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片碱生产工艺

来源:二三娱乐
片碱生产工艺

1产品说明

1.1产品名称: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1.2物化性质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1 相对密度:2.12 熔点(℃):1390

外观;纯品为无色透明的结晶体,有片状、块状、粒状、和棒状。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溶于乙醇和甘油。露放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水溶液显强碱性,对皮肤、织物、纸张有强腐蚀性。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钠。 1.3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标准:符合GB 209-2006标准

外观: 主体为白色,有光泽,允许微带颜色 固体NaOH指标 % 项目 氢氧化钠(以NaOH计)的质量分数 碳酸钠(以Na2CO3)的质量分数≤ 氯化钠(以NaCl计)的质量分数≤ 三氧化二铁(以Fe2O3计)的质量分数≤ Ⅰ 优等品 一等品 ≥96.0 1.2 2.5 0.008 1.3 2.7 0.01 IS-DT 合格品 ≥95.0 1.6 3.0 0.02 Ⅱ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72.0±2.0 0.4 2.0 0.008 0.8 2.5 0.01 1.0 2.8 0,02

1.4产品用途

用途:广泛用于造纸,有机合成、化工、纺织、人造丝、医药、治金、精练石油、制皂、提炼煤焦油等。 1.5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5.1标志

工业用氢氧化钠包装容器一定要有明显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厂址、产品名称、商标、标准号、等级、批号和净重、并有“腐蚀性物品”的标志。 1.5.2包装

固体氢氧化钠应用铁桶包装,每桶净重100kg;片状氢氧化钠用塑料编制袋,塑料袋为内衬。外套塑料编制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液体氢氧化钠用火车槽车或汽车槽车装运。 1.5.3 运输和贮存

工业用氢氧化钠应存放在干燥的仓库内,避免破损、污染、受潮及与酸接触,运输时防止撞击,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得影响产品质量。

2 生产工艺过程及流程

2.1生产工艺流程叙述

将液碱打入液碱高位槽(罐),利用高位槽(罐)的液位差放入第一蒸发锅预热,预热后用移动碱泵打入第二预热锅进一步预热,最后打入第三蒸煮,出去水分,然后加入少量硫磺调色,合格后

用移动碱泵抽热碱送入片碱机制成片碱。 2.2生产工艺流程图

收碱液

:关键质量控制点

燃烧炉加热 制片碱 3.生产工艺条件控制:

由45-48%的碱液,经加热蒸煮,出去水分,使碱浓度≥95%,经冷却、切片,成产品。

4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4.1危害:

碱液和固碱具有强烈腐蚀和刺激作用,使体内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进

入眼中会破坏角膜、结膜甚至虹膜,造成灼伤,;硫磺能在胸腔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导致硫化氢中毒,长期吸入硫磺粉尘,可引起头痛、乏力、昏迷等症状。

硫磺粉能引起眼结膜炎,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4.2防护:

1. 在工作现场,要有良好的通风;

2. 生产车间安装应急厨,配备安全帽、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安全器材;

3. 在保护区域安装足够的水喷淋洗眼器;

4. 配备安全防护器材,如防毒面具、卫生室或急救箱,及硼酸水、眼药水等必备药品。 4.3安全生产

4.3.1碱罐密封口要严密,法兰垫片要用防腐材料,以免开裂漏碱伤人;罐区要有防护堰。

4.3.2蒸锅要定期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蒸锅要有锅盖,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3.3冷却片碱的工作环境潮湿,对设备腐蚀严重,应做好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措施,防止漏电伤人,设备转动部分要加固定防护罩。 4.4人员要求:

4.4.1严格规定双人上岗制,操作和循环检查必须有两人以上方可进行,即有专人监护,确保安全;

4.4.2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安全生产、生产工艺等各类培训,考核合格,发上岗证后才可以上岗操作;

4.4.3全体人员进行安全及消防知识、事故处理能力、急救和自救常识培训。

4.5保证道路畅通,消防器材齐全且在有效期内。

4.6开车和正常生产时,备好应急器材及药品,报警系统完好,

5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6.1操作工时

6.1.1备料时间:20分钟 6.1.2蒸煮时间:4.5小时 6.2生产周期:

从备料到生产出固体氢氧化钠共

小时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