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字数:约1 200字 建议用时:15分钟 分值:15分 考查题型:第2题 写作背景:19世纪末,俄国还处在沙皇统治下的农奴制封建社会,正是俄国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前夕,也是沙皇俄国走向衰败的时候。此时,俄国沙皇政府为维护其统 治,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人民,实行专制统治,社会空前腐败黑暗,普通民众饱 受压榨,命运悲惨。 阅读提示:在本文中,契诃夫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家庭教师尤丽娅受尽“有权势的强者”欺 压,却处处退让,逆来顺受,像任人宰割的羔羊的形象。她被有权者欺压,却 还要对有权者充满感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众多尤丽娅这样的人,承受 着太多的委屈和不公,却无人问津。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要和她谈谈孩子的情况,顺便付给她应得的工资。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我想工资应该付给您了。您也许要用钱,您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 “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待了两个月……” “两个月零五天……”
“整俩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您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您牙痛三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的表情更加难看,她显然想说什么,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的玩忽职守,您应负一切责任,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十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
“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她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merci(谢谢——法语)。”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 “为了给钱……”
“可是我洗劫了您,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您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 “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太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了……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数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的背影,想道:
“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
(节选自《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概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结合上下文,分析小说是如何将“柔弱的人”的柔弱性一步步展现出来的。(4分)[答题技法详见P58考点解读]
情节发展 起初 尤丽娅的语言 ①“四十卢布……” ②“两个月零五天……” ③“我没支过!” ④“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⑤“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 ⑥“merci(谢谢——法语)。” 接着 然后 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尤丽娅感谢“我”,“我”为什么却“憎恶”而又“不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尤丽娅的“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的回答中,看出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属于契诃夫的小说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的一项是(2分)( )
A.屠格涅夫 B.夏洛克 C.奥楚蔑洛夫 D.伏尔泰
考点解读与答案详析
1.“我”给家庭教师尤丽娅结算工资,在“我”蛮不讲理、故意克扣工资的过程中,她只是一味退让、妥协,没有丝毫反抗,“我”对她的表现十分愤怒,但最终还是给了她应得的工资。
考点解读 考点——梳理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 【考点解读】 梳理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其实是理清脉络,理清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考查的是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 【技巧点拨】 那么如何梳理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呢? 1.筛选表现人物心理或情感的词语和句子。 2.通过这些词语和句子,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 3.联系上下文,参考情节的发展变化。 4.抓住特殊的句子,如抒情句、议论句。 2.[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的梳理。在回答时明确人物“本能争 辩——屈服——善良坦白——感谢”的变化过程。
[答案] 起初在“我”的无理取闹中,尤丽娅还本能地进行争辩,随着“我”的步步紧逼,尤丽娅开始屈服,然后还善良地坦白自己曾“支取了三卢布”,最后拿着被“我”无理克扣后仅剩的十一卢布说“谢谢”。小说通过对“我”蛮横逼迫和尤丽娅怯弱退缩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将“柔弱的人”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一步步展现出来。
3.[解析] 回答本题要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从小说结尾“我”希望尤丽娅能够抗议,希望她不要这样软弱,可以揣摩出“我”的憎恶缘于她懦弱的表现。而社会中弱者如此软弱是因为有权势者的强势,弱者的不抗争又会使有权势者更加强势,作者因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而不安。
[答案] 因为尤丽娅逆来顺受、懦弱到了如此地步,使“我”无法忍受,所以“我”憎恶。由此,“我”联想到社会上“尤丽娅”们的不抗争,对这种普遍的病态现象感到不安。
4.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强权横行霸道、弱者逆来顺受的黑暗社会。
5.[解析] C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A项是俄国作家,B项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D项是法国作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