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二三娱乐
!垦!. 旦 三Q 1晦第9期 职业教育 职业学院 /, -I+、 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究 孙玉爱 (威海职业学院基础部) 摘要本文对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精细地分析了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分析 论证,提出了本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课程结构创新课程目标 目前实施的职业学院教学大纲对公共体育课的要求(开没时问一 年、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课程评价、课程内容即田径、 来确定,即根据个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和技巧等方面来确定,不同 阶段应有不同的要求,小学、中学、大学不但在学习内容上应有差 排球、篮球、足球、武术、体操等课程实施办法1已不能适应和满足 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 在全面分析职业教育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本院职业教育中体育 教学近3、4年的经验和不足,充分贯彻落实院领导提出的体育教学改 革势在必行、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发挥体育教学在学院培 养人才、展现学生精神面貌的作用。教育管理系体育教研室在充分研 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对公共体育课教改的顺利进行进行了认真的 研讨,并对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改革的初步设想。 1课程结构的创新 . 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发展是此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核心内容。此次 课程结构改革在继承本院原有课程的优点、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 基础上,刨造性地构建了本院独有的公共体育课程,使本院公共体育 课程的结构改革具有实质性的突破。 (1)课程机构的选择性 由于本院学生(大专)在基础教育阶段 所受到的体育教育程度不均衡,这就导致了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不平 衡;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兴趣不同,也使学生之间表现出 极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不同。因此,课程结构必 须体现出灵活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打破原有的系别、 班级建制,重新组班上课,正是此次课程结构改革的突出体现。 (2)课程结构改革的突出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 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及兴趣、特 长自主地选择课程内容。采取单一的专项学习对某一项目进行系统的 学习,这样就使得在中学阶段建立起来的体育兴趣得以继续提升,也 使得已掌握的体育技能得以进一步提高。就个体而言是一个体质不断 加强、运动技能不断提高、体育兴趣不断加深的动态过程,不仅有利 于学院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个体发展 2课程目标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学习项 目,自己确立目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 的体育兴趣,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充分发挥教师专长。 (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本院一贯对公共体育课的表述过分 地注重对知识的传承,过分地注重动作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分 地注重学生的学习与被动学习,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 特点,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忽视了学生良好锻炼、习惯养成和运动能力、参与能力的提高,不利 于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调查本院学生高中阶段学习体 育项目频率最高的分别是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 体闲类项目较少,反映了在高中阶段简单易学、喜闻乐见的项目开展 较好,高中阶段虽然接触不同,但对一项或几项都有学习,入本院后 基本具备了一项或两项的专项学习能力。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中学 阶段建立起来的体育兴趣及体育技能得以继续提升,使体育教学目标 形成了一个递进。以往采用传统式教学与中学教学形式没有更大区 别,普修课教学内容比较全面,是对中学体育教学的简单重复,学生 既不能产生学习兴趣,又对一些动作难以掌握,接触运动项目如蜻蜒 点水,很难达到学习目的。 (2)体育教学目标的系统性与递进性。体育学习的目标具有系 统性,目标的建立应根据人体发展的客观实际和掌握体育技能的水平 别,而且在同一内容的要求上也不应该完全相同,如果说小学阶段是 以游戏为主要手段来开发体质,而中学应是学习、熟悉各项体育运动 项目,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到大学应真正较系统地学习一两个体育 项目,并在强度、技术、动作的难度上都应明显提高,并有一定特 长,成为自身的终身体育项目。与同一项目的同一层次的学生在一起 学习、训练和比赛,不但身体素质条件、技术基本接近,而且便于组 织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的优势,同时也更容易激发学生 的学习激情和热情,可比性强,利于竞争,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 潜能。 3课程内容 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体质及运动水平选择项目,实行 分层次学习,遵循增强体质、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体育技术由简到 繁,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本院原有 的教师数量的实际出发,学习内容暂设置为:篮球、排球、足球、形 体、跆拳道五个内容供学生选择,将来根据学生的在校人数的不断增 加,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其学习内容将按照多元化、科学化进行改 革,澡程结构、课程目标也将向俱乐部制的规范化发展。由于此次是 体育课改革的初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 行的情况下,改革将稳妥地进行。 4课程安排及评价的创新 课程安排的创新是此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根据了解与调 查,其他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安排是把体育课全部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 第七、第八节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选择每周进行一次体育课程的学 习,时间不定,同时学生也可以选择教师,由于体育授课时问相对固 定,对教师的数量需求极大。而本院正处在发展阶段,教师相对短 缺,因而无法照搬其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只有根据本院的实际,遵 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前提下,制定出符 合本院实际且操作性强的课程安排体系。经过反复酝酿与探讨,得 出:①体育课程安排在不打破原有的课程安排的基础上(体育课安排 在上午3、4节,下午5 6节)进行合理配置,例如:机电系与外语系 的学生安排在每周的同一时间,其原则就是力争同一节体育课的男女 学生的比例相对合理。②各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 行选项,然后教师进行整理、授课。③为配合好学生的评优工作,学 生的成绩暂不实行学分制,其考核成绩仍然按照教学大纲的考核标准 进行100分制考核。 5结语 以上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本院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现实性和 可操作性。就目前而言,体育教学改革是全国各高等院校都在积极探 索的重要问题,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此次本院的体育教学改革是在 参阅其他高校改革的基础上,根据本院的实际,又符合国家<体育教 学改革纲要》的指示精神而进行的一次重要的体育教学改革,可能在 理论与实际上还存在不足,还需要不断改进,使本院的体育教学更加 科学、合理并更具人性化,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孙玉爱,女.威海职业学院体育教师 (收稿日期:2010—06—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