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新课改形势下课堂多元化评价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课堂多元化评价

来源:二三娱乐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课堂多元化评价

天津市耀华中学 胡雅娟

【内容摘要】新课改中,提出了评价改革的要求。随着新教材的施行,在教学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元化评价的必要性,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化评价的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 多元化 评价

对一堂课的评价,虽然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的标准,但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我们认为,评价的内容应把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为重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一堂课的优劣。在吸收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师的基本素质三个部分。 一、 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个性、个人价值、专业发展得到高度重视。因此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以促进教师创新能力和教学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教师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评价,促使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自觉地进行工作方法和努力方向的自我调整。其中教师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改进的努力程度。因此我校在教

师评价方面立足于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发现和张扬教师的教学个性为突破口,开展教师、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全面发展。

一、“以学论教”的发课堂评价,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商讨制定符合课改要求的新的课堂评估标准,即“好课”的标准。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过程、创新能力的显现等学生实际的收获情况,而不再是单纯的只看重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自身发挥的情况。因此对沿用了多年课堂评价标准就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以便更准确地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一方面可以督促教师自觉地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亲身参与,在商讨的过程中又可以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教师本人就会发自内心的认可新的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更加自觉地向着标准的方向努力,自我提醒,主动改进,减少了以往对评价的应付和对立心理,极大的调动了教师课改的积极性。

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的课堂评价标准,既有共性也有不同点,如语文课堂评价标准突出了教师对学生语言感知力的训练;物理、

化学、生物课堂评价标准则突出了教师对学生实验探究、现象探究能力的训练等。不同的评价标准既强调了要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教学功能,又促进了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发展教学个性。 2、由教师本人、教师之间、学校领导、学生、家长 共同参与课堂评价,发挥不同的评价功能。

(1)教师自评:教师自评就是通过教师对自己课堂的评价,促进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在学校每学期开展教案检查中特别关注教师本人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设计理由,课堂中有哪些满意的地方和不满意的地方、自己有哪些收获等等。教师的自评在最终的评价结果中只作为参考因素,不作为主要意见。

(2)教师互评:教师互评是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的最好形式。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星期至少听一至两节课。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听课时要带着问题听课:这个教学环节处理得好吗?你是否想得到?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设计?评课时要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既要谈本节课的优点也要敢于发表意见指出不足。教师的互评作为最终评价结果的重要参考意见。

(3)学校领导评课: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都分管有帮扶对象,平日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偶尔不打招呼的听课,课后及时地进行评课。评课的重点既包括这堂课的优缺点,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挖掘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和表扬,鼓励教师今后

继续努力。因此领导的评课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课堂指导,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

(4)学生评课:学生是教师服务的对象,是教师工作结果的直接体现,因此学生的评价更具有直接性和说服力。学校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进行评教活动。问卷的内容包括:任课教师的上课特点、你最喜欢的教师、你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做那些改进等。由教务处确定参加问卷学生的学号,并对学生正确引导,引导学生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从而了解教师上课的实际情况。学生评课的结果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之一。

(5)家长评课: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便于让家长了解学校和老师,了解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在开放周上,学校邀请家长到学校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听课,和任课教师交谈,听学校开设的关于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留下听课意见,并反馈给教师。 二、学生的学习表现的评价

当前,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新的评价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都感到苦

恼。”教师在科学课堂评价中对学生的期望激励之所以如此重要。还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量分,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三、教师的基本素质的评价

(一)过去社会认同一名好教师的标准

长期以来,由于受旧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社会上对一名好教师的认同标准主要就是:

1、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较强,教学态度踏实认真;

2、教育学生勤勤恳恳,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起早摸晚地埋头苦干,默默无闻;

3、有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较好地处理教学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历次考试成绩好;

4、教育教学有耐心,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 5、办事稳当牢靠,不标新立异,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办,让领导和家长放心。

可是这好教师的标准,就目前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来看,它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教师教育观念和陈旧,知识结构的欠缺,教学手段的落后,教育信息的滞后都直接地反映出教师面临着一场从未有的严峻挑战。

(二)当今时代对优秀教师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谈话》中明确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教师先行。社会的未来寄希望于教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远远超过社会对其他职业,角色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在许多方面做出比其他职业人员要有更大的奉献。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基础和关键,是当务之急。

当今时代要求教师:

1、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足够的,宽广的知识储备; 2、要有更新知识的能力,不断学习,充实,探索,思考,要做终身学习的先行者;

3、要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能力,要能提炼总结和升华教育教学经验,做教育创新的开路先锋; 4、要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夯实教师职业和学科专业基本功,积聚深厚的教育教学功底,具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

5、要身心修养健康,意志坚强,做富有个性,爱好,特长,善为人师的教师;

6、要具备优良的政治道德素质,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献身事业的精神。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一名好教师的衡量标准也在随之变化。现代社会的优秀教师应该是既要继承优良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经验,又要有发展,能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大胆改革创新。创新的基础是继承,在继承的前提下求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将现代教师必须具备教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和要求。所以对于教师也要从多方面给予评价,激励教师对于职业产生的持续热情,激发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的挖掘创新。

结语:课程即生命历程

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它既是构成的,又是不断地生成着的;既是现实的,又是向新的可能进化着的,所以生命是以未来为取向的过程,生命的最大价值和充分实现只能发生于奔向未来的时间之流中。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生命个体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活动使自己的生命力量和智慧融入到后人的生命活动中,以此观之,古今中外整个人类又是一个绝大的生命系统和生命过程,这个人类生命总体与一切非人类的生命连同其无机自然界又构成无限进化着的生态系统和过程。

在我国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观的视角下,课程是有“课”无“程”,教师、专家、还有学生,大家齐心合力,精雕细刻,把40分钟或45分钟为单位的“课”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对

“程”(即一个一个课连结起来的生活历程)却置若罔闻。推而广之,也是对一个个作为个体的生命历程、对整个人类生命洪流的延续过程的置若罔闻。

课程作为人生旅程,应该是色彩斑斓的,毫无疑问,不同时段的课程应有不同的“主色”,在主色调的映衬下,对不同人的不同课程,又要有各自的“特色”,而每个人在与课程的互动之中,又会时不时地闪烁他独特的人生“亮色”。

参考文献

[1] 刘志军,《关于教育评价方法论的思考》,教育研究,1997.11

[2] 庞叶丽:《教师与儿童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J‟.1998(3): 46-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