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之所以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这是我一年来最深切的体验与收获。 2010年悄无声息地过去后,我对其充满了依依不舍的感情。回顾这一年里,除了少量工作外,我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一些事情,顿有一种既充实又欣慰的感受。那就是:满眼春光又一年啊! 这一年里,我大半时间休息后,就采取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做法,悠哉游哉,过得十分地悠闲而丰富多彩。总的是,自我感觉良好,又属满载而归。说起来,也就是如下感受吧! 一是天天读《环球时报》,让我视野开阔。平日里,自己总把看书读报之事,当作日常生活之需来对待、来实行、来坚持,因而以读为主,常读常新,既丰富了头脑,又开阔了视野。多年来,我一直在读书的同时,又买来报纸阅读,尤其是爱读《环球时报》。从中,既让自己及时了解到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又读到了如《参考消息》那样的、世界对我国关注的角度与看法;更让我增长了有关知识,拓宽了国际视野。“阅遍群山自成峰”,因而慢慢激发了自己“站在巨人肩膀上”看问题的兴趣。如读《研制超级计算机,大国你追我赶》一文后,让我看到了领先全球的中国“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后,这不仅使我国实现了在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方面,有了历史性的大突破,而且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读类似下面的这些文章,如《中美博弈正在冲击亚太秩序》、《朝韩困局将如何收尾》、《没有航母,难成大国》等,令人特别地翘首以待,只盼共和国迅速崛起,及早实现河东狮吼;读《两岸四地应有整合亚洲的力量》、《60年前的战略勇气值得尊敬》、《中国应支持琉球独立运动》等,令人精神抖擞,期盼中华早日一统,成世界最强的掌控力量;读《买“中国未来光明”这支股票赔不了》、《高铁将给中国带来大机遇》、《“蓝领大国”是中国宿命的一部分》等,给人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宏阔视野。 虽然,上述问题,属于“肉食者谋之”的宏观大事,可“位卑未敢忘忧国”之人,也有一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与心情。况且,多思虑这些,不仅能为国为民鼓呼,有百益而无一害,而且于鄙人身心健康亦大有益处!我每年仅读该报的2000篇、近300万字的“国际论坛”版上的大专家们的论文,就
犹如自己是在与数不清的智者们相交,时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收获。因而,这让我更加心明眼亮、怡然自得、心旷神怡了。 二是经常翻阅名家名作,让我获益匪浅。在坚持天天读报、读《人民教育》、网上学习《求是》等有关杂志上重要文章的同时,还挤时间阅读了10部、大约近400万字的著作。这因而让自己长期陶醉于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中。如__ 读西隐的《中国高层文胆》一书,就好象看到,这些“思考在时代前沿”的高层文胆们,像刘亚洲、王梦奎、郑必坚他们,忧国忧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怎样地在他们各自的岗位上,登高临远、居高临下、超前思考、透过蛛丝马迹、前瞻性地为国为民提出极具战略性、可行性的建言献策的!人道“见贤思齐焉”。在读这些顶层文胆们的撼人事迹时,不免让我这个凡人也时有冲动感。在深深钦敬他们行为的同时,自己也在不由自主地、暗暗地向他们学习。即慕名其精神,模仿其思虑做法。 读石齐平的《中国:大趋势.大博奕》一书,让我不仅进一步清晰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历史发展逻辑与脉络,而且好像与著作者一样,也观察与推测到未来30年的大趋势。这便是,正如该书所指出的那样:①中国或有机会成为全球历史上的第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最出类拔萃、无他国可匹敌的制造业强国;②人民币将很快会国际化,并且地位绝不亚于美元;③国家仍可持续地、高速地向前发展;④人口政策可能适度调整;⑤G2关系,即中美关系将动态演变。