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旅游政策与法规》 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旅游政策与法规》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旅游专业课。在《旅游政策与法 规》课中运用案例教学对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关键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本文从课前准备、课 堂组织、课后反思三个教学环节对案例教学在《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旅游政策与法规课案例教学 广西黄新谭欣 《旅游政策与法规》是旅游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全国 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 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内容对学生 力;来说普遍感到枯燥无味、难理解、难识记,因此很难谈得上灵活运 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用。而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 概括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运用案例教学对《旅游政策 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 与法规》课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 求,通过设置一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 动,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的问 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准备 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 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 1.精选案例。在上案例分析课前,教师首先要精选案例.这是 案例教学能否良好实施的首要条件。精选的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 确的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在《旅游政策与 或典型性,可以是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案例。典型案例最能反映相 法规》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 关法律关系内容和形式,而相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则更能反映案件 三、悲尉人生的自我解脱 陆游心中的愁绪是无法真正排解的, 图在先贤身上寻找寄托。“天地河山穷壮 陆游的爱国理想是坚定的,但他毕竟 要心理的平衡,需要寻求自我解脱的方式。 沉重的现实压迫构成了对陆游强大的 心理压抑,也构成了他一吐为快的深刻的心 理期待,这迫使他把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 对理想的渴求、人格的完善诉诸于诗歌创 因为那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民族之忧、 士,江湖从古著羁臣。淋漓痛饮长亭著,慷 爱国热忱曲高和寡,诗人注定要在孤独和 来慨叹自身。 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失意灰颓的时候,也需 强国之愿。在投降苟安的南宋王朝,陆游的 慨悲歌白发新。”(《哀郢》),即以凭悼屈原 郁闷中度过一生。这正是陆游悲剧人生的 陆游对国事的关注和自身命运的种种 核心意蕴。任何形式的排解都是暂时的,表 咏叹都是围绕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展开所 面的。尽管如此,诗人还是充满乐观,寄情 构成的交响曲,置身于山水的恬静闲适不 山水,放怀诗酒。“功名非复衰翁事,独有 过是这乐曲中的休止符,收复失地、抗敌御 作。通过内心强烈的感情倾诉获得心理上的 江山兴未阑”(《兀坐颇念游历山水戏作》)。 辱的民族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即其“恢复”情 快感与平衡。这些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他的纪 “老来碍事不入眼,惟爱看山如旧时”(《衡 结是贯穿始终的主题。一部《剑南诗稿》向 梦诗中多数是梦及赴边杀敌、收复中原。甚 至在老病僵卧之时,尚有“夜阑卧听风吹雨, 门》)。在“莫笑畸翁迫耄期,从来不许传人 读者昭示了陆游为实现这一爱国理想而不 知。系船惯听巴东雨,画策曾从渭北师。袖 沧溟去,鲸浪浮天信所之”(《纵笔》)中,诗 懈努力、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绝笔诗《示 结。林景熙在宋亡之后作诗云:“来孙都见 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书陆放翁诗 卷后》)九州虽同,却为异族一统,诗人若地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的奇情壮思。而梦中的幻境终究是要消逝 剑客同楼上醉,烂柯人看洞中棋。如今更欲 儿》气壮山河,乃是陆游悲剧一生的最后总 的,“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 更” 人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经历,昔日的从军生 (《了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酒醒客散独凄 涯已如隔世,然恢复情结不改初衷,梦虽醒 诗表现出诗人的真实心态。这就使其豪放之 首诗”(《小饮梅花下作》)。 气往往带上了浓郁的悲剧色彩。 然,枕上屡挥忧国泪”(《送范舍人还朝》)等 然诗常在,“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问万 下有知,恐永无瞑目之日了。千载之下,读 来令人潸然泪下。 (作者单位: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对于自己一生的悲剧命运,陆游也试 职业技术1 67 0 {_ 0 _ 露教材 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事实和法律规范的对应关系。对典型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 案例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选案例可以是旅游 活动中典型事实材料,也可以是文学或影像等形式。例如:在讲到 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使学生在讨论中找到原 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原理、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则等。而真实的 因。例如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旅游投诉法规制度”这一内容 时,我精选了几个案例,针对案例提出了问题:近年旅游投诉热点 问题及其原因有哪些?