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实证研究——以广西为例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实证研究——以广西为例

来源:二三娱乐
2012年第2期 区域金融研究 NO.2.2012 (总第471期) Journ ̄of Re ̄onal Financi ̄Research General NO.471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实证研究 一以广西为例 黄绍进 黎怀敬 吴俊镜 (1.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中心支行,广西贺州542800; 2.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贺州市分行,广西贺州 542800) 摘要:本文以广西为实证,对金融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的 紧迫性、广西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的金融效率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金 融支持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77(2012)02—0084—05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金融在我 (一)金融能够提升地区投融资水平和效率 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对于资金匮乏的 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两方面的突出作用:一是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来说,金融支持更是关键因 通过资本集聚增加要素总量,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二 素。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全面 是通过资本配置引导功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 深人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发挥金融功能、促进欠发达 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地区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1.在资本的总量集聚上,金融发展可以为地区经 村、构建和谐社会等国策的实施和推动欠发达地区经 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在以哈罗德一多马模 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型、索洛模型等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资本 一金融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金融可以通过更好地动 、员储蓄,作用于资本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 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包括资本集聚、技术创新、 作用。金融能够提高储蓄和资本积累水平,提高投融 人力资本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投资需求拉动等 资水平与能力。金融发展对投资的扩大具有直接决定 等。而资本集聚则是诸多要素中的关键,在欠发达地 作用,影响投资的供给效应和需求效应,并通过投资 区尤其如此。如果一个地区的金融业比较落后,不仅 的乘数效应,加速经济发展。 无法借助发达的金融市场获取充足的经济发展资本, 2.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着投融资的 而且会引起地区资本外流、导致地区资本稀缺,严重 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融资转换为投资的 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效率。比如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和证券市场融资效 收稿日期:201l一12—15 作者简介:黄绍进,男,广西梧,。l,1人,高级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中心支行。 黎怀敬,男,广西苍梧人,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中心支行。 吴俊镜,男,广西贺9'1'1人,助理经济师,供职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贺州市分行。 一84— 《区域金融研究12012第2期 率等等,这也意味着投资的效率提高。但在实现中,并 非全部储蓄均被转化为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往 往有相当部分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被浪费掉 农民人均收入3260元,分别是1978年的20.37倍、 21.98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降到 45.1%,生活水平与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比较而言, 农村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呈进一步加大趋 势,这种趋势在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以广西为例, 1990年县域人均GDP是城市的24.68%,2010年为 21.94%;199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 1.98倍,2010年达到3.34倍。 了。一个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的金融体系是造成这种 浪费的主要原因。如果金融发展能够降低这种浪费提 高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比率,就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二)金融能够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金融的本质是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首先,金融 可以通过将资本直接配置到生产效率最高的行业和 项目中去,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进而促进技术进 步和经济增长。其次,金融可以促进技术和资本的结 合进程。新技术的诞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金融可 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从而为促进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再次,金融可 以加速知识同资本的结合进程。金融业全面快速发展 不仅造就了大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 队伍,而且直接推动了知识资本化的过程。知识作为 一个重要生产要素,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知识自身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必 须与资本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本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保障作用,知识才能转化为现实 的生产力。所以,金融在促成资源、技术和人才的良好 互动、造就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大环境方面发挥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三)金融能够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壮大直接体现为所属的第 三产业的发展壮大,增大第三产业在GDP总量中的 比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金融本身就是经 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与经济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金融业的优化 升级不仅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体现,而且还在 自身优化升级的同时通过资本优化配置功能推动整 个地区经济的优化升级。 二、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 已是当务之急 (一)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迫切要求加快农村经 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 长。2010年,全国第一产业GDP达到了20744亿元、 (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亟需金融支持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农村经济增长的的 关键f生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欠发达农村地区。 