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件 的 绘 制
一、一般规定:
1 平面类图应以地形或建(构)筑物总平面布置图为底图进行绘制,其比例尺不得大于地形图或建(构)筑物总平面布置图。
2 各种平面图件一般以上方为正北,只有当影响图件内容,方向斜置,但必须标明指北方向。地质平面图类应标明经纬度或座标网。
3 图上地形、地物可适当删减,但文字报告中涉及到的地名、地物及有关系的地形、地物必须标出。必要时可将标有勘探工程地点的小比例尺图镶置于有关平面图的适当位置。
4 图名一般置于上方,图例、列表、镶图及简要说明等,可根据图面具体情况安排,以协调美观为原则。
5 勘探点编号应按其不同性质分别表示,勘探点的代号宜按附录B.6执行。 代号 勘探、测试点名称 代号 勘探、测试点名称 Z 钻孔(包括钻探成孔的原位试验孔) S 十字板剪切试验孔 m 小钻孔 P 波速试验孔 J 静力触探孔 W 物探点 6 剖面线绘制的起止方向应自左向右、自下而上绘制。剖面编号应按先横向,自上而下;后竖向,由左向右的顺序进行,并以绘制、读图方便为原则。
7 图例的编排,应按地层(自上而下,由新至老)、构造 地貌与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各种勘探工程符号依次排列。
二、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拟建建(构)筑物的轮廓线(包括地下室)、编号(或名称)、层数(或高度); ②已有建(构)筑物的轮廓线、层数及其名称; ③勘探点的位置、类型和编号; ④剖面线的位置及编号; ⑤原位测试点的位置及编号; ⑥已有的其他重要地物; ⑦方向标、必要的文字说明。
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应在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或建筑物总平面图)上绘制,原有地形、地物及建(构)筑物的轮廓线应清晰,主要道路应标注路名和边线。
3.勘探点应按附录C.3.1要求绘制,并标注上点号、高程、勘探深度及地下水位埋深。 4.剖面线应尽可能与建(构)筑物基轴方向一致,剖面编号一般宜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如:1-1’、2-2’、… …等。
5.拟建建(构)筑物轮廓线用粗虚线表示;已建建(构)筑物轮廓线用细实线表示;勘探剖面线用双点划线表示,并超过两侧勘探点20mm 为宜, 超出部分的剖面线按最近二个勘探点之间的连线方向向外延伸并用细实线表示;当拟建建(构)筑物轮廓线与剖面线重叠时,则在轮廓线的断开处用双点表示 。
6.在有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的场地,应将其位置标注在图中。
7.如场地有暗塘、暗浜等也应在本图中标注其位置及界线。
三、工程地质剖面图
1、工程地质剖面图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生要图件之一,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勘探孔在剖面图上的位置、编号、孔口高程、孔深 、孔距,剖面方向(基岩地区) ②岩土图例符号、岩性名称、岩土分层编号、分层界线及前第四纪地层的接触关系界线、地层产状;
③断层等地质构造的位置、产状、性质; ④岩、土、水样位置及编号; ⑤地下水稳定水位; ⑥静力触探成果;
⑦动力触探等原位测试的位置及成果; ⑧其他有关的地质现象; ⑨标尺、剖面编号。
2、剖面图的图幅大小应根据剖面长度、孔深和比例尺要求,选择合适的幅面。 3、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要求如下:
①图幅左边屡高程标尺,标尺距图幅左边框距离不宜小于20mm,标尺按10mm刻度绘制并标注高程,大幅面剖面图可按偶数刻度标注高程。
②孔口标式,宜在标尺上方同一水平线位置上标注,水平线上面标注孔号,下面标注孔口高程(地面起伏大时可不受此限制)。
③地面线按孔口高程的边线绘制,但当地形变化较大或剖面跨越河、湖等的地面线应在地形图上切绘,必要时应按实测剖面绘制。 ④勘探孔的绘制要求:
a、勘探孔从孔口到孔底用粗实线绘制;钻孔终孔处用短横线表示,短横线长为3~