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列出了各式各样 的投诉热点问题,如:在现代旅游交易中,因为广告用语或者行程 表中出现的模糊词语而引发的纠纷;旅行社选择地接社不当,派 《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中导游人员的义务及法律责任的时候, 我选了这么一个案例:“2002年8月广州市A旅行社接待了杭州 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来广州旅游的团队,A旅行礼派出了导游员小 出工作人员、导游或领队失职导致的投诉;甩团、扣团事件;国内 游、出境游、入境游中自费项目和购物引起的投诉;旅游过程中老 年人门票优惠、收取年龄差别费及途中生病、走失等问题引发的 纠纷等等,学生与教师就产生这些投诉热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互 动,师生之间在民主、平等愉悦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寻找解决问题 张作为地陪,负责该团在广州的导游工作。在旅行游览过程中,小 张以计划中的两个景点人满为患为由,私自放弃了这两个景点的 游览活动,并一再向游客推荐了__个计划中没有的景点,对游客 说,如果不游览这三个景点,会留下很大的遗憾。在小张的极力鼓 动下,大多数游客信以为真,同意了小张的意见,每位游客向小张 的答案。这样做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 交了60元钱。到了这i个景点后,该团游客发现这几个景点远没 作用,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各方面素质。同时学生通 有像小张介绍的那样吸引人,大呼上当。旅游结束后,该团成员集 过倾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从中汲取并 体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求对导游员小张进行处罚。”这是 综合 更完善的决策思想。 一个非常典型的关于导游人员擅自增加旅游景点的案例,通过呈 4.总结=讨论之后教师要对案例中蕴含的道理进行归纳总结, 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工夫,要言学生欲言又不能明青之 现这个典型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明确“导游人员应当严格按照 旅行社确定的接待计划安排旅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不得擅自 增加、减少旅游项目”这条义务及法律责任,增强其旅游职业道德 处,要给学生以清晰的知识脉络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还 要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材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修养。 教学的一个基础条件。座位的不同排列,会对学生和教师产生不 育和方法论教育。这是旅游政策与法规课教学的根本性质所在, 三、课后反思 2.布置教室。教室的布置和座位的安排是能否成功实施案例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根本要求。 同的心理暗示,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排排座”适合报告 式或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台』 一站,给人一种权威性的感 每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对 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教学中的灵感闪光点、教学中学生的感受、 觉,学生会产生一种敬重或仰慕的心理。而案例教学在进行教室 教学中的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真实的记录和描述,以利于改进教 布置时,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较适合选用“梅花型座位” 学_『 作,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如:在精选案例这个阶段,通过一 或“u”型座位,这两种座位排列方式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 个时期的案例教学之后,我反思到,教师在挑选案例时,要注意以 平等交流,能够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能够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能够强化学生对教师的总结、点评的期待。 二、课堂组织 下几点:一是案例要真实。无论什么案例都要有其人其事,案情要 有起因、情 。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完整 的情景世界去探寻和解决其中的法律问题。二是要做到有的放 矢。案例的选用要服从教学的需要,根据授课内容选用有针对性 的或综合性的案例。■是案例要适当、适用?所选案例既要符合教 四是要确保案例的质量。在精选案例时,要反复斟酌,再了推敲, 使之能够真正起到理解法律知识、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 能力的作用。案例选好后,教师自己首先要吃透案例,明确案例的 1.导入案例。在教学开始,选择已准备好的符合教学内容、贴 近社会、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案例,导人新课,为学生创设情景,巧 的共同分析与理解。在这里案例起到引人人胜、引导思维、激发兴 趣、鼓励创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设质疑,启动学生思维,自然过渡到师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 学要求,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 2.阅读、分析案例。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提示与要求认真阅读案 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条分缕析,分清主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例,充分理解案例所描述的情节,在反复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教材 事实和法律争议,做好案例分析,形成教案。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把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认识的深化,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发展现状》,《职业教育研 究》.2004.11 P,6O一61 3.讨论案例。这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和核心环节。讨论案例时, 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独立地深入 3、杨超琴,《案例教学》,《静安教育》,2004年第5期 案例,运用所学知识来处理案例中的问题。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主 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掌好舵,导好向。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 首先,教师要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在讨论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师范学校) 意见,鼓励对不同观点进行争辩。其次,教师在讨论中应创造一个 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气氛。第_二,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 技能。在讨论中,要防止“少数学生包场”的现象,要发动全体学生 积极参与。因为,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一 1 68 职业技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