中美两国,谁将笑到最后,世人都已心知胆明、一清二楚;⑥台湾问题有望和平解决。 读戴旭的新作《c形包围圈__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就好象让人看到,这位“从蓝天俯冲下来的‘炮手’”,正向国人疾呼:我们共和国的周围,“狼烟四起,高手正做局,中国如何拆招”?可不是吗?“中国已被‘C’字形战略包围”:中国海上蓝色大门随时可能被关死;陆地上正被美国抄后路!东边有在美国指使下的恶邻日本的觊觎、鼓噪,加之韩国的不安份、挑动;南边有美国怂恿下,拉大旗作虎皮,与中国暗中较劲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6国;西面有美国拉拢下,至今占领着我藏南地区的难缠邻居印度;还有本身赖在阿富汗、至今不肯撤出军队的美国自己,究竟想对我国干什么,不是昭然若揭的事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读戴旭的这一新作,让我这个无名小卒,又为之更加忧心如焚、寝食难安起来! 读陈斯文新著《2
020 期盼中国》后,便见“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正在我们眼前展开”。是的,从2000年开始,我们见证了这个所处的世界,太多的兴盛与衰落、繁荣与萧条、辉煌与暗淡。这一切的变故,本是周而复始的社会规律,然而却总是在我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未来十年还将经历怎样的变革,我们的起点起于何处?中华民族又将迎来怎样喜出望外的辉煌?这就正如十年前,朱镕基总理向人们指出的那样:“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迈上新的辉煌征程。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展望祖国未来,前景无限美好。”读了该书之后,联想朱总理的这段鼓舞人心的话,让我为此足足兴奋了几天几夜! 随手翻阅赛格的大部头《名著快读1000部》,不仅让我进一步拓宽了对国学的认识,也新知了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曹(禺)、冰心丁玲他们以外的更多的重要作家与作品,还熟知了外国文学中除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泰戈尔和高尔基等五大重点作家之外的作家作品,更还有便是进一步扩展了自己在文学和美学欣赏方面的理论视野。 读金一南的大作《苦难辉煌》一书,不仅让我进一步了解与理解到,中国工农红军为何能由“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而且更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推翻独夫民贼、祸国殃民、不可一世的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打败其领导的、美式装备下的800万“国军”,其原因就在于,“蒋介石的悲剧在于与毛泽东同时代”! 不再工作了,清闲下来,一年里头,买几十本书,重点读十来本书,还时常翻阅其它的书,这“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的场景;这一卷在手,神游天地的感受;这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的喜悦,便自然而然地一齐涌到了自己面前。触景生情,这还确实有了一股老书生之味了!虽然,没有“红袖添香”,可做为读书人,一生酷爱书籍。一旦没了工作的束缚与压力,“无官一身轻”时,随手翻翻心仪的书,吸吮着那书中的清香气息,我便油然而生出了陶公那陶醉式的境界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是每天坚持日志写作,让我怡然自乐。这一年来,我仍如以往一样,不间断地坚持在大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日记、观后感、读后感等,约365篇、30多万字的样子吧。除此外,还自3月12日以后,在挚友的鼓励、支持下,我用王码笔,开始了网上
