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叙事作文
叙事,要写清事情的“六要素”
叙事就是表达事情,就是以书面的形式把一件事情说清 楚。我们必须在叙事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事情的 来龙去脉是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这就是事情的“六要素”。
写作过程中怎样来安排“六要素”呢?可以说,没有统一的 格式。较多的是先交代时间、人物、地点,然后再逐步写出 起因、经过、结果。但有时也可以变化,应根据写作时的具 体情况而定,不拘泥于一种格式。
雨中
一个雨天的下午,妈妈叫我上街去买菜,我打着雨伞走了。 一路上树枝被风吹得哗啦啦地响,摇摇晃晃。我在泥泞的路 上小心地走着。雨伞被风吹得几乎都撑不住了,雨不停地打 在我身上,裤子下段都湿透了。
我走了一段,忽然听见风雨里隐约传来一阵哭声。我赶紧 走上前去,只见一个小孩子站在屋檐下,全身都湿透了。我 问他:“小弟弟,你为什么哭? ”他说:“妈妈叫我把两只小 鸭赶回家,碰上这阵大雨,它们全跑了。”说完又哭了起来。
他一哭,我的心也慌了,想帮他去找小鸭子。但又一想:
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 具体,
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例文:《帮小鸡接生》
“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欢乐的歌;童年的脚 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
摞。”这首歌是否能让你回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在那五 彩缤纷的岁月中,发生过许多事情,
不像星星一样的明亮。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有许多事值得 回忆
从我记事起,大姨的家里就养了两只小鸡,一有时间我就 去大姨班上看小鸡,不知过了
多久,两只小鸡渐渐长大了,又过了许久,母鸡下蛋了, 蛋中要孵出小鸡了,21天后,闻
声可听一阵小鸡的叫声,看到这情况,听到这声音。我觉 得小鸡太可怜了,在母鸡和公鸡都
不在家时,帮一下小鸡。机会,终于来了……
那天,母鸡给小小鸡找食去了,淘气的公鸡也不在家,跑 出去玩了。趁大姨不注意顺手拿起一个鸡蛋,捧在手心里轻 轻抚摸着,一本正经地说:“小鸡不要害怕,一会你就会来 到世界上了。”说完,我不再犹豫了,剥开了一个鸡蛋,一 只带有余热,未睁开眼睛的小鸡“诞生”了,它看了看我,叫 了两声好像在说:“谢谢你,让我早日来到这个世界上。”我 可高兴了,又剥开了第二个,当我剥到第四个的时候母鸡回 来了,看见我正在“欺负”她的小宝宝就猛琢了我一口,顿时 鲜血流了出来,我哭哭啼啼地去找大姨,大姨并没说我,反 而哭笑不得地说:“小傻瓜,鸡要到一定时候才会出生呢! 你这样给它们接生,会死的。”我听完,赶忙跑看小鸡,果 然刚刚被我“接生”的小鸡都快死了,而没被我“接生”的都活 了下来。我后悔极了,但一切都晚了??
虽然这件事过去很久了,虽然那里我还年幼无知,但这件 事一直鞭策着我,告诉我做事一定不能盲目。
想一想,上面几篇作文的重点写的是什么?
(3)选择合适的写作顺序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 顺序,否那么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 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①、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开展的先后次序进行表达。这样 写,可以将事物的开展过程,有头有尾地表
达出来,来龙去 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
段落和事物发生、开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开展规律为顺序的,也 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 为顺序和以事物开展规律为顺序的。
举例:大扫除
大扫除开始了,大家热火朝天地忙起来。
首先,我们把椅子全都整齐地放到桌子上。放椅子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
接着,几个女生开始扫地。扫地要从后往前,一点一点推 进,一点也不敢马虎。生怕漏掉任何死角。??
地扫干净了,几个男同学提来水桶,大家在把拖把涮洗干
净就准备开始拖地了。拖地时候我们先??
最后,等地面晾干,大家又七手八脚地把椅子放下来,整齐地
摆放好。
看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们真是从心眼里感到高兴。
②、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表达,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
表达。
举例:《一件难忘的事》
直到现在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件事,它给我留下了永远的印 象。
那是一个下着大雨的黄昏,一阵急促的 声突然传来?? 练一练:如果让你写一件童年趣事,应用倒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开头吗?
③、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表达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 断表达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表达。
举例:一场误会
我和子博曾经是最好的朋友,但是最近他总是不太理我, 我一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突然我想起不久之前发生的一件 事。
那是一个早晨,我和子博像往常一样一起去上学。这时候??
