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能力,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发展其社会交往与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总体策略:全员参与,全面落实,多元策略,形成有效德育氛围。
三、工作重点: 1. 提升教师德育素养
- 加强师德培训,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意识; - 教师示范引领,积极树立良好榜样;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德育经验的交流分享。 2. 增强学生道德修养
- 制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系统性; - 发展学生品德教育社团,提高学生德育参与度; -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3. 推进家校共育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 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和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 制定家校共育工作方案,明确角色与责任。 4. 开展课堂德育活动
- 整合德育元素,融入各学科教学中; -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
第 1 页 共 3 页
- 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 5. 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设立学生值日制度,培养学生责任感和纪律意识; - 推行学生成长手册,帮助学生规划与记录个人发展; - 开展学生干部培训,锻炼学生组织与管理能力。 6. 加强师生关系建设
- 建立导师制,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和关怀; - 举办师生联谊活动,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 - 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提供学生心理支持与指导。 四、工作措施:
1. 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德育工作规划与考核指标;
2. 开展德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德育素养;
3. 组织编写学校德育教育课程,将德育内容贯穿到各学科; 4. 积极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如德育社团、志愿服务等;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定期组织家校共育活动; 6. 整合资源,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晨读、课间活动等; 7. 定期开展学生干部培训与评选活动;
8.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服务。
五、工作评估与总结:
1. 建立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对全体师生进行综合评估;
第 2 页 共 3 页
2.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师生对德育工作的评价,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3. 定期召开德育工作总结会议,总结经验,共享成功案例; 4. 报送学校德育工作报告,反映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六、预期成果:
通过上述工作策略和措施的实施,预期在2023年上学期取得以下成果:
1. 教师德育素养显著提升,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导师; 2. 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引导; 3. 家校共育合作模式初步确立,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4. 学校德育氛围浓郁,学风良好,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5. 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以上是2023年学校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的详细内容,旨在为学校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