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北京 102488)
摘 要:本文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国内外价格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这四大主粮在一阶差分的ADF检验下是平稳的,且国内外的价格变化存在协整关系,并估计出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上看国内产品的价格受国外产品价格的影响大,而国内产品的价格对国外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小。从整体上看,国内的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价格。
关键词:主粮;价格;国际;国内
DOI:10.15904/j.cnki.hnny.2019.05.003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关系千家万户和国家的安全,在人地矛盾趋紧的今天,既要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又要保证粮食安全,因此,国际化是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粮食国际化带来的风险不仅是中国的粮食价格与世界接轨,而且面临着争夺国际粮食市场有限余粮的风险,因此,研究国际粮食市场和中国粮食市场的关系尤为重要。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逐渐融入国际市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2017年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万亿美元。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在1.2
亿hm2
红线的约束下,我国的农业支持政
策主要针对的是主粮,也就是大豆、小麦、玉米、大米。针对四大主粮,我国出台了最低收购价、目标价格改革等一系列惠农。我国的农业保护主要是关税和配额,目前我国对小麦、大米、玉米三大主粮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在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只征收1%的优惠关税;超出配额的进口则要征收65%的关税。其中,小麦关税配额为963.6万t,玉米税配额为720.0万t,大米税配额为532.0万t。
自2004年粮食支持实施以来,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谷物和大豆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受制于资源环境的约束,以及加入WTO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逐步显现,我国的谷物和大豆的进口量也是逐年增加的,谷物及谷物粉的进口量从2004年的974.00万t增加至2016年的2 166.00万t,而大豆的生产量从2004年1 740.15万t下降至2014年的1 215.40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期(中)
8HENANNONGYE万t,进口量从2004年的2 023.00万t增加至2014年的7 140.31万t,产量和出口量的巨大差异表现的是粮食支持对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关系的影响。
贸易战说来就来。美国时间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总统备忘录,表示美国将依据“301调查”结果,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4月10日,*出席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时表示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5月3日美国总统特使、财政姆努钦率美方代表团访华,与中方就中美经贸问题交换意见。刘鹤于5月15日赴美与美方经济团队继续就两国经贸问题进行磋商。6月2日美国商务罗斯抵达北京市,中美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6月15日,美国宣布对中国500亿美元的商品进行征税,中国表示将采取同等的反制措施。7月6日,美方决定对中国34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因此,研究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价格关系,对大家深刻把握粮食价格的变化规律、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该文以玉米、大豆、小麦、大米四大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国内外粮食市场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即长期或短期整合)、国内外市场价格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并考察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的先后顺序。
一、国内外主要粮食价格关系研究回顾
武拉平[1]
运用协整、Granger—Causality因果分析法和市场联系指数法
(IMC)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4种粮食粮食作物均与国际市场存在联系。帅传敏等[2]运用等市场份额(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整体国
际竞争力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国际农产品的竞争力呈下降趋势。顾国达等[3]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分析对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间的价格传导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价格传导不对称的原因。国外学者研究认为稻米、小麦、玉米3种谷物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传导系数平均来约为0.75,短期调整系数平均为-0.11~-0.09;国际粮食价格升高能显著传递到国内,而国际粮价下降几乎不会影响国内粮价,即价格传递具有不对称性。马述忠等
[4]
通过市
场定价模型分析认为,中国在大豆进口上不存在市场势力,“大国效应”并未显现。苗珊珊等[5]通过协整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讨论了中国大米价格与国际大米价格的关系,发现中国大米价格与国际大米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有学者研究得出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价格具有显著影响。何树全等[6]对4种主要粮食品种国内和国际价格分别建立了VAR模型,发现中国在大豆市场上存在“大国效应”,但在小麦和玉米市场上则不存在“大国效应”。李光泗等[7]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粮食市场开放会强化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价格水平方面,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传导较为少见,但在价格波动的传导方面却较为普遍。公茂刚等
[8]
采用DCC—
