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例题及详细解析(经典9题)

来源:二三娱乐


初中物理浮力与压强经典例题及详细解析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精析 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

解 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选项不正确.

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

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

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 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2 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

精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物gV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浮=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已知:m=79g=0.079kg 铁=7.9g/cm3

求:m铁、G铁、m排、F浮

解 m铁=0.079kg

G铁=m铁g=0.079kg×10N/kg=0.79N

m铁V排=V铁=铁79g37.8g/cm==10 cm3

m排=液gV排=1g/cm3×10 cm3=10g=0.01kg F浮=m浮g—0.01kg×10N/kg=0.1N

从上面的计算看出,铁块的重力和铁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完全不同,但计算方法委相似,关键 是区别液和物,区别V排和V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是死记硬背,乱套公式.

例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已知:G=43N,浸没水中F=33.2N

求:V空

解 可在求得浮力的基础上,得到整个球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实心部分体积,最后得到结果.

F浮=G—F=43N—33.2N=9.8N

F浮V排=水g=

9.8N1.0103kg/m39.8N/kg

=1×10—3m3

浸没:V=V排=1×10—3m3

m铜G铜球中所含铜的体积V铜=铜=铜g

43N1.0103kg/m39.8N/kg

≈0.49×10—3m3

V空=V—V铜=1×10—3m3—0.49×10—3m3

=0.51×10—3m3

答案 0.51×10—3m3

例4(广州市中考试题)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精析 此题考查学生是否注意了在解题前先要对物体作“状态的判定”,即铜球静止时是漂浮于水面,还是沉于水中.有的学生拿到题后,就认定V排=0.5 dm3,然后根据F浮=液gV排,求出浮力F浮=4.9N.

【分析】 当题目未说明铜球静止时处于什么状态,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判定物体的状态.

mV球GgV球解法1 求出铜球的密度:球=0.9kg/dm3×103kg/m3

=(g4.5N310N/kg0.5dm取10N/kg)球==0.9kg/dm3=

这是一个空心铜球,且球<水,所以球静止后,将漂浮于水面,得F浮=G=4.5N.

解法2 求出铜球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F浮=液gV排=1×103kg/m3×10N/kg×0.5×10-3m3=5N.

答案 4.5N

例5 体积是50cm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酒=0.8×103kg/m3)

解 判断此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状态

m45g3求出物体密度:物=V=50cm=0.9g/cm3

∵ 物<水,物体在水中漂浮.

F水浮=G

m排水g=m物g

∴ m排水=m物=45g

又∵ 物<酒精,物体在酒精中沉底.

F酒精浮=酒精V排g,浸没:V排=V=50cm3 m排精浮=酒精V排=0.8g/cm3×50cm3=40g

答案 溢出水的质量是45g,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

有的同学对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不加判断,而是两问都利用V排=50cm3进行求值.造成结果错误.V排=50 cm3进行求解。造成结果错误.

例6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3中,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

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5 N,竖直向下 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下

图1—5—3

精析 结合浸没在水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考查学生对受力分析、合力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分析】 绳子未断时,A物体受3个力:重力GA,拉力F,浮力F浮.3个力关系为:GA+F=F浮,求得F浮=5N+3N=8N.绳子剪断后,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且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大小仍等

于8N.合力F合=F浮—G=8N—5N=3N

合力方向:与浮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上.

答案 B

例7 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

B.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

C.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

【分析】 轮船在河里和海里航行,都处于漂浮状态,F浮=G.

因为轮船重力不变,所以船在河里和海里所受浮力相同.A选项正确.又因为海水>河水, 所以V排

海水<V排河水,在河水中没入的深一些.

密度计的原理如图1—5—4,将同一只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由于密度计均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可见,密度计没人液体越多,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小.

甲 乙

F甲浮=F乙浮=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甲gV排甲=乙gV排乙

∵ V排甲>V排乙 ∴ 甲<乙

答案 A

例8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如图1—5—5,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5

精析 此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了解此图中G象=G石的原理.

【分析】 当大象在船上时,船处于漂浮状态,F了当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

浮′=G船+G象,曹冲在船上画出标记,实际上记录

用这条船装上石头,船仍处于漂浮状态,F浮′=G船+G石,且装石头至刚才画出的标记处,表明此时

船排开水的体积V排′=V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两次浮力相等.两次浮力相等.便可以推出:G象=G石.

答案 (1)漂浮条件 (2)阿基米德原理

例9 如图1—5—13(a),在天平左盘放一杯水,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

(a) (b)

图1—5—13

(1)将一质量为27g的铝块(铝=2.7g/m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

(2)将铝块如图1—5—13(b)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解 (1)因为铝>水,放入容器中,铝块将沉底,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就是铝块重力.

天平此时不平衡,左盘下沉,右盘增加27g砝码,可使天平再次平衡.

(2)铝块浸没于水中,但未沉底,此时容器中液面升高△h,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F=水g△h·S=水gV铝=F浮.

m铝块体积,V积=

铝27g32.7g/cm==10cm3

铝块排开水质量:m排=水V铝=1g/cm3×10cm3=10g

天平不平衡,左盘下沉.右盘再放10g砝码,可使天平再次平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