当前,农业资金投入短缺、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难、农 村金融服务缺失等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 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加快欠发 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实现 农民小康和社会和谐,建设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金融 支持体系、强化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已是当务之 急。 三、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效率实 证分析 (一)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的支持 广西农村金融资源主要来自于财政农业支出、金 融机构贷款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等渠道。90年代中 期以后,农业企业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实 现融资后,也将部分资金投入到产业化经营中,但数 量很小,因此本文对资本市场融资形成的农村金融资 源未加考虑,而只将乡镇企业贷款与农险保费纳入自 变量体系。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乡镇企业从业人 员中的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 业机会,推动了农民增收;二是农业保险可以对受灾 的农民给予相应的、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降低了农 户的损失,相应增加灾年的收入。 根据广西1985—2010年统计数据建立农民人均 纯收入(RNI)与财政农业支出(FAE)、金融机构农业 贷款(FAL)、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FEL)、农业保险 保费收入(AI)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如下结果: LN(RNI)=5.04+0.28*LN(FAE)+0.26*LN(FAL) +0.16*LN(FEL)一0.03*LN(AI) p(0)(0.066)(0.090)(0.024)(0.509) 一85— 《区域金融研究}2012第2期 t(21.12)(1.98)(1.81)(2.51)(一0.68) 中,这两个因素对农业产出增长贡献率较大。但对于 农业贷款而言,由于在0.1的显著水平下没有通过t 检验,可以认为其与农业总产值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 系,对农业产出增长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对实证研究的简要评述 R2=0.984,ADJR =0.980;F=231.19(p=0); DW=2.015 该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R2=O.984,调整后为 0.980;除农险保费收入变量(AI)在0.1的显著水平下 没有通过t检验,其它的每一个自变量都对农民收入 1.财政农业支出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 (RNI)的线性作用显著;从F值可看出回归方程线性 地区地方财政自给率低,农业部门盈利能力差,导致 关系显著;DW为2.015,无自相关。 可见,广西各类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对农民收入 增长的弹性均不高,农业财政支出的弹性为0.28,农 业贷款的弹性为0.26,乡镇企业贷款的弹性仅为0.16。 这说明目前广西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未能在农民收 入增长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于农业保险而言,由 于在0.1的显著水平下没有通过t检验,可以认为其 与农户收入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对农户收入增长 没有产生作用。另外,农业贷款在农业金融资源中所 占的比例很高,达到70%左右,但从目前状况看,农业 贷款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二)农村金融对农业产出的支持 本文考察的主要是财政农业投入、农业贷款与乡 镇企业贷款。在这里,农村金融投入未包含农业保险, 因其与产值无关,只与收益(灾后赔付)有关;虽然乡 镇企业贷款并未直接作用于农业产出,但对农业产值 的增加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建立农业总产值 (FGOV)与财政农业支出(FAE)、金融机构农业贷款 (FAL)、金融机构乡镇企业贷款(FEL)的多元线性回 归模型,得出如下结果: LN(FGOV)=3.89+0.44 LN(FAE)-0.04 LN(FAL) +0.44*LN(FEL) p(0)(0.01.(0.82)(0) t(17.34)(2.89)(一0.24)(7.70) R =O.989,ADJR =O.986;F=458.42(p=0); DW=2.309 该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Rz=0.989,调整后为 0.986;除农业贷款(FAL)在0.1的显著水平下没有通 过t检验,其它自变量都对农业总产值(FGOV)的线 性作用显著;从F值可看出回归方程线性关系显著; DW为2.309,无自相关。 可见,财政农业支出与乡镇企业贷款对农业产出 的弹性较大,达到0.44,这说明在目前广西农业生产 一86一 地方政府增加农业投入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致使地 方财政农业投入状况堪忧。以广西为例,地方财政自 给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45.73%下降到 2010年的39.98%,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则达 76.73%,差距甚大;tg方财政农业支出比例1990年为 11.80%,2002年最低仅为6.03%,虽然之后有所回升, 2003年为6.30%,2010年达到10.83%,但仍与农业在 广西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称。在美国、英国、澳 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相当 于农业GDP的25%以上,日本、以色列等国对农业的 财政支出更是高达农业GDP的45%一95%,即使印 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10%,而我国欠发达地区财政 农业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明显偏低。如广西1990 年以来为5%左右,2001年以后有所提高,但也仅为 6—7%。 2.金融机构农村贷款方面。在利益最大化的商业 化经营原则指导下,国有商业银行纷纷退出欠发达地 区农村市场。如2010年末,广西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 构为221个,比2002年的291个减少了70个,下降 了24.05%;营业网点1263个,比2002年的1736个 减少了473个,下降了27.25%,所撤并的基本上都是 县域网点。欠发达地区不仅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农 村营业网点少,农合金融机构独力支撑农村金融支持 重任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性改观,而且所有涉农金融 机构的信贷投向非农化日趋明显,信贷支农力度相对 弱化。如2010年末,广西涉农贷款余额2556.02亿 元,占全部贷款余额8979.87亿元的28.46%。而涉农 贷款中较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大头,实际投向农村 的贷款只有10%左右。 四、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 持的基本思路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是一项涉 《区域金融研究}2012第2期 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及有关职能部门 新农业体制机制,增强农业科技动力,全面提升农业 产业化经营水平。 3.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增加财政投 等多层面的合力推动,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快农村经 济发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和改善农 村金融生态等方面全方位同步推进,才能取得良好成 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役向农业和农村,完 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 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共识 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均应从落实 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 高度,充分认识强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 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树立有为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各司其职、 积极主动地为强化农村经济金融支持作出努力。