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 Supply & Drainage Engineering
扬州市城乡供水“十三五”专项规划简介
吴昊\\唐中亚2,盛誉1
(1.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08 ; 2.扬州市给排水管理处,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依据新版《城市给水规划编制规范》的要求,编制了扬州市城乡供水“十三五”专项规划。针对扬州市城乡区域供 水建设已基本完成,但仍有部分水源地受污染和事故威胁,部分区域水厂供需情况不均衡,部分水厂工艺落后、设备老旧 等问题,重点研究规划了里下河地区水源置换,各区域供水水厂应急水源地及应急调度方案,区域水厂布局优化调整,水 厂提标、智慧水务等方面内容。该规划为扬州市在“十三五”期间及未来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安全供水水平 确定了重点建设内容和工作计划。
关键词:供水规划;区域供水;水源置换;备用水源;应急调度;水厂提标;智慧水务 中图分类号:TU 991.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7767(2019)05-0180-04
Summary of “the 13th Five Years Special Pla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in Yangzhou
Wu Hao, Tang Zhongya, Sheng Yu
1扬州市域概况和供水现状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全市总面积
时间内难以从源头上控制。2)除仪征月塘水库外,市内 其他供水区域缺少水系独立的应急水源地,没有明确 的应急水源和应急调度方案,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
长江和京杭大
故,难以有效应对。3)水厂供水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应适时关闭供水规模小、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薄弱的 小水厂,扩大工艺先进、管理专业的较大规模水厂的 供水范围,以提高安全供水水平;改善主城区第四水 厂超负荷供水和第一、第五水厂负荷不足的问题。4)现 有水厂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亟待完善。3
规划目标1)
调整优化水源配置,使全市范围内供水厂用上
6 634 km2,市域总人口 461.12万人⑴。
扬州市主要的集中供水水源—
运河水量充沛,水质优良常年保持n〜瓜类;里下河 片区的三阳河、潼河受面源污染较严重,非调水期高 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超标;高邮湖西片区受违规 养殖的影响,原水总有机物和氨氮含量超标。
扬州全市分为城区(邗江、广陵)、江都区、仪征市、 高邮市、宝应县等5个供水区域,由18座水厂供水,现 状总供水规模191万m3/d,2015年最高日用水量达 131.8万m3,2013—2015年各供水区域最高日用水量 年平均增长率约3 %。市区及各县市主城区管网漏失率 为12 %〜20%,乡镇管网漏失率在30 %左右。目前扬 州市供水状况已经做到村村到户,供水合格率100 %, 区域供水水量逐年增加,这些工作对全市供水安全起 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三五”期间面临的主要挑战
扬州市在“十二五”期间供水设施建设、安全供水 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重大历史命题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里 下河片区的三阳河、潼河水源地受面源污染的问题,短
长江、大运河主水源。
2)
整合改善供水格局,提高供水系统安全性、合理
性、经济性,使全市城乡供水水质稳定达到GB 5749— 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量水压满足用户要求, 持续降低管网漏损率,“十三五”末城区、乡镇管网漏损 率分别控制在10 %和15 %以内。
3)
合理规划应急体系,完善备用水源、互联互备
管网建设,确保突发污染事件时有足够的应急水量及 水压。
4)
加快推进工艺改造,全面完成水厂深度处理工
艺和排泥水处理工艺改造任务,确保供水水质优良、制
180 呤芘啟甙
2019No.5(Sep.) Vol.37
Water Supply & Drainage Engineering
给水排水工程
ss
水无污染。
5)着力打造智慧水务,构建供水安全监管调度系 统(政府管理)与生产运行管理和客户服务系统(企业 经营)两个层次的有机衔接的先进供水信息化平台。
精准的需水量预测是供水规划合理性的基础,因 此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至关重要。而预测又是建立 在对现状总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量、用水人口数、工 业用水量、市政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详细分析的基础 上。因此掌握近年来扬州市各供水区域的用水情况是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扬州市用水现状数据见表1。
