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
1、课程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与教育情境相
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
2、教学: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
传统教学论 P17:
3、现代教学论:杜威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置课程,倡导活动课程;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
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进行教学。其特征可概括为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以他为代表的教学理论形成所谓“现代教学论”。
4、三大新教学论流派P18: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
现教学论”、以德国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何克拉夫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论”
1、课程与教学政策P32: 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调整课程与教学权力的不同需要并调控课程与教学运
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
2、课程共有P42: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课程权力的共有,即各种不同主体在课程权力分配上
的一种理想的关系——国家、地方和学校之间,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之间以
及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在课程与教学权力及其相关问题上 1、课程与教学目标P59 :指在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实施和开发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价值的基本要求
2、教学目标(P60) :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3、课程与教学内容(P70):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对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的选择和组织而构成的体系。
4、超越论:认为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应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并不断批判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而且还应不断地构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受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认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两类主体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共同体。(P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