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整合性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教材观的示范性 ,也就是把教材看做引导学生认知开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 ,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己有的学习经验为根底 ,根据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 ,从而使之适合学生需要 ,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单篇教学的做法 ,将语文教学活动转换为师生共同开发、运用教材的一种互动、共生的动态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单元整合是语文整合性教学的方法之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探险为话题 ,由?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壁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四篇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内容丰富 ,主题明确 ,人物刻画鲜明。但如何在短短两节课的时间内通过整合设计完本钱单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教学任务呢?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思路 (一)适当取舍 ,凸显学法指导
四篇课文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可教学的要点也很多。因此 ,在进行单元整合设计时 ,要善于取舍。在短短两节课的时间内 ,要求学生首先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其次概述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 ,最后动手写作 ,再现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要完成这些任务 ,必须另辟蹊径 ,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 ,以求出奇制胜。七年级的学生 ,已经掌握了利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所以此次不再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 ,而学会运用跳读法快速获取信息成为这次设计的重点之一。
1 /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略读 ,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 ,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这次的学法指导一一跳读法 ,属于快读法之一 ,着重培养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
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跳读法学习课文昵?学习这四篇课文该从什么角度切入呢?
(二)主题切入 ,两条线索贯串
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答复了谁是真正的英雄的问题。这个主题内容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就可掌握 ,所以选择从这个角度切入。这是单元整合的第一条线索:主题的整合。四篇文章篇幅都比拟长 ,内容容量大 ,信息繁多 ,如何在短短的两节课内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无疑 ,运用跳读法阅读课文是比拟恰当的方法 ,这就构成了单元整合的另一条线索:跳读方法的指导。 至此 ,整合的思路已经清晰 ,两条线索贯串始终。一条线索是主题内容:谁是真正的英雄。教学分为三个环节:1.初读课文 ,认识英雄;2.细读课文 ,品味英雄;3.回忆课文 ,记住英雄。另一条线索是读法写法指导:跳读课文 ,抓住关键语段 ,概括内容一跳读主要人物 ,抓住语 ,概括主要事件一跳读演讲文段 ,品味表达语言 ,仿写英雄事迹。那么 ,问题出现了:这两条线索是否有主次之分呢?我们进行如下分析:
四篇文章内容丰富、容易理解 ,但篇幅较长 ,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迅速获取有效信息成为教学难点之一。 采用跳读的阅读方法 ,正是要培养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 ,以跳读的方法指导为主线 ,以主题内容的梳理为辅线 ,把四篇课文整合为一体 ,两条线索贯串始终 ,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阅读中运用跳读的方法 ,首先抓住关
2 / 3
键语段 ,迅速梳理故事情节;然后抓住语 ,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 ,从而以阅读促进写作;在写作中细读文本 ,再现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以写作深化阅读 ,整堂课阅读写作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 (三)以读促写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第二环节是以前两个环节中提取的主要信息为写作素材进行仿写练习。这一环节是对前两个环节中所学习的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概括和加工 ,并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环节的教学有以下三个预设目标:一是学习运用排比段落 ,在表达上增强语言的气势 ,内容上加深对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二是运用前两个环节所提取的主要信息积累写作素材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恼人问题;三是进行写作训练 ,再次回忆文本 ,概括文本要点 ,理清主要内容 ,同时学习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提高写作能力 ,从而到达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教材不仅是阅读教学的示范文本 ,同时也是写作教学的示范文本。日常教学中 ,我们有时不辞辛苦地从课外寻找例文 ,却忘记了教材所选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有效地开掘教材的写作示范功能 ,引导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整合写作训练 ,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做法之一。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一次有效尝试 ,为大家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资探讨的范例。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