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word版)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完整word版)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来源:二三娱乐


生物进化论复习题

一 1. 简述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现代综合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主张两步适应即变异经过选择的考验才能形成适应。

第二,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机制的研究属于群体遗传学的范畴。第三,认为突变、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2. 谈谈你对进化生物学发展新方向的见解。

1、分子古生物学

答:化石DNA可直接了解其进化历程,为DNA重复序列、基因结构的起源进化,生物大分子的突变重排及遗传信息在发展过程中的传递提供线索。使了解承重作用的分子机制,沟通了古生物形态特征与DNA分子特异性之间的关系。

2、分子进化工程

答:即实验室进化。在试管里对以核酸为主的多分子体系施以选择压力,模拟进化历程,以达到创新基因、蛋白质、新物种的目的。其包含三个往复化学过程,扩增、突变、选择,可获得新型的催化剂、酶和新药

3、法语机制

答:发育是高度程序化的过程,不同时空有特定的基因表达,控制着特定器官与个体的发育。主要分为两大同源框基因家族HOX SOX两大类。为创造生命提供可能,进化-——发育生物学 比较基因组学。

二 1 简述生命的本质。

生命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它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其化学组成上有其同一性,在结构上表现了高度的有序性,在功能上具有复杂性。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控和自我突变。所以,生命实际上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的,以及向多方向发生突变并可复制自身的多分子体系。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不断地从环境吸取负熵,用以克服自身还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有序结构。

2试述遗传密码进化的Dayhoff假说的内容及其合理性。

内容:最原始的三体密码大概是GNC三体密码。第一次扩展时由GNC扩展为GNY,Y代表C或U两种嘧啶。第二次扩张时由GNY扩展为RNY,R代表G或A两种嘌呤。第三次扩展是由RNY扩展为RNN。最后一次扩展是由RNN扩展为NNN。

合理性:Dayhoff及其同事认为密码的进化路线是由GNC→GNY→RNY→RNN→NNN。在这一进化路线中,在GNC和GNY阶段,仅第二位碱基才决定氨基酸的种类,实质上相当于单体密码;在RNY密码中第一位剪接和第二位碱基共同决定氨基酸种类,因

此相当于二体米娜;在RNN和NNN密码中,三位碱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氨基酸种类的决定,实质上已过渡到真正的三体密码。所以,Dayhoff及其同事的密码进化学说包含了过去的一体、二体、三体学说,是目前最合理的假说。

三 为什么说真核细胞更可能起源于古细菌?

因为研究发现古细菌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特征与真核生物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古细菌的细胞壁不含真细菌细胞壁的成分(胞壁酸),与真核细胞一样不受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影响;真细菌的起始性甲硫氨酰tRNA需甲酰化,而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的都没有甲酰化;古细菌可利用真核生物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的肽链延长因子对白喉毒素均有反应;古细菌的5S rRNA与真核生物的较相似,真细菌的5S rRNA则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较相似;古细菌的核糖体蛋白与真核生物的相似;古细菌对作用于核糖体的抗生素的反应与真核生物的一致;古细菌的RNA聚合酶与真核生物的相似(亚基组成,对抗生素和药物的反应)。(具体请参照课本P56表3-1)

四 1. 化石按保存的特点可分为哪几类?决定化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二、化石按照保存的特点可分为哪几类?决定化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化石按照保存:

1、遗体化石 2、模铸化石 3、遗物化石 4、遗迹化石

决定化石形成的因素:1、生物死亡种群的大小

2、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

3、生物尸体被掩埋的速度

4、掩埋的环境

5、化石的程度和速度

2. 怎样理解生物界系统发展的规律?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进步性、阶段性和多样性。

1、生物进化的进步性:表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2、生物进化的阶段性:神武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3、生物进化的多样性: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多样性是不断增加的,特别是每次重大灭绝之后生物多样性增加都很迅速。

3. 你对生物进化发展的因素和动力是如何理解的?

影响生物进化速度的因素

1. 生物自身因素的影响 ①生物进化的速度与生物体的结构水平相关。适合度、忍受变异的能力。

②生物种群的繁殖方式也影响着生物进化的速度。有性繁殖、异花授粉

③生物种群的大小和发生变异的能力的影响。

2. 环境对进化速度的影响:环境的剧变可以产生较大的选择压力,引起或促进生物体发生变异,从而促进新种的形成。未被占据的生态位为新种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五 谈谈你学习生物争斗行为的进化后的感受。

六 试述自然选择在微观进化中的作用。

(一)自然选择可理解为随机变异的非随机淘汰与保存,变异提供选择的材料,变异的随机性是选择的前提,选择作用于表型,如果突变不影响表型,不影响适合度,则选择不会发生。

(二)自然选择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通过有性生殖的种群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一个个体如果产生了有利于生存的可遗传的变异,那么决定这种变异的基因必然在种群里逐渐扩散,逐渐取代原有基因,才能形成新生物类型

七 1. 隔离的机制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物种的形成一般是通过隔离实现的,因为只有隔离才能导致遗传物质交流中断,防止因基因交流而将彼此间的差异淹没,保证群体向各自方向发展,使歧化不断加深,直至新种形成。

另一方面,生物学上差异造成的隔离,也是随着物种的形成而获得的。以美洲棉尾兔分布为例,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个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个种,说明在多山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又如蚊子中至少有6个物种之间的隔离属于生态隔离,

一些种生活在盐水中,另一些生活在活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静水中。

2. 随着研究的深入,物种的概念将有怎样的发展? P143

八 1你是如何理解进化的不平衡性的?