MGARCH模型研究国际粮价与我国粮价的相互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粮价整体受国际粮价影响,各类粮食价格都具有明
显的波动集族性。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如表1所示。
二、样本的确定与方法的选择表1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所选农产品品种包括大米、小麦、年份汇率玉米和大豆。该文所选择的农产品的价2009 6.836 7格数据来自Wind金融终端和国际货币基20106.828 120116.621 5金组织(IMF)官方网站,其中国际大20126.300 1豆和国际小麦用的是IMF月度数据,国20136.2 7内大米用金融终端Wind周数据,其他用20146.142 8的是Wind金融终端日数据。对周、日数20156.228 42016
6.2 3
据的处理,按月求平均值。时间跨度从笔者分别用典型地区的价格代表其2009年1月4日至2016年12月31日。
国内外价格,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四大主粮的国内外价格
国内价格代表性地区
国外价格代表性价格
国内大豆中国大豆日现货平均价
国外大豆美国大豆日现货平均价
国内玉米哈尔滨日现货价国外玉米美国堪萨斯农场白玉米日现货价国内小麦中国小麦现货日平均价国外小麦美国堪萨斯农场普通小麦日现货价国内大米
中国早籼稻周批发平均价
国外大米
大米(含碎5%)曼谷日FOB价
注: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MP 14.0。
三、模型与结论
来代替。
(一)绘制四大主粮国内外价格的从图1来看,2009年1月国内大豆时间序列图
的平均价格从3 537.0元/t开始上涨,绘制出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虽然中间有小幅度的波动,但是上涨的国内外价格的时间序列图,如图1所示。趋势很明显,2012年10月达到顶峰的其中,由于2009年1月—6月国内大米4 833.0元/t,之后一路下滑。同时期,的价格难以找到,是缺失值,所以用0
国际大豆的价格虽然经历了很多波动,但
图1 四大主粮国内外价格的时间序列
是在2012年8月达到顶峰622.91美元/t。年5月达到2 118.0元/t,之后在这个价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大豆的价格和国际大格附近保持了一段时间,2015年9月达豆的价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价格达到峰到2 200.0元/t时掉头直下。同时期,国值的时间也基本相同,并且可以看出国际玉米的价格虽然经历了很多波动,但内大豆的价格明显比国际大豆的价格高。是在2013年3月达到顶峰300.00美元/t2009年1月,国内玉米的平均价格从时一路下跌。由此可以看出,国际价格1 372.5元/t开始上涨,虽然中间有小幅先于国内价格的变化,这是因为国内最度的波动,但是上涨的趋势很明显,2015
低收购价,这也与国内同时期大量
NONG JING TOU SHI 农经透视进口玉米的时间相吻合,并且可以看出国内大豆的价格明显比国际大豆的价格高。2009年1月,国内小麦的平均价格从1 7.0元/t开始上涨,虽然中间有小幅度的波动,但是上涨的趋势很明显,2016年12月达到2 5.0元/t。同时期,国际小麦的价格虽然经历了很多波动,但是在2011年2月达到311.00美元/t时下跌,后又反弹至2012年11月的319.00美元/t,然后一路下跌。由此可以看出,国际价格波动幅度大于国内价格,这是因为小麦在中国是主粮,国内采取最低收购价,并且可以看出国内大豆的价格明显比国际大豆的价格高。2010年10月,国内早籼稻的平均价格突然涨至3 570.0元/t,之后不断震荡,2016年6月达到4 080.0元/t高位时一路下跌。同时期,曼谷大米(含碎5%)FOB的价格在不断的震荡中微跌,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在2016年末基本持平。由此可以看出国内早籼稻的价格和曼谷大米(含碎5%)FOB价在交错的涨跌中趋于一致,具体情况还需要做统计上的检验。
(二)平稳性的一阶差分迪基-富勒检验
临界值和Z(t)如表3和表4所示。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国内外价格在一阶差分的条件下,在1%、5%、10%的置信度条件下是平稳的。
表3 不同置信区间的临界值置信区间1%5% 10% 临界值
-3.518
-2.5
-2.582
(三)协整检验
对 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国内外价格分别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所有的特征值都在单位圆内。因此,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满足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国内大米
和国际大米的价格变化趋势具有同步性。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国内
外价格分别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可得国际大豆的价格变化是国内大豆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国内大豆的价格变化不是国际大豆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国际玉米的价格变化是国内玉米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国内玉米的价格变化不是国际玉米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期(中)
HENANNONGYE9农经透视NONG JING TOU SHI 其次,深受国际价格的影响,尤其是大豆,对我国是极为不利的,世界大豆的生产也主要集中在几个大的公表4 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国内外价格在一阶差分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Z(t)国内大豆国际大豆国内玉米国际玉米国内小麦国际小麦国内大米国际大米
统计量-5.514-7.059-5.556-8.465-6.881-7.583-9.609-6.769 注:迪基富勒单位根检验的观测数=94。
国际小麦的价格变化是国内小麦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国内小麦的价格变化不是国际小麦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国际大米的价格变化是国内大米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国内大米的价格变化不是国际大米价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五)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对国内大豆和国际大豆的价格做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函数关系如下:Pdemobean=1 374.0+0.930 0 Pinterbean。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大豆的国际价格弹性是0.93,对VECM模型的残差进行自相关的检验,得出残差无自相关的结论。对VECM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出伴随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均落在单位圆之内,所以函数关系是稳定的。
通
过对国内玉米和国际玉米的价格做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函数关系如下:Pharbincorn=1 087.0+0.796 0 Puscorn。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玉米的国际价格弹性是0.796,对VECM模型的残差进行自相关的检验,得出残差无自相关的结论。对VECM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出伴随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均落在单位圆之内,所以函数关系是稳定的。
