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初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来源:二三娱乐
农村初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白立达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 130615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素质教育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必要环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将对农村初中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多年来,我校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着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美丽、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一、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润泽学生心灵

我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有专门的心理类图书资料,供全校师生查阅。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站、会说话的墙,定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校园内随处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标语,这些标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每年秋季,学校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健全自己的人格,拥有阳光的心态,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立足课程、聚焦课堂,健全师生人格 1.校本教材,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具体

学校在组织专家、骨干教师进行充分地讨论和论证的基础上,针对中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研发并编印了校本教材《学生综合素质培训》。这本校本教材从“发觉自己、规划自己、相信自己、充实自己、健康自己、修行自己、达成自己”等不同的主题,精心组织,梯度呈现。根据学校课程计划,我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活动课内容可以采用编写的校本教材,也可以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活动方案。 2.生本课堂,让心理健康教育润物无声

学校大力倡导“尊重的教育”办学理念,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托课堂学习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德育目标,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和提高。力争通过生本课堂的打造,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从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3.特色社团,让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

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发现并解决孩子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成立了心理沙盘社团,通过定期开展体验式个人和团体沙盘游戏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自由受保护的空间。在这个游戏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能够充分地被理解而不被批判,帮助他们学会沟通、树立自信,力求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三、建构学校、家庭辅导网络,家校合力共同育人 1.组织班团队活动

学校各个班级组织多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体验主题活动,如《青春进行时》、《成长与觉悟》、《感恩孝行父亲节》、《感怀母恩》为主题的活动课程,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校园心理剧、心理主题班会活动,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班主任老师引导各班学生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编排剧本并演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发地将生活经历以舞台剧形式再现,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通过观看和演出心理剧,不断地体验和感受各种角色和遭遇,并尝试找到不同问题的解决策略,相互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达到自我展示、自我启发、自我提升的教育目的。同时,学校定期邀请吉林省吉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教师为学生做心理方面的培训,用心育加强学生心理建设。 2.开设家长课程

通过讲座或参与活动等方式指导班主任、学科教师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为部分家长提供个别辅导服务,是我校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德育处借助家长课程每学期设计至少2次心育系列活动,我们组织设计了《发现我的幸福生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等系列家长课程,使家长更加走近了孩子的心灵世界,了解

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融洽了亲子关系。 四、依托课题研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深入研究心理课题,对个案学生进行深入的跟踪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方法,把心理问题课题化。2016年,我校申报了长春市市级课题《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研究》的子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优化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心理品质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近三年,我校各学段都涌现了一批具有示范性的精品课。我校教师在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选中获奖十余项,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奖;2018年,我校在长春市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选中荣获最佳组织奖。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教育、完善人格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较之城市学校存在很大差距,有些甚至是空白。由于农村初中面对种种客观条件,迫切需要加强此项工作,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拿出学校推行布局调整的勇气和魄力,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才是对孩子、家庭、社会的负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