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产权制度改革不到 黑兕红省农信社 位,经营机制活力不足。在 组织形式上,县、乡两级法 在农村金融罗元丫匕 人社所占比重大,以县为 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合 格局中的SWoT分析 作银行比重小。在股权结 构上,社会自然人入股占 总股本的98.7%,法人股较 及对策 少,只占总股本的1.3%;资 格股占股本总额的98.2%, 张志云 投资股所占比重过低,股 权分散。在法人治理结构 一、黑龙江省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多元化格局中 上,社员代表大会、理事 SWOT分析 会、监事会“三会”制度还没有有效发挥作用,决策、执行、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监督、制衡机制与改革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1.历史悠久,网点众多。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最大 3.基础条件差,竞争实力不强。一是人员素质较低。行 优势是历史悠久,50多年来积累了良好的人缘、地缘,在 社分家前,由于农信社隶属农行,成为农行安排家属、子女 农村金融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现有的1058个法人机 就业的主渠道,正式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仅占7%,大专学 构遍布全省城乡,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地方政府高度评价, 历占35%,高中以下学历占近60%。二是现代化服务水平 农民极大认同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较低,计算机网络系统未形成,无法通存通兑,结算手段落 2.得到国家多项扶持政策。一是全省农村信用社于 后,有些偏远地区仍实行手工记账,严重制约了业务规模 2005年9月末全部获得央行专项票据54.2亿元,置换历 的扩展,加大了组织存款的难度。 年亏损挂账5.8亿元,置换不良贷款48.4亿元,减轻了沉 (三)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重的历史包袱,有利于农信社轻装上阵与其它金融机构竞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黑省农信社提供了新的发 争。二是为解决政策性亏损,国家财政分三年拨补 展机会。新农村建设在农业基础设施、社会福利工程、农村 1994—1997年间亏损信用社支付的2.98亿元的保值贴补 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 息,现已到位9900万元。三是省财政设立了4亿元的预算 入,除了少部分依靠国家财政资金,大部分来自金融部门, 内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全省农村信用社股金分红补贴。四 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一信用社。新农村建设将为黑省农 是2oo4-一2009年全省农信社营业税减免2个百分点,按 信社提供良好的社会发展空间。 3%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减半征收,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全 2.科学技术和网络经济日新月异使农信社迅猛发展。 省农信社减免所得税8280万元,财务状况明显改善,经营 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造就了大批的高级 成本明显降低,2005年盈利2亿元,提取了一定数额的风 rI'专业人才,为黑省信用社各种业务的电子化建设提供了 险拨备,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凭借科技力量进一步开发、创新 3.在农村金融经营管理方面有一套成熟的制度、经验。 业务品种,提高竞争力。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四)威胁分析( 础l忸) l历史包袱沉重,经营能力弱化。全省农信社走过50 1.农业银行重返农村市场,着力打造县域特色零售银 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数次改革和政策的调整,积累了许 行。农业银行为支持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从自身发展角 多问题,形成沉重的历史包袱。改革前历年亏损挂账和资 度提出“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坚定不移地发展 产损失达141亿元。改革一年来,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自 县域中高端业务,积极发展优质成长型中小客户”的经营 身努力,化解历史包袱54亿元,仍有资产损失和历年亏损 思路。农业银行实施农村回归战略,把目光转向农村市场 挂账87亿元,占各项存款的20%,再投放能力被削弱,人 最优质的客户资源,将不可避免地与信用社展开激烈的竞 均贷款、人均有效资产等指标与商业银行差距较大。 争。 ! 叁 垒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农发行实施战略“转型”与信用社开始竞争。按照中 4.经营创新。一是发扬传统业务。充分利用人缘、地缘 央“一号文件”要求农发行调整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 优势,狠抓存款,借助政府等各方面力量吸收财政性存款、 把农业扶贫贷款、开发性贷款、农产品深加工贷款以及农 项目性存款,降低筹资成本;盘活不良贷款,积极融通资 业基础设施贷款做为主投向。信用社多年扶持的黄金客户 金,促进城市资金流向县域,流向农村;加大支持“三农”的 如粮棉油加工和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农发行以利 贷款投放,开辟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的绿色通道, 率低、额度大、期限长等优势抢占。 