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分类 1、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2、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3、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370/570)和Ⅳ级钢筋(540/835) 4、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5、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二、技术标准 1、钢筋施工规范 3、施工图纸 三、钢筋进场
1、进场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挂上标牌,标牌上应注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牌号、产品批号、规格、尺寸等项目,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遗失标牌。
2、现场钢筋检验内容应包括资料核查、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查。 3、钢筋应按批号进行检查验收,对不同厂家、不同规格均需进行检验,同一批号钢筋60t作为一个检验批,不足60t按一批计。 四、钢筋的运输及贮存
1、进场的钢筋须按牌号、规格、厂名、级别分批架空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存放时,场地需夯实平整,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存放时要使钢筋架空地面,高度不小于20cm,并用篷布覆盖。钢筋堆放高度以最下层钢筋不变形为宜。 2、钢筋在运输、贮存过程中要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装卸钢筋时,不得从高处抛掷。
3、钢筋使用随开捆(盘)随使用,作好开捆(盘)钢筋的防护工作。 4、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需进行验证计算并向监理报批,同意后方可进行代换。
五、钢筋加工 5.1钢筋下料
钢筋下料是根据所施工部位的配筋图,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其中光圆盘条钢筋需要采用调直机调直。 5.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折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⑴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尺寸;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钢筋弯曲调整值表。
钢筋弯曲调整值表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0.5d 60° 0.85d 90° 2d 135° 2.5d 钢筋弯曲调整0.35d 值 注:d为钢筋直径。 ⑵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见图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按上图所示的计算简图(弯心直径为2.5d 、平直部分为3d),其计算值为: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角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5.1.2 下料计算的注意事项
⑴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按构造要求处理。 ⑵下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
⑶下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例如:架立筋等。 5.1.3 钢筋下料 1、一般要求
⑴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利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钢筋的除锈:钢筋局部除锈可采取人工用钢丝刷进行。如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等,已伤蚀截面时,剔除不用,带有蜂窝状锈迹钢筋,不得使用。
⑵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
⑶加工后的钢筋,表面无削弱截面的伤痕。 ⑷钢筋加工前须调直。 2、钢筋切割 ⑴切割工艺
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断料时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钢筋切断数量要求见:钢筋切断数量表。
钢筋切断数量表
类别 光圆钢筋 可切直径(mm) 6~8 9~12 13~16 17~20 21~25 6 6 5 5 3 3 3 2 2 1 一次可切断根数 一次可切断根带肋钢筋 数
⑵质量要求
a.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b.钢筋的长度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10mm。
c.下料时根据施工图中钢筋的编号和下料尺寸的长短,统筹安排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d.钢筋下料时要先下长料,后下短料,去掉外观有缺陷的地方;钢筋下料长度误差为±10mm。
e.盘条光圆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先用调直机调直。
f.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裂纹,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向主管工艺技术人员反映,妥善处理;钢筋断口不得有起弯现象;钢筋切断检查标准见:钢筋切断检查标准表。
钢筋切断检查标准表
序 号 1 2 3 项 目 钢筋调直弯曲(1m直尺靠量) 钢筋切断长度偏差 钢筋外观 标 准 ≤4mm/m ±10mm 无氧化铁皮、无裂纹 5.2钢筋弯制 5.2.1 弯制方法 ⑴划线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钢筋设计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线。划线时注意:
a.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扣一半。 b.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d为钢筋直径); c.划线工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钢筋,从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重新调整。
d.第一根钢筋成型后与设计尺寸核对一遍,完全符合后或符合限差要求后,再成批生产。
⑵设计图纸所标尺寸为钢筋中心线间距尺寸。钢筋端部有标准弯钩者,其标注尺寸为自弯钩外皮顶切线与钢筋轴线交点的尺寸,如:下图所示。
a.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做成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 dm≥2.5d,钩端留有≥3d 的直线段。
b.受拉热轧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3d,弯钩的弯曲直径dm≥5d。
c.弯起钢筋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大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d.使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带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直径要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为箍筋直径的5倍。
⑶钢筋弯制时先试弯一根,检测其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过程中如发现钢材脆断、过硬、回弹或对焊处开裂等现象及时停止制作并向主管技术人员反映,查出原因正确处理;
⑷箍筋的末端向内弯曲,以避免伸入保护层; 5.2.2质量要求