尤其 是地方政府应抓住国家从财政、扶贫、信贷等全方位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快发展壮大 辖区农村金融业,引导金融业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 力度。金融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新思 路,充分认识强化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不仅是国家 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自身科 学发展的需要,结合农村实际科学制定金融发展规 划,树立“在支持中发展、在发展中防化风险实现双 赢”的新理念。 (二)多措并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强化欠发达 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打铁还须自身硬。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要想获得 更多的金融支持,首先自己要有实力,有市场、有效 益、信誉好,达到银行贷款需要的条件。所以,欠发达 地区农村应以先进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实现农村经济的高科技、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为赢 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奠定坚实的基础。 1.要以工业的理念、市场的理念和科学的理念经 营农业。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用市场 的理念加快大型农贸集散市场和物流企业建设,用科 学的理念抓好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和科技化生产。 2.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围绕产业升级和消费 升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 长、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率高的农 业产业化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加工园区和物流 园区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品牌化 生产,培育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创 善社会投入机制。全面加强水利、饮水、道路、沼气和 危房改造等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技队伍 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疫病防 控、防灾减灾、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领域 的科技创新步伐。狠抓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用好用足 用活支农政策。 (三)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 发展后劲 1.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基础。涉农金融机构应转变 “重城市轻农村、重工商业轻农业”和“农村金融 无大作为” 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城乡 金融统筹协调发展,从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 展的高度重新规划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布局。同时,应 加大对农村金融网点建设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投入力 度。 2.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准确定位农村金融机 构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 业部改革和农发行商业化转型改革,增强邮政储蓄银 行服务“三农”功能,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 新型机构,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完善、适度竞争、 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3.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一是根据农村信贷需 求的特点,积极创新简式贷款、微贷、快乐贷、“速贷 通”、“票融通”等灵活、便捷、高效的信贷品种,同时要 根据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需要,积极推广与 之相适应的大额农贷业务。二是积极探索动产质押、 仓单质押、合格证质押、旅游经营权质押、收费权质押 及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抵押担保形式,有效解 决农村信贷抵押担保难问题。三是积极开发拓展财务 咨询、代理、担保和个人理财等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需 要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 平。 4.建立农村金融服务激励机制。建立农村金融服 务财政专项补贴、税收减免扶持、重大自然灾害农业 贷款损失补贴、存款准备金和再贷款倾斜、考核奖励 等政策措施,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拓展 一87— 《区域金融研究12012第2期 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支持农村经 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力,加强监管力度,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4.健全农业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通过建立农业风 险补偿基金、出台财政贴息和税费减免激励政策、实 1.加强信用环境建设。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加强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信用村镇和信用户评审活 动、建立健全激励惩戒机制、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等措 行优惠贷款利率、完善农村保险体系和农村信用担保 体系等措施,构筑农业风险防范屏障,为农村经济发 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4. 施,增强全民诚信意识,全面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2.整饬农村金融司法环境。通过加大执法力度、 严惩逃废债行为,严格公正执法、提高金融案件执结 率,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保护涉农 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等措施,努力营造公正透明的司 法环境,切实维护良好的农村金融秩序。 [2]程恩富,胡乐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经济13报出 版社.2005. 3.规范民间融资管理。出台具体管理办法、完善 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形成监管合 [3]黄良波.关于广西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区 域金融研究,2009(1).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ndeveloped Areas Huang Shaojin Li Huaijing Wu Junjing (PBC Hezhou Sub—branch,PSBC Hezhou branch,Hezhou Guangxi 542800) Abstract:Taking Guangxi as a testa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finance in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the imminence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ndeveloped areas,the eficiency of financialf support of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ndeveloped areasthen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for it. Key words:Rural Economy;Financ Support;Study (特约编辑:杨永杰) (校对:YYJ) 一88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