解决农村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大力拓展 3.国家开发银行从侧面“进攻”农信社。国家开发银行 中间业务。农信社要借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全面建设的有利 涉足农村金融市场后探索出政府、国家开发银行、担保机 时机,制定发展规划,加大市场营销和宣传力度。一方面通 构和中小企业“四位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在一定 过与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合作,发展农村保险代理 程度上满足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国家开发银 业务,包括各类农村财险、寿险和政策性保险业务,既为贷 行的合作对象包括商业银行,因此,农信社的优质客户又 款增设一道有效的风险屏障,又创造了新的收入;另一方 将流失一部分。 面要加强与通信、农、林、水、电等部门的合作,开展代收代 4.新组建的邮政储蓄银行成为农信社最主要竞争对 付农村费税业务,有条件的信用(联)社可试行开展保管箱 手。2005年7月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标志着邮政 业务、外汇业务及理财业务,创造条件开展农村信息咨询、 储蓄银行正式组建。据统计,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已超 农村投资顾问、资产评估等中介业务。 过36000个,是国内网点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其中县及 (二)提高人员索质,实施人才储备战略 县以下农村网点占2/3以上。邮政储蓄银行凭借全国联网 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实施战略人才储备,这是农信 的邮电网络和充足的资金实力,在存款、汇兑、中间业务等 社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切实加 方面日益蚕食农信社的市场份额,尤其是邮储银行正式挂 强县级联社和基层信用社后备干部的培养,完善干部选拔 牌后,农信社的小额信贷将受到严重冲击。 任用制度,全面实行干部竞聘上岗,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建 5.民间借贷是农信社潜在的竞争对手。 立以资格性退出、竞争性退出、考核性退出和惩罚性退出 二、对策及建议 为主要内容的干部退出机制;引导各级信用社干部牢固树 (一)全面推进创新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 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学习,增强他们的市场意识、竞争 1.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农信社企业文化的重要基 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提高领导水平。在员工队伍建设上, 础。在农村金融多元化格局的竞争中,农信社要想占有主 以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省联社培训基地,以专业知 导地位必须树立全新的经营观念,使员工自觉用行动去实 识和业务技能为培训重点,提高各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 践“客户就是上帝”,加大营销力度,从被动等客户上门向 大力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以省、市、县三级“业务能手” 主动营销转变。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不断开发新业务,培 比赛为依托,全面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建立员工“月考、季 养可持续发展的客户和项目。 考、年考”的长效机制,激励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构 2.服务创新。服务是体现农信社品牌价值的重要载 建学习型信用社。 体,是农信社改革成功的基础。一是严格实行规范化服务, (三)抓住时机,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 让客户感到快捷、方便、温暖、亲切。二是实行差异化服务, 加大对农信社的帮扶力度 将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再延 对黄金客户,根据重要性原则,实行差别化利率;坚持快速 长20年,有利于农信社降低经营成本,更好的为“三农”服 反映,快速决策,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客户需求。三是改变营 务,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另外,国家分期给付的2.98 销方式,推行客户经理制,努力为企业大户提供存款、贷 亿元保值储蓄补贴是94-97年黑省亏损信用社支付的保 款、结算等“一揽子”服务,全面提高服务客户能力。 值贴补息,仅占全省总支出8.5亿元的35%。建议国家比 3.风险管理创新。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信社改革的关键 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全部拨补,以利于农信社消化 时期,必须汲取教训,树立如履薄冰的风险意识,不断学习 历史包袱,与其它金融机构公平竞争。 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内控制度和操作规程办理业务,将识 别风险的能力贯穿于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构建以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量化管理为基础的风险监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控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和平 ● ! 墨垄 !圣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