表1
扬州市用水现状数据一览表
工业用水量占比/%城区18.017.8—39.0
5.010.0
开发区55.055.010.0 〜25.060.0
万元工业产值 市政用水和管网漏失
耗水量/ (m3/万元)7.81 〜7.865.30 〜6.3010.10 〜10.703.0—3.34.3 〜4.7
水量占比/%城区12.017.014.018.020.0
乡镇13.0 〜33.019.0 〜40.015.0 〜35.019.0 〜38.020.0 〜40.0
用水量 年增长率/
%1.00 〜5.000.07—6.353.00 〜4.00-1.70 〜0.131.00 〜2.00
4需水量预测
4.1区域需水量预测
供水区域扬州江都仪征高邮宝应
最高日用水量/ (万 m3/d)47.30〜49.3030.80〜32.6020.72〜21.9314.59 〜15.0112.14 〜13.33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
[L/(人.d)]城区227.0〜232.0145.0 〜176.0190.0 〜200.0126.0 〜137.0135.0 〜143.0
乡镇115.0 〜120.074.0 〜126.085.0 〜92.089.0 〜115.060.0 〜70.0
〜48.028.0 〜30.030.0
根据表1所列扬州市各供水区域近年来的用水 数据,进行需水量预测,再以指标分析法中的分类估 算法为主要方法进行预测。因为该方法将综合生活用 水和工业用水分开估算,较为合理。同时应用直接以终 端用户为分析对象的水量增长趋势法对分类估算法 的结果进行校核,得到2种预测方法下2020年最高曰 需水量,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2种预测方法下2020年最高日需水量比较区域名称扬州城区江都区仪征市高邮市宝应县合计
分类估算法预测 增长趋势法预测
预测偏差
8 0 IV (人• d尸;应急水源的应急供水能力原则上应不 小于近5年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公共服务用水和 居民家庭用水之和)的70%,受条件限制时应不小于 年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量的50 %。该规划综合考虑各 区域的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并预留一定安全裕 度,规定各区域的应急供水量为预测平均日用水量的 70%,因此扬州市应急供水量合计为52.74万m7dD
55.1
主要规划内容 供水水源规划
该规划重点考虑对以三阳河、潼河为水源地的里
/d)[(①-®)/®]/%结果①/(万m3/d)结果②/(万 m3
58.3030.1525.5515.4915.98145.47
57.4632.2027.4416.5915.55149.24
1.44-6.80-7.40-7.102.69- 2.59
下河片区进行水源置换,优化水源配置,促进全市范 围内用水单位均从长江、大运河沿线取水的格局,使得 全市人民都能饮用到优质的长江水。
结合现有的水源情况和供水格局,里下河地区水 源置换工程考虑对2种方案进行对比。
1)
方案1为“清水北送”,即从扬州城区、江都向北
输送清水至里下河地区。主要设想为将采用长江三江
从表2可知,2种预测方法的水量预测值相差不 大,通过水量增长趋势法进行校核后认为,采用分类 估算法进行水量预测的结果合理可行,即至2020年扬 州市域总需水量为145.47万m3/d。
营水源的扬州第五水厂、亨达水务水厂处理后的清水, 沿安大线的区域供水主管线向北输送至高邮、宝应的 里下河地区,原乡镇水厂改为增压站。配套工程需扩建 亨达水务水厂,使其规模达到15万m3/d;新建增压站 1座,规模11万1113/€1;新建/^800〜120〇111111的区域 供水主干管90 km。
2)
4.2应急供水量预测
由于完善应急供水设施、提高应急供水能力为此 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规划中对各片区的应 急供水量做了分析预测,即:根据相关规范和地方规 定,城市应急供水期间,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不宜低于
方案2为“浑水东送”,即将大运河原水向东送
至整合升级后的里下河地区水厂。主要设想为关停规 模较小、无升级扩建空间的临泽水厂,将其供水区域
2019卑第5瑚(9 »〇第37卷呤芘扠术181
Water Supply & Drainage Engineering
SS给水排水工程
并入司徒水厂,扩建并改造司徒水厂,规模6万m3/d。 在大运河边新建马棚水源厂,使其规模达到6万mVd, 通过新建的2根输水长度为24.7 km的D/V900 mm 原水管线,将大运河原水送至司徒水厂处理。另外将 潼河水厂的水源地改为大运河,通过整治14 km长的 丰收北干渠,使其具备将大运河水安全输送至潼河水 厂的能力。
考虑方案2“浑水东送”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远 低于方案1,工程实施协调难度小,且在正常供水与应 急供水情况下水质均有良好保障,故确定方案2为规 划方案。
