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叙事
一个好的教师不应当只是会教书的教书匠,而应当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当前学科教育教学的思想进行研究并勇于尝试和实践,教师即研究者。郭思乐教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深入学生,记录日常教学管理片段,学会去反思和沉下心去研究,才能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有效促进教学。
转眼间,工作已经快一年了,我最大的感受是为什么我的付出却和收获不成正比?百思不得其解,我为此迷茫了。尤其是刚开始上班的第一个月,我每天忙碌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事务,处理学生琐事上,时常都是焦头烂额的度过每一天。
我开始查找自身的原因,留心学生的学习困难。之后,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我开始认真关注着每个孩子,孩子们的用心发言,每次我都给予不同的鼓励。慢慢的我开始认真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们。我希望建立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保持对语文的热爱和积极性,我喜欢他们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表达。
冬天的时候,我经常看见我们班的孩子们下课经常龟缩在教室里,两手不舍的从兜里出来,我就与同学们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尤其是冬天里,更应该要出去多做户外活动,这时有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运动很重要,运动就是最好的羽绒服。”全班被逗笑了,我却惊叹于孩子们这有趣的创造力。此后,我十分鼓励孩子们时刻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不打断孩子们话,我发现其实很多孩子想表达,但是很多时候老师没有给他们表达的机会,或者创造适宜的环境。
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都就应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语文的用心性,对于特殊孩子更是如此。
我们班上有一个特殊孩子,开学时我就注意到她了,她时常一个人呆在角落,不和同学一起玩耍,时常两眼无光,显得十分自卑。为此我与她的父母沟通交流的非常多,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严重的情况是她有非常明显的厌学情绪,后来发现这个孩子在智力上存在问题,在这之前,所有的老师以及家长都以一个正
1
常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她,她完全跟不上,因此整个人的状态十分消极,每次看到她,我都能从她身上感受到孤独。自从我们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以她的现实情况为基础,对她的学习要求做出了改变,时常关注她的状态,经常与她交流,带着孩子们和她一起玩,渐渐地他开始融入班级,下课后时不是时会来找我聊天,笑容在她脸上也逐渐增多,最开心的一次是我从她嘴里听到了“学校原来这么有意思。”说实话,这句话令我很感动。
在平时的教学教育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期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用心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用心。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