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发展河蟹养殖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 介绍了河蟹养殖的优势、姜堰市河蟹养殖现状、发展前景及盈利分析等,指出了河蟹养殖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方法,以期促进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渔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河蟹;养殖;发展;可行性;江苏姜堰
1 河蟹养殖优势
河蟹肉质细嫩,膏肥卵丰,个大鲜美,经济价值较高,早被人们所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是淡水养殖中的重要特色品种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养殖比较普遍,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是江苏渔业中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大、优势最显著的主导产品[1]。近年来,河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河蟹养殖前景广阔。
2 姜堰市河蟹养殖现状
河蟹养殖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姜堰市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目前产值主要集中在养殖、流通环节。姜堰市河蟹养殖面积1 200 hm2,养殖产量900~1 500 kg/hm2,主要有池塘主养、鱼塘套养、稻田提水养殖模式[2-3]。但姜堰市还没有专业的河蟹交易市场,仅有100多个经纪人在从事河蟹销售,而河蟹加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 姜堰市河蟹养殖发展前景及盈利分析
3.1 发展前景
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大,每到河蟹上市季节,大小饭店都以河蟹作为主打菜、招牌菜。河蟹市场畅销不衰,成蟹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4]。特别是苏南、上海等地需求量更大,每年需要成蟹15万t,而加工企业对河蟹的需求量也较大,仅江苏兴化九寿堂有限公司每年就需要原料蟹1万t左右。
姜堰市河蟹主养面积800 hm2,产量1 200 kg/hm2;套养面积400 hm2,产量450 kg/hm2。2011年成蟹产量175 t,按姜堰市全年成蟹消费需求500 t左右,该市河蟹养殖面积至少需要1 666.7 hm2,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市场供不应求,需从外地购进。因此,在姜堰市发展河蟹养殖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
3.2 盈利分析
(1)养殖。主要是池塘主养、鱼塘套养、稻田提水的大面积养殖方式,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剧增,养殖产量为900~1 500 kg/hm2,产值达到10.5万~15.0
万元/hm2,可以获利4.5万~10.5万元/hm2。
(2)育苗。蟹仔经过培育,可产规格为160只/kg的幼蟹3 t/hm2,按40元/kg计算,产值达到12万元/hm2,效益达到9万元/hm2。
4 投资方案
4.1 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械推土费7 500元/hm2、排流和电力设施4 500元/hm2、生活用房7 500元/hm2,均按10年折旧;防逃设施4 500元/hm2,按5年折旧;合计24 000元/hm2。生产成本:水草、肥料1 350元/hm2,种苗10 500元/hm2(河蟹120 kg/hm2,54元/kg,规格160只/kg,虾苗112.5 kg/hm2,32元/kg),饲料22 500元/hm2,螺6 000元/hm2,水电费1 500元/hm2,人工费7 500元/hm2,土地租金12 000元/hm2,药费2 250元/hm2,销售车费1 500元/hm2,合计:65 100元/hm2。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成本合计89 100元/hm2。
4.2 产出
成蟹产量1 500 kg/hm2,其中规格200 g/只以上比例10%,按140元/kg计算,产值21 000元/hm2,规格175~200 g/只比例15%,按84元/kg计算,产值18 900元;规格150~175 g/只比例60%,按65元/kg计算,产值58 500元/hm2;规格125~150 g/只比例10%,按50元/kg计算,产值7 500元/hm2;规格100 g/只比例5%,按38元/kg计算,产值2 850元/hm2;合计产值108 750元/hm2。青虾收益为15 000元/hm2。总收入为123 750元/hm2。
4.3 效益
总收入扣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生产成本养殖效益为34 6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4。
5 养殖风险以及规避方法
5.1 养殖中的风险
河蟹养殖的市场风险不大,国内市场形势大好,供不应求,人工养殖的面积在不断扩大。目前,河蟹养殖的风险主要有4个方面:首先河蟹养殖过程中技术指导不完善。由于部分河蟹养殖者未对河蟹的养殖状况、现有资源、销售市场进行调查,加上缺乏相应的养殖技术指导,普遍存在盲目进行河蟹养殖的状况,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其次生产方式落后。当前主要是以家庭为模式的分散养殖,河蟹养殖相对分散,管理难度大,不成规模,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使河蟹养殖与市场销售相互脱节,严重影响河蟹养殖的效益[5]。再次缺少相应的品牌。由于需求量不断加大,河蟹的市场进入门槛被提高,但姜堰市目前还
没有开展河蟹养殖质量认证工作,造成河蟹产品质量层次差距大,市场竞争力弱,市场占有率不高。最后是组织管理跟不上。在进行河蟹养殖前,要对水域资源、养殖地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但姜堰市目前还没有对河蟹养殖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盲目进行河蟹的引进和养殖,造成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
5.2 规避方法
(1)针对目前全市河蟹养殖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发展河蟹养殖只有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才能充分利用姜堰市丰富的水域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全市河蟹开发为契机,建立起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发展渔业生产的新思路、新机制;为农户、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渔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6]。
(2)建立河蟹产业的龙头企业,了解全国河蟹产业的发展动态;合理制订养殖开发规划;推广先进养殖模式和技术;协调河蟹生产、成蟹养殖和市场销售等环节之间的关系;提高全市河蟹产业化水平。在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动下,全市各地河蟹养殖生产者才能凭借自身水域条件等优势形成强强联合,变竞争对手为贸易伙伴,才能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局面,只有这样河蟹产业才能走上规模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 参考文献
[1] 彭友岐,沈德华,徐献民.从河蟹产业源头浅谈推动江苏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现代渔业信息,2009(2):18-20.
[2] 彭友岐.开展河蟹无公害苗种生产 推动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J].科学养鱼,2008(11):3.
[3] 樊宝洪,罗飞,王永明.江苏河蟹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5(6):56-59.
[4] 王静.从“阳澄湖大闸蟹”看农产品品牌效应[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S1):109-111.
[5] 张海松.水产品质量检测服务方向探讨——以南通市水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为例[J].中国渔业经济,2007(3):69-70.
[6] 王海表.浅析河蟹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09(3):1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