规划还确定了全市1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 应急、备用水源地的位置,以及各级水源保护区的管 理要求和水源地达标建设任务。5.2水厂建设规划
方案:1)将江都第一水厂改造为增压站,由扬州市第 一水厂对其供水,清水来自从扬州向东敷设的龙城路 供水管。2)由于江都第二水厂相对较新且预留有扩建 用地,故规划保留其处理能力;该厂近期停产作为增 压站,由扬州第一水厂对其供水,清水来自文昌东路
D/V800 mm联网供水管,待未来江都用水量逐步增加而
扬州市无富余供水能力时,再完成其深度处理改造并 重新投产。
经过以上水厂布局优化调整后,对各区域需水量 和供水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2020年扬州市区域供需水量平衡分析区域名称
需水量/ (万 m3/d)58.30
供水能力/ (万 m3/d)95.0
备注
包含向江都、仪征 等地的供水能力不足部分由扬州市 供水
仪征化纤水厂自备 水规模较大
扬州城区
从现状各区域水厂的供水能力、工艺水平、升级 潜力、产权权属、供水区域供需平衡等角度出发,统筹 考虑各水厂的供水区域,优化水厂布局,提出工艺改 造规划和实验室建设规划。
仪征市高邮市宝应县合计
25.5515.4915.98145.47
55.0
25.5江都区30.1510.0
S. 2.1高邮东北片区乡镇水厂整合
在新建的大运河马棚水源厂(6万m3/d)集中取水, 2根DyV900 mm原水管沿马横路敷设至司徒水厂;司 徒水厂原址提标扩建至6万m3/d,并对应增设深度处 理设施;界首水厂和临泽水厂停用;扩建周巷增压站; 对应建设从司徒水厂至界首和临泽的供水干管。5.2.2江都邵伯片区水厂整合
18.0203.5
从表3可以看出,规划期内供水能力满足需水量 要求,无需新、扩建水厂。5.3管网建设规划
江都邵伯供水片区包括邵伯镇、真武镇和樊川镇, 其中共牵涉3家供水企业:邵伯镇片区由邵伯水厂负 责供水;邵伯和真武油田生产生活区由油田水厂负责 供水;其余片区均由江都惠民水务厂通过趸售的形式 供水。该片区的邵伯水厂处理工艺落后,采用的是斜管 沉淀池+无阀滤池处理工艺,其规模偏小且无改扩建 用地,因此,该规划从便于集中统一管理、形成规模效 益角度考虑,将邵伯水厂服务范围纳人惠民水务区域 供水范围,原邵伯水厂改为增压站。此外,邵伯片区的 油田水厂做为企业水厂,其工艺相对老旧,且缺乏专业 化的管理,深度处理改造资金亦无法落实,故该规划 考虑根据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要求,将其交由 地方专业化企业管理,并完成深度处理改造工作。
此次规划中的管网建设主要考虑供水干管与应急 清水互联干管两部分内容。供水干管主要解决由于城 市面积扩大,管网末梢供水量和水压不足的问题;应急 清水互联干管主要解决无应急水源的水厂供水区域应 急供水问题。应急清水互联干管具有管径大、长度长、 使用率极低的特点,投资极大。为控制工程投资,此次 规划将统筹考虑供水干管与应急互联干管的建设,并 针对不同工况,尽可能将路径相近的新建输水干管与 应急互联干管合并使用,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规划 共新建ZM300〜1 200 mm供水干管239.3 km,新建增 压站1座,规模20万m3/d。另外还规划了老旧管网改 造、二次供水改造以及消火栓建设。5.4供水应急保障规划
S. 2. 3江都第一、第二水厂优化调整供水应急保障规划首先分析了水源突发污染事 故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扬州市的两大水源地长江和大 运河主要面临来自固定风险源—
突发排污、输人性
目前江都城区2座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存在困难, 而扬州第一、第五水厂位于扬州东部,距离江都较近, 且现状清水连通管已基本敷设到位,故考虑如下调整
突发污染和移动风险源污染等三大污染源,以及由此
182
4払叙术 2019No.5(Sep.) Vol.37
给水排水工程翮
Water Supply & Drainage Engineering
产生的油类、苯酚、农药、硫酸等化学污染物。在分析突 发性污染事故可能发生的最不利河段后,统筹考虑应 急水源和应急清水互联管网规划。如:规划了万福闸上 游邵伯湖、宝应湖、潼河、高邮湖等4处地表水应急水 源地,保留了仪征市月塘水库作为应急水源地,规划 封存备用53眼井作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规划了应急 清水互联管6根,使总应急供水量满足前述应急需水 量的要求;规划了针对上述污染物的应急处理技术方 案和应急保障体系。5.5供水信息系统规划
用水量需求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供水安全 性,因此建立更强有力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显得格外 重要。
2)
规划建设水质、水量更有保障的水源地、备用
水源地、应急水源,建立区域供水水厂之间的互联互 通管网,对现有水厂工艺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出厂水 质,改造漏损严重的老旧管网等工程是建立供水安全 保障体系所必须的硬件措施。
3)
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制定并完善供水应急预
