阴伤耗气。肾为先天之本,主封 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藏,肾中精气亏虚,阴精不能滋润濡养其他脏腑,遂出 2.2脾肾阳虚症见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畏寒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