4mm;静力触探孔终孔处用倒空心正三角形表示,其他原位测试孔终孔处用倒 实心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大小一般连长为2~3mm.图中第一个孔距标尺线的距离为30mm,地层分界线左侧与标尺的距离为10mm。
b、勘探孔左侧标注地层高程,右侧标注地层深度,终孔处则分别标注孔底高程和
孔深。
c、如在钻孔中有动力触探试验项目时,可按以下方法选择绘制 :
⊙直方图法:用于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在孔口上方8~10mm的部位绘制测试值标尺,孔口处为零向右绘制,其长度可按最大值及比例关系设定,一般不宜过长,标尺上根据试验性质分别标注N63.5(击/10)(重型动力触探)或N10(击/30cm)(轻型动力触探);在进行测试的部位绘制相应击数的直方图。 如在直方图侧标注击数值,则孔口上方标尺可不设置。
⊙拆线法:用于标准贯入试验。在孔口上方8~10mm的部位绘制测试与直方图相同的标尺,标尺上标注N(击/30cm);在进行测试的部位绘制相应击数的拆线图。如在拆线上标注击数值,则孔口上方标尺可不设置。
⊙刺点法:适用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在孔右侧10mm处测试具体位置标上相应刺点符号并标注击数。
⊙如动力触探试验为全孔连续进行,单独绘制曲线图时,在剖面图上可不表示。~
d、静力触探试验值的表示可按以下方法选择绘制:
⊙曲线法:在静力触探孔上方8~10mm的部位绘制静探值标尺,其长度及比例可按具体数值的大小设定,一般不宜过长;标尺上部为锥头阻力(qc),下部为侧壁摩擦力(fs),如采用单桥探头则标尺为比贯入阻力(ps),并标注相应的讲师单位,然后在孔的右侧绘制上静力触探的测试曲线。
⊙直方图法:在静力触探孔上方8~10mm的部位绘制与曲线图法相同的标尺,标尺为静探锥头阻力(qc)或比贯入阻力(Ps)并标注相应的讲师单位,然后在孔右侧绘制每层平均锥头阻力或比贯入阻力的直方图。
⊙数字法:在孔右侧10mm处将分层平均锥头阻力、侧壁摩擦力或比贯入阻
力的分层五光十色值及讲师单位绘制上。
e、取土、岩、水样点,应在勘探孔左侧10mm处按取样的具体浓度位置标注相应
符号及取样编号。
f、地下水位应在勘探孔右侧10mm处按其具体深度位置进行标注。
⑤剖面图上地层岩性花纹应视剖面内容的具体情况采用全部绘制或选择代表性地段绘制20~30mm宽的地层花纹柱状两种,两种方法选择一种。
⑥在剖面图的适当位置应标注地层编号,必要时在编号侧注上地层岩性名称。根据需要可标上地层成因、时代。
⑦剖面图上地层分界线的绘制原则;
a、岩土分层界线采用细实线绘制;
b、岩土层的分层推测界线及岩层风化带界线采用细虚线绘制。
4、剖面图底部应标注勘探孔间距(m)。
5、在图幅的下方或右方宜绘制相应图例,如剖面图较多或无空隙位置则图例可单独绘制并附在剖面图前
四、钻孔地质柱状图
1、钻孔地质柱状图的格式 宜按附录F.3.1、F.3.2执行。
2、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一般宜采用A3幅图纸横订竖向绘制、钻孔地质柱状图宜A4幅图纸竖订竖向绘制,并按规定绘制图框。
3、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钻孔地质柱状图)由图头、主体和图尾三部分组成:
①图头由图名、工程编号、工程名称、钻孔编号、钻孔座标、孔口高程、终孔深度、开(终)孔直径、地下水位和开(终)孔日期组成。
②主体内容(从左至右)包括成因时代、层号、岩土名称、浓度和高程、层厚、柱状图、岩土层性质描述(岩性描述)、取芯率、取样及测试点深度和编号、有关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
③图尾由单位、审核、编制、日期和图号组成。
4、本图主体内容中有关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部分,可视工程及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设置与否。如不设置则图名为钻孔地质柱状图。
5、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钻孔地质柱状图)的最后一层岩土如未揭穿,则应用虚线表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