通过对国内小麦和国际小麦的价格做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函数关系如下:Pdemowheat=2 711.2-0.345 0 Pinterwheat。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小麦的国际价格弹性是-0.345,对VECM模型的残差进行自相关的检验,得出残差无自相关的结论。对VECM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出伴随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均落在单位圆之内,所以函数关系是稳定的。
通过对国内大米和国际大米的价格做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函数关系如下:Pdemorice=6 103.6-0.909 4 Pinterrice。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大米的国际价格弹性是-0.909 4,对VECM模型的残差进行自相关的检验,得出残差无自相关的结论。对VECM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出伴随矩阵的所有特征值均落在单位圆之内,所以函数关系是稳定的。
总而言之, 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的国内外价格都是在一阶差分的ADF
河南农业 2019年第2期(中)
10HENANNONGYE检验下是平稳的,国内外的价格变化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国内产品的价格受国外产品价格的影响大,而国内产品的价格对国外产品价格的影响较小,且有稳定的函数关系。整体来看,国内的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价格。但是,在相同中也有差异,大豆受国外产品的价格影响最大,大米受国外产品的价格影响最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在加深,所以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对我国的粮食价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影响越来越大,由于我国要顾及自身的粮食安全,并且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粮食生产根本无法与国际竞争,那么的最低收购价就是一个选择,最低收购价虽然保证了基本的口粮安全,但是在WTO规则的约束下和经济增长乏力、财力逐渐紧张的情况下,这种选择不是最好的选择,这种选择造成了高库存、高产量、高进口以及粮食生产后继乏力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权衡使用各种,以使效果达到最佳。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根本问题还是小农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的矛盾,这个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
四、启示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农产品的价格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在全球贸易战一触即发的时刻,把粮食问题放到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去考虑,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首先,在贸易战之前,我国的目标和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占据高端产业的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贸易战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我国的调整计划,使这个任务的完成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出口再受阻,则首先裁员的是农民工。就农业而言,我国部门是想通过产业的带动将农村的富余人口吸纳到城市,从而逐步实现规模经营,但是失业的农民会回到农村,这样就加大了土地流转和扶贫的难度,有可能会发生逆农业现代化的事情。
司手中,一旦贸易战持续,将会对我国
的大豆价格有非常大的冲击,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地矛盾紧张的今天,农业科技不能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土地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从多个渠道进口大豆也是重要的选择,但实际上我国的选择并不多。
最后,从全世界来看,农业都是补贴产业,我国现阶段的主题是去杠杆,在去杠杆的情况下宽松的金融越来越少,在债务和财政收入减少的双重压力下,要注意不能减少农业补贴,否则粮食产量和价格会大起大落。同时,贸易战的进行对国家的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双重的叠加对国家的稳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总之,在稳定运转的体系下,分析来自宏观运行体系内部的冲击和来自外部的冲击,对我国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和制定农业有很大的帮助。参考文献:
[1]武拉平.国内外粮食市场关系研究 [J].中国农村观察,2001(1):24-32.
[2]帅传敏,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估计[J].经济研究参考,2003(31):97-104.
[3]顾国达,方晨靓.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及其非对称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3):12-20.
[4]马述忠,王军.我国粮食进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基于大豆进口市场势力的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2(9):24-32.
[5]苗珊珊,陆迁.国际大米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的传递效应: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J]. 财贸研究,2012(1):27-34.[6]何树全,高旻.国内外粮价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影响:兼论我国粮食贸易的“大国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2014(3):33-39.[7]李光泗,曹宝明,马学琳.中国粮食市场开放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基于粮食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8):44-52.
[8]公茂刚,王学真.国际粮价与我国粮价的相互溢出效应分析:基于DCC—MGARCH模型的实证检验[J].江汉论坛,2017(12):16-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