⑴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⑵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满足设计要求,无要求时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⑶钢筋弯起点处不得有裂缝,为此,对HRB335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回弯; ⑷钢筋截断及成型允许偏差符合TBJ10203—2002标准中9.1.3条规定,钢筋成型须定期抽检,开工时检查一次,正常施工中每月抽检一次,钢筋成型检查标准见:钢筋成型标准表。
钢筋成型标准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⑸钢筋加工成型后,各种型号钢筋抽取3根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按编号分类、分批、整齐存放于钢筋半成品存放区,下用钢筋支架或方木、混凝土枕垫起,防止锈蚀和污染,并设置标识牌。 5.3 钢筋制安
5.3.1 钢筋安装程序及基本要求
⑴钢筋安装程序见下图。
项 目 标 准 标准弯钩内径 ≥2.5d(180°),5d(90°) 标准弯钩平直部分 ≥3d 长度尺寸误差 ±10mm 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误差 ±20mm 箍筋内边距离尺寸差 ±3mm 钢筋标准弯钩外型与大样偏±3mm 差 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成型筋外观 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⑵钢筋在现场按施工图纸进行安装,钢筋安装位置由测量人员放线控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箱涵3cm,出口控制闸5cm。
⑶按照安装需要,先安好架立筋,架立筋的直径和间排距必须满足承重钢筋网的受力
要求。把钢筋的位置在架立筋上进行标示,并严格按标示的位置进行安装。
⑷为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和模板之间设置支承钢筋的混凝土垫块,其强
度不低于同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用垫块中埋设的钢丝与钢筋扎紧,垫块要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⑸绑扎钢筋的钢丝结要呈梅花形布置,间隔绑扎。绑扎钢丝不要弯向模板侧。钢筋要
在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牢固地固定,使其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致移位。
⑹钢筋的安装不与混凝土浇筑同时进行。 5.3.2 插筋施工
⑴插筋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直径和尺寸进行加工。埋入施工缝两侧或上、下浇筑层混凝土中的插筋的长度至少为其直径的35倍。在已凝固的混凝土上钻孔安装插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⑵插筋不能用于固定模板。混凝土开浇之前,被污染的插筋应进行清洗。损坏的插筋则必须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处理。 5.4钢筋的连接
本工程钢筋连接方式主要采用绑扎和电焊。其中Φ16以上必须采用焊接,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少于5d,单面焊不少于10d,绑扎搭接长度35d且不少于250mm。
5.4.1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接头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应超过绑扎数量的10%且不应集中,砼浇筑前进行检查,有松扣的需及时予以补扎。 5.4.2电弧焊
a.电弧焊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后才可施作。 b.电弧焊工艺
①施焊时,引弧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在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须填满。多层施焊时,第一层焊缝要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须熔合良好。
②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 c.质量检查
①外观检查:电弧搭接焊的接头要逐个进行外观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 (1)用小锤敲击接头时,钢筋发出与基本钢材同样的清脆声。 (2)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 (3)焊接接头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4)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尺寸允许偏差需符合规定。
(5)必须保证焊接搭接长度,长度不够且较难调整时,单面焊的部位采用双面焊。
②拉伸试验:弧搭接焊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取样进行拉伸试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1)在同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均相同的焊接接头,以300个作为一批(不到300个,也按一批计),从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作为拉伸试验。
(2)3个钢筋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HPB235:370Mpa;HRB335:455Mpa)
(3)3个接头试件均须断于焊缝之外,并至少有2个试件呈延性断裂。 (4)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1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2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1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3个试件呈脆性断裂时,确认该批接头不合格。
d.安全措施
①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作业。
②钢筋机械必须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场地上,设置机棚,防雨雪、防砸、防水浸泡。机械必须接地,操作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③钢筋加工机械要设专人维护维修,定期检查各种机械的零部件,特别是易损部件,出现有磨损的必须更换。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
④钢筋加工机械处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保证操作人员在光线较好的环境下操作。
⑤打磨钢筋的砂轮机在使用前应经安全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开机前检查砂轮罩、砂轮片是否完好,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对有裂纹的砂轮严禁使用。
六、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上岗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安全操作规则,并配戴防护用品注意自身安全。
2、所用设备使用前认真检查确认一切正常时方可使用。
3、弯曲搬运长料时,注意前后左右,不要碰着电线、电门开关和人员。料品摆放不能防碍绑扎工作和通行。
4、高处钢筋骨架安装连接时,不要站在侧模边上操作,防止脚下踏空。 5、工完场清,做到文明生产。 七、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1、钢筋安装前,需进行测量放样,安装完成后,测量人员需要进行测量检查。对于偏差较大的部位,需及时予以按要求调整。
2、实行“三检制”。钢筋制安完成后,施工队班组长进行自检。主要检查项目为钢筋数量、钢筋间距、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现场施工员进行复检,施工员复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负责人进行终检,经项目部质检合格后,方可向监理申报工序验收。质检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为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架立筋的主筋在安装时略高出混凝土表面,待测量人员放样后,将多余部分切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