案,构建供水信息系统平台是建立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所必须的软件措施。
4)
未来供水行业的发展将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核
在形成全市区域供水格局及应急保障体系之后, 对于供水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 扬州市各区域的供水信息系统相对独立,需构建一个 市域范围的供水信息系统平台。该规划考虑从供水安 全监管调度系统(政府管理)、生产管理和客户服务系统 (企业经营)两个方面进行市域供水信息系统的构建。 规划的目标,一是构建扬州市域供水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现水务物联网信息采集、共享,满足不同管理层面 需求,以提高供水能力、改善供水管理,提升城市供水 安全保障;二是全面建设“智能化水司”,实现水司建 设、管理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在优化内 部运行管理,完善外部服务工作的基础上,还要规划建 设以下内容:构建市域供水安全监管调度系统、水司生 产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和客户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6
结语
心、以科技进步带动和促进行业发展为方针,在进一步 提高公共供水设施利用率基础上,构建资源节约保障 体系和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总之,在此次“十三五”规划期结束之后,扬州市 将向着保障供水安全、提高供水水质、优化供水成本、 改善供水服务的方向做进一步的努力。ESI
参考文献:
[1] 扬州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2015年扬州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
[2]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2016[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收稿日期:2019-01-31
作者简介:吴昊,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
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1)在已完全实现区域供水的较发达地区,今后一 段时间的用水量需求将步入稳中有增的新常态,而比(上接第171页)
实测统计分析m.岩土工程学报,2011,33( 1丨M659-1666.⑶李进军,王卫东,黄茂松,等.地铁盾构隧道穿越对建筑物粧
基础的影响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Sup2): 166-170.[6]汪成兵,高文生,王昆泰.建筑物下地铁车站穿越施丁数值
模拟方法分析[J].隧道建设,2010,30(Supl): 145-150.
3)在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中,为保证其上覆建筑物 安全正常使用,须控制其地基基础附加变形始终在控 制值范围内。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手段进行工前预测, 为地铁暗挖车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_
m汪鹏程,邵长征,刘志.盾构隧道侧穿高架桥桩基条件下群
桩遮拦效应分析如.隧道建设,2016,36(7) :793-799.
[8] 姚爱军,张剑涛,郭海峰,等.地铁盾构隧道上方基坑开挖卸荷-
加载影响研究[J].岩土力学,2018,39(7):2318-2326,2335.[9] 姚爱军,张剑涛,宋晓凤,等.盾构隧道下穿高耸结构筏板基础
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1): 75-81.
参考文献:
[1]衡朝阳,滕延京,陈希泉.地铁盾构隧道周边建筑物地基基础
变形控制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Sup2): 1336- 1340.
[2_j张剑涛.深基坑施T对邻域钢管桩基础变形影响研究[J].防灾
科技学院学报,2018,20(4): 1-8.
[3] 陈晓伟,王智金,周恒,等.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箱涵桥变
形响应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8,20(3): 1-7.[4] 王卫东,徐中华,王建华.上海地区深基坑周边地表变形性状
收稿日期:2019-01-25
作者简介:李浩波,女,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方面的
施工和投标工作。
2019年第5_(9 •〇萆37饔
4払啟术1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