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抗美援朝决策的一波三折

来源:二三娱乐
48人物与历史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而10月19日,中国 人民志愿军才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期间相差将近4个 月,因为“抗美援朝”的决策形成历经了3个多月的时 间,可谓一波三折。 当时,刚刚诞生的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国外形势十分 险恶,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治理战争造成的创 伤,恢复和发展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事 业。然而,朝鲜内战的爆发打乱了新中国原有的—切计划。 没过几天,美国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派遣第七舰队 入侵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7月7日下 午,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的第 一次会议。会议决定,立即抽调第十三兵团等部队北上, 在中朝边境地区集结,组成东北边防军,担负保卫东北边 防的任务。 经过周密准备,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朝鲜的局势急 转直下。9月25H汉城陷落,美军开始大举北进,朝鲜面临 被包围的险境。金日成别无选择,不得不向苏联和中国求援。 l0月1日,金日成的特使朴宪永拿着求援信来到了中 南海。与此同时,毛泽东也收到了苏联驻北京大使转交的 斯大林的电报,大意是希望中国能够出兵帮助朝鲜渡过难 关。看完了斯大林和金目成的电报后,毛泽东临时召开紧 急会议。在会上,毛泽东的态度很明确:这件事要管;不 管,美国侵略者将更加猖獗,无论对朝鲜,对中国,对整 兰台内外 ̄010.2 个东方,都是不利的。但是,管,就要冒风险。要冒多大 的风险成为会议争论的焦点。因为,同人民解放军相比, 美军在装备以及火力上拥有巨大的优势。其次,经过了这 么多年的战争之后,社会刚刚稳定下来,人民也刚刚过上 和平的生活,出兵援朝,与美国作战,不能不考虑美国向 中国宣战的严重可能性,不能不考虑美国会使用空军轰炸 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和丁业中心,不能不考虑美国帮助台湾 国民党进犯中国沿海地区。如果这样,那中国共产党领导 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所取得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在这 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关于派兵援朝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 l0月2日,毛泽东给时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高 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邓华发去 电报,请高岗同志来京开会,请邓华同志令边防军结束准 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与新的敌人作战。同时,电告斯 大林:用志愿军的名义援助朝鲜。 然而,在下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吃惊地 发现,几乎所有领导人都对现在出兵援助朝鲜持怀疑态 度。 10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进行。彭德怀在 会上进行了积极的发言,他认为:出兵朝鲜是必然的。如 果让美帝出兵鸭绿江和台湾海峡,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 时可以找到借口。现在不打,三五年后还是要打的。我们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一点工业,到那时还要被打得稀烂, 而且三五年内也不可能希望我们的国防和重工业会建设 好,军队装备得到特别改善。因此,迟打不如早打。中央 政治局经过反复讨论和慎重考虑,认为对朝鲜战事不能置 之不理,要积极支援朝鲜人民反抗侵略者,帮助他们争取 独立自由和解放。 10月8日,毛泽东正式颁布关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 志愿军命令: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志愿 军辖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 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 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令出动。并通过中国驻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倪志亮转告金日成,拟派以 彭德怀为总司令的志愿军入朝作战,请派朴一禹到沈阳与 彭德怀、高岗同志会商作战有关事宜。 就在同一天,周恩来和林彪等一行秘密飞往莫斯科, 任务是同斯大林商谈志愿军改换苏军武器装备和苏联出动 空军配合志愿军作战问题。在会谈中,斯大林表示:苏联 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项装备,但苏联 空军目前尚未准备好,暂无法出动,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