写作。对一些重要的观感、念亲的内容、刻骨铭心的事情等,我都移至网上,写成杂七杂八的文字。多半年来,倒也有了60多篇、20多万字的东西了。如自己将看上海世博、游重庆三峡两个星期的经历与感受,写成杂感游记的《东游西荡》中,就集有22篇、8万多字的拙文。利用平时的空闲,将自己从小到青年、到盛年的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整理、记述下来,开始了《行路悠悠谁慰藉》的作文。内含三部分,即“苦辛的贫家中”、“磨砺的岁月里”、“蔚蓝的天际下”。这所谓的“自传体”,这看似的“三部曲”,于社会来讲,虽无甚作用,可于家来讲,留作儿孙作笑谈,还算是可以的。除此外,还写了10来篇悼亡亲的小文,约4万来字吧! 我写这些东西,不图发表,不在哗众取宠,更不求闻达,也不仅仅是在闲聊。古人云:“腹有诗书,落笔千言。”虽然,我无此缘幸,可在看到、读到、或经历了一些事后,兴之所致,便不知不觉间,不由自主地凭借语感、紧追思路、化意为文、缀文成章了。写时,还注意适当从中表达一些自认为正确、或有鉴戒意义的、待后人们思索的、可能有点益处的东西。 四是每晚走动着看电视,让我一举多得。近年来,为不耽误自己既看电视,又锻炼身体的机会,我采取合二为一法,即边看电视,边锻炼自己。因而,这也受益多多。 1、丰富了自己的头脑。每晚看4个小时的电视。如湖南新闻、央视新闻联播、军事报道、黄金段电视剧两集、今日关注,等等。这样,既让自己及时了解到当时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清楚了科技强军动态,明了了国际国内重大关注点,也让自己欣赏到了高档次的优秀电视剧,等等。 2、得到了锻炼的时间。在较大的客厅看电视时,我不是坐着看,而是“走着瞧”。即总是一边聚精会神地观看电视节目,一边面朝屏幕,漫步双脚,往前走8步,再往后退10步。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样,几小时下来,既看好了电视,又锻炼了身体,免得往后大腹便便、脑满肠肥、百病缠身。生命在于运动嘛!这真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3、促进了思维的敏捷。我后来发现,这前后走动着看电视,效果好极了。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避免了有时昏昏欲睡、而被电视牵着走的被动状态,还能提高思维敏悟度,因为,运动锻炼,益智健脑,大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效,实现了看电视效果的最大化。如年底前看的电视剧《解放大西南》,不仅集数30集,历史人物众多,情节结构复杂,而且线索多条,矛盾冲突激
烈,互相混杂纠葛,扣人心弦的。这看似雾里看花、迷迷茫茫的。然而,由于边走边看,边看边跟思索,清心爽目,这竟让我越看越有味,越看越觉得这部物态化的剧作,经编剧将故事情节编织得如此恰到好处、将人物性格展示得这么淋漓尽致、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得十分地成功了。 五是一天三餐餐餐做饭,让我乐在其中。乍看这一感受,可能让人骂我犯神经了:谁愿意天天做三餐饭呢?真是怪事一桩!早几年开始时,我也不愿如此。可夫人每天要上四节英语,孙儿又只愿意接受她的辅导、照管,够累的。这做三餐饭之事,我不去做,难道还等着夫人么?想前些年在校长岗位上,为把学校办成省同类的名校,不负中国职教学会理事学校名称,自己忘我地、近乎悲壮地工作时,经常是夫人从食堂把饭菜端到我的办公桌上,自已才如梦初醒般感到肚子饿了。如今自己清闲下来,难道不适当地“回报”夫人一下么?还有,我忙忙家务事、做做三餐饭,于自已身体也有好处呀!于是,我由开始的不自觉,到现在的自觉自愿,完完全全地承担起了忙饭、做家务的担子了。 其实,这如今无需一日三餐“忙”了。为何呢?因为,有电饭锅煮饭、用电饭煲煲汤,不需添柴烧火,好简便的。按自己的要求购菜,做合自己口味的菜,一家人围坐一起,吃得开开心心,其乐融融,好有味的。同时,这做饭的短短时间,好像是自己忙碌的时间,其实是自己休息脑子、活动身子的好机会。因此,我愿意每每天天,在家忙三餐饭。这对支持家人搞好工作、融洽家人关系、更有利地随后看书写作,尽享天伦之乐,都极有好处。况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嘛!我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红。”回顾一年来的学习与生活,让我感到十分的欣喜与自足。展望“十二五”开局年,祖国必然万象更新,各项事业必将更加欣欣向荣。作为共和国的一分子,乘此大好时机,借得东风好行船,继续着以往的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路子,我想,新的时间里,必定“又是一年春草绿”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