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民族音乐,感悟有效教学
作者:张梅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7期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以生为本,由过去过多的关注”教”转变为更多地注重“学”,突出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自己Unit5 Lesson3 Experiment In Folk这节公开课谈谈我对“有效教学模式”的感悟。
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是一节Language focus 阅读课,让学生在学会一些重点单词,短语,语法的同时,通过阅读孔祥东在民族音乐上的尝试而取得新的成功、成就的故事,从而启发,激发起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勇于尝试的目的。
从教学思路设计来看,本节公开课完全符合英语新课程阅读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前最开始就进行词汇教学的铺垫,导入部分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Music quiz: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music? 通过大脑风暴让学生一起说出音乐的不同类型,风格,同时教会学生有关音乐类型的key words,然后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音乐家或歌手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辨别音乐类型从而巩固对key words的掌握。接着通过介绍李云迪和朗朗两位当前流行钢琴家,为引出孔祥东做铺垫,总之导入环节层层推进,以“抖包袱”形式,既调动了学生对本节课音乐话题的兴趣,又给后面的阅读环节消除了词汇障碍,做好了必要的铺垫。阅读部分:读前Task1 让学生根据文章正、副标题和孔祥东的音乐转型前后照片进行对go for 的猜测,以及对文章内容的预测,符合英语新课程阅读教学理念。读中,Task2 让学生独立快速阅读了解全文大意完成连线题。Task3 扫读了解文章更多细节信息。Task4 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对文章中生词和短语进行猜测意义训练。语法部分则采用让学生自主识别,体验,归纳并最终加以运用。读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立足于文章,感受,徜徉民族音乐的同时,了解孔祥东在民族音乐上的尝试而取得新的成功、成就的故事,从而激发起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勇于尝试的目的,并且巩固了本节课所学习的状语从句。
整节课设计思路既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又符合学生学情,脉络较清晰。我认为“有效教学模式”就是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既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不能忽视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人,鉴于此,在新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下,应尽可能采用探求、交流、合作的互动方式,努力达到师生活动丰富,气氛活跃,好的课堂纪律,认真听讲,自由提问,开展讨论等为特点的高效课堂,取代已往的说教教学,使教学走向生动化、精细化、探索化的发展轨道。
本节公开课,我主要运用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方式中的第二种教学方式:问答、阅读、演示、讲解相结合,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未知。这种教学方式,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启发式”教学。它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在需要问答的时候问答,需要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时候让学生阅读教材,需要演示的时候演示,需要讲解的时候讲解;而且,问答、阅读、演示、讲解都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总之,在方法上是灵活多变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要启发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思维。通常,很多教师都是以启发学生设想下一步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前进,所以叫做“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未知”。高一的同学阅读能力、感性认识和“知新”能力都很有限,所以还需要在教师具体指导下阅读课本,解读文本,需要通过演示获得一些知识,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特别是他们对于所要学习的东西将怎样向前发展还很不清楚,需要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所以“逐步启发引导”就适合了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
最后,我对“有效教学模式”的感悟可以归结为一句话:“It’s better to teach one how to fish than to give one a fish”.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