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巩固练习(提高)

来源:二三娱乐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 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物分立透镜两侧 D.像物等大

2. 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cm的物体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

A.5cm B.10cm C.15cm D.30cm

3.(多选)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

A.v<f B.f<v<2f C.u>2f D.f<u<2f

4. 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 ) 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 C.像变小,速度变小 D.像变小,速度不变

5. (2015•新泰市二模)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6. 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 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

二、填空

7.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若有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 、 、 的像。

8.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 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 ;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 (填“透镜”或“电路板”)。

9.当物体位于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的 像(选填:“倒立”、“正立”和“虚”、“实”),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在大于

范围内。

10.点燃的蜡烛距凸透镜16cm,在距透镜16cm的另一侧光屏上出现了等大的清晰的烛焰像,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蜡烛移到距透镜20cm的位置时,移动光屏,能接到 (填倒立、正立、放大、缩小)的清晰的烛焰像。

11.(2015•东台市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3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一般情况下 (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情况与其相同。

12.(2015•高要市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 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移。

三、综合应用与实验探究

1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后射在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14.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利用平行光源可以找到焦点,直接测出焦距,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如何利用凸透镜来测定凹透镜的焦距?

15.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实验次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 1 2 60 30 12 15 光屏上像的大小 缩小 缩小

3 4 5 20 15 12 20 30 60 等大 放大 放大

①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 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 。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答: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A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所以凸透镜成的正立的像都是放大的。 2.【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物体成放大、的实像,这时,物距应该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2f>15cm>f,透镜的焦距应该在15cm>f>7.5cm,所以B选项正确。 3.【答案】BC

【解析】由图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距大于2f,即u>2f;而像距处于f和2f之间,即f<v<2f。 4.【答案】C

【解析】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u增大(即物体远离凸透镜),则像距减小(即像与物相对于凸透镜向同一方向运动),其像也随像距成正比地减小(即像与像距的变化情况完

全一样)。但物体移动的距离大于像移动的距离,而移动的时间又相同,由可知,像的速度会变小

(减速运动)。 5.【答案】B

【解析】(1)蜡烛经透镜成倒立的像,说明此透镜一定是凸透镜;(2)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说明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2f>20cm>f,所以20cm>f>10cm;故选B。 6.【答案】D

【解析】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像的放大或缩小是就物体所成的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比较而言的,由于题中没有说明两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关系,故不能断定两个物体的像的大小关系,因此答案为D。

二、填空

7.【答案】倒立;缩小;实

8.【答案】凸;虚;小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电路板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就是放大镜的原理,所以检修工人用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来查看电路板时,电路板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用照明灯照亮电路板,可以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 9.【答案】倒立;实;大于10cm小于20cm(或10cm<f<20cm)

【解析】物体离凸透镜2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故该像一定是实像,即此时成的是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即2f>U>f,所以,2f>20cm>f,20cm>f>10cm。 10.【答案】8;倒立、缩小

【解析】当u=16cm时,物体成等大的像,所以2f=16cm,即f=8cm;若将蜡烛移到20cm处,则物体在2f之外,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1.【答案】主光轴;缩小;照相机

【解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整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烛焰、光屏和光屏的中心在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35cm,所以物距u>2f=2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答案为:主光轴;缩小;照相机。 12.【答案】光屏;缩小倒立;右

【解析】为了实验的需要,焰心、光心及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因当物体在焦点之外时,必在屏上成倒立的实像,此时蜡烛在焦点之外;要使实像变大,必须缩小物距,蜡烛向右移;故答案为:光屏;缩小倒立;右。 三、综合应用与实验探究

13.【答案与解析】根据折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画出即可;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4.【答案与解析】要测出凹透镜的焦距,需要平行光源、凸透镜、刻度尺、光具座等辅助器材。如图所示,其操作与观察方法是:让平行光源通过凸透镜的焦点F的位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1,再在凸透镜的后面安上待测凹透镜,并在光屏上画一个与凹透镜等大的圆,移动凹透镜使光斑与圆正好重合,测出凸透镜与凹透镜间的距离s,凹透镜的焦距大小为f1-s。

15.【答案】(1)B(2)①大;②减小(3)不够全面,因为他只记录了像的大小,没有记录像的正倒。

【解析】(1)如果选择A透镜,当“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u>2f时,即物距大于100cm,此时f<v<2f,即像距大于50cm小于100cm,而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100cm”,所成的像位置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所以不能选A透镜,只能选择B透镜。(2)①表中数据物距越来越小,像距越来越大,像由缩小到等大到放大。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来越大,像距越来越小,即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3)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不够全面,因为他只记录了像的大小,没有记录像的正倒,所以他的记录不全,(或只通过一块凸透镜成像情况,要得到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欠普遍性,或只研究了凸透镜成实像的情况,没有研究成虚像的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