①镶嵌进化(mosaic evolution)

镶嵌进化是指进化过程中生物体性状的各个部分独自地进行变化。镶嵌进化是由于生物在身体构造、机能等方面的发展、进化不平衡引起的。

②生物进化速度的不平衡

A. 低速进化

B. 中速进化

C. 高速进化(有袋类5千万年 )(人类的进化200-300万年 )

2试述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的关系。

微观进化过程是宏观进化现象的基础,微观进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宏观进化现象,不存在与微观进化无关的独立的宏观进化过程。

微观进化的速率有快有慢,在一定情况下,微观进化速率也会很快。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微观进化和宏观进化是统一的,微观进化通过选择、隔离分化同样可以导致高速率的

进化。

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是不同层次上的进化,二者是相互关联的。

九 对基因组进化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p200

十 简述中性突变理论的本质及其贡献。

主要观点是分子水平上的进化大都不是通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而是由选择中性或近中性突变基因的随即固定实现的。其本质是分子突变从严格意义上讲是选择中性的,即对生物本身来讲既无利也无害,他的命运几乎取决于遗传上的随机固定,所以在分子进化的过程中,突变压和随机固定起着重要作用。详见P213

【关于中心突变理论的理解:遗传突变多为中性突变,即对生物体无利也无害,所产生的突变由于群体内个体的随即交配以及突变基因随同一些基因型固定下来或消失不见(随机漂变的作用),新种的产生不是由微小的长期有利变异积累而成,而是由那些无适应性、无好坏利害之分的中性突变累积而成。它在理论上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并不冲突,前者是揭示了分子水平(微观)的进化规律,后者揭示了表型、种群进化(宏观)的规律,可以说中心突变理论是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十一 1 人类进化有哪几个主要的阶段?

人类起源发展的四个阶段

南方古猿

能人或早期猿人(100万年~250万年前

直立人或晚期猿人 (20万年~200万年前)

智人(3. 5万年~28万年前)

2 试述人类的生物学进化和社会文化进化的关系。

生物学进化与文化进化的特征

生物进化:指生物个体和种群的遗传组成和与之相关联的表型特征的世代改变。

文化进化: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系统(包含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随时间而变更的过程。

关系:

人类的文化进化建立在生物学进化的基础上,生物学进化达到一定的阶段,才产生和创造出文化,才可能有文化进化。文化是靠一种符号系统和习俗等表达和传递的。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文化的能力,建立由社会组织、语言、文字、习俗、教育诸要素构成的文化系统。

文化创造也是一种行为,而人类行为也是一种生物学特征,有遗传的基础。因此,人类的文化进化也可以看作是人类创造文化的复杂行为的进化。

(l)进化系统内部必须有变化或变异,为系统的进化提供“材料”。

(2)进化系统内的变化或变异必须以某种形式存储、传递和延续,才能完成进化过程。

(3)进化的动因和进化方向的控制。

生物系统的进化中,自然选择是主要的进化动因;自然选择也有导向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干预或控制某些生物的进化方向。

在文化系统的进化中,人的知识积累、发明和创造活动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是文化进化的主要动因。文化系统内部或系统间的斗争或竞争也是文化进化的重要动因。

(4)就人类的生物学进化而言,进化的结果是生物改变自身结构、机能和习性使之适应生存环境。人类文化进化的结果是改变自然环境使之适合人类自身的需要。两种进化过程都使人类更加适应环境。

(5)生物学进化是极缓慢的过程,而文化进化在达到适应的目的方面要快速得多。如,进化出翅膀的时间以百万年计,但人类创造发明飞机只经历了2000年(从风筝发明算起)。自然界从未进化出轮子,而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发明了轮车。

(6)隔离对于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有相似影响。隔离降低生物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导致物种分歧和新种形成,增大物种的多样性。文化系统间的隔离会降低或减弱文化交流,导致文化的多样化。不论是生物学还是文化进化,隔离都会降低其进化速度。

人类的生物学进化与人类的文化进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是依靠思维、劳动、语言三个基本能力,而人类的思维器官(脑)、劳动器官(手)和语言

器官(声带)等则是生物学进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人类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人类的生物学进化。

十二 从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出发,谈谈如何使生态系统朝着协调稳定的

方向发展。P2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