(4)漂亮的开头
想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表达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 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 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 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 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 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涮喇'的 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 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
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 者开头就写
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 子、丝绸帕、玻
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 干什么?难道你
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 文,作者开
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 老师和同学们纷
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 读者注意力吸引
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5)有力的结尾
A: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例如: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 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 童年。
(尾)童年,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 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 活。
B: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二十一世纪,我们是祖国的春天,热情奔放是我们的性格, 我们需要打破陈规,让我们脑中的那团热情火燃烧得更猛 烈,把我们的笑声、爱心串在一起,让全世界笼罩在爱之中。 要笑就笑个痛痛快快,要哭就
哭个歇斯底里,不要压抑自己, 不要让那陈旧的观念束缚着,不要随便改变自己,请记住我 的名言:“我就是我,给我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C:引用 佳句,多姿多彩
例如:”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我 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篇三:叙事作文
叙事作文教案
写叙事作文,同学们普遍感到有三个问题不好解决:]
一是事从何而来,
二是怎样选事,
三是怎样叙事。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同学们写作文,虽然不同于艺术家的创 作,但是作文中的“事”和艺术家的创作素材一样,都是来源于 生活。
记事作文以叙事为主,表现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 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写谁(作文对象):发生在活动场地、竞赛等事情。写什 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怎样写: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
写法:表达事件,还可以在事件中进行有效的肖像、语 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考前须知:作文过程中,必须 坚持始终要与所写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相联系。
一、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和结果,即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
素,把这方面写 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二、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 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 心的事。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 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 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三、事件的主要局部要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 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 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 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 生动。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
篇四:怎样写叙事作文
怎样写叙事作文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记叙文六要素九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 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 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 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局部又是事情的核心,是 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局部写得 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 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 事和写活动。
(-)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局部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 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 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 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 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怎样写活动
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 么搞活动?怎样搞的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 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 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 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 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 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 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局部记叙 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 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局部: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 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 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 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 出来。
如何写叙事作文
叙事作文是最常见、量基本的一种文体。一般要求记自己 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那么怎样才能写 好一篇以记事为主的叙事作文呢?下面分别从四个方面做 一个简单介绍。
一、进行写作练习。要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 话。如写日记、周记、书信、读书笔记等,可以自己选题, 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练笔时最好先从自己写起。从自己身 边的人和事写起。这样既记叙了真实生活,又有助于学生养 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且也容易写得生动、活泼、具体。多 练笔、勤观察是写好记事作文的前提。
二、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指事情 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 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要让读者一开始就明白,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如果不把时间交代清楚,就可能造成内容杂乱无章。
地点:要在文中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在不同的 地方发生,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人物:要交待清楚文中涉 及的人物。让读者明白,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人物是故事 的灵魂。起因:要让读者明白事情是怎样发生的。这一点写 清楚了,事情的开展才顺理成章。
经过:即事情开展的全过程,也是叙事文的主要内容。经 过交代不清楚或写得过于简单,就会使内容单调、不饱满。
结果:事件的结局。结果交代清楚了,对突出全文的中心 要是晴天,那就帮帮他,可现在雨下得正大呢!想着想着, 我不知不觉地拔腿走开了。小弟弟见我走了,又哭起来,每 一声都刺进我的耳朵里。这时我想起好少年张高谦,高谦哥 哥他是非常热心帮助小同学的:在山上,他为小同学砍柴; 在路上,他替小同学挑柴;每天放学时,他还护送小同学安 全地渡船、过溪??那我怎么能不帮助小弟弟呢?想到这里, 我停住了脚步,仿佛眼前站着高谦哥哥,他满腔热情地在帮 助这小弟弟找小鸭子。于是,我赶忙回转身来,抚慰小弟弟: “别哭,我帮你找回小鸭子。”说完,我冒着大雨,向着小弟 弟指的方向跑去,田康小路好滑呀,走一步摇三摇。来到田 境边,没有见到小鸭子的影子,只隐隐听到“呷、呷、呷”的 叫声;跟着声音仔细找,这才看见不远处的秧田里,果然站 着两只米黄色的小鸭子。我沿着田境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刚 要伸手抓,两只小鸭子“呷、呷、呷”地惊叫着跑开了。我急 忙卷起裤管,下到田里去抓;一步步小心地走着,留心别撞 倒秧苗。后来总算把两只小鸭子全都捉住了!这时,我裤子 上溅满了泥水,浑身也叫雨淋湿了。
我爬上田填,把小鸭子交给小弟弟。见到他小脸上露出了 笑容,我心里也乐滋滋的。叙事,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 具体
我们已经知道了叙事文章的“六要素”,可在作文过程中, 我们不能像问答式一样,把“六要素”讲完就算。这样的文章, 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交待这“六要素”,可根据文章 的需要,灵活掌握。
三、叙事要有中心。我们都知道,一篇好的叙事文,必定 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即文章的立意。立意,就是文章的写作 意图,也是叙事的根本。
四、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有顺叙和倒 叙两种。顺叙是按照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开展的先后顺 序进行表达。这样容易使读者把握事情开展的来龙去脉。运 用顺叙进行写作,要注意表示时间或表示事件发生先后顺序 的词语。另外,要防止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倒叙是将后发 生的情况交待出来,然后再回过头来交代事情的发生、开展 过程。这种写法不仅能使文章曲折生动。波澜起伏,引人入 胜,而且便于突出重点,吸引读者,增强艺术效果。回忆性 的文章一般采用倒叙的写法。回忆性文
章的基本结构如下:
开头:提起往事,点明题意一正文:回忆往事,记叙事情 一结尾:小结,照应开头。
总之,选用何种表达方式,要从所表达内容的实际需要出 发,尤其是倒叙不要故弄玄虚。为倒叙而倒叙,这样,反而 适得其反。
怎样写好记事作文
所谓记事作文就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文章中心 的记叙文。事情都是由人去做的,因此,记事作文还是离不 开写人。只是作文的侧重点不是表现人物,而是在于挖掘事 件的意义。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 情很有教育意义,值得宣扬,提倡;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 刻的教训、启迪。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某一侧面 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 是叙事作文,当然记叙描写任何事件,总离不开人物及其活 动,但这里的人物描写并不作为文章描写的主要任务,只需 要把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一、记一件事
在记叙文写作中,表达好一件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 这个功夫,以后表达更多的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 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 就能把许多事情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事呢?
1、要写印象最深的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 许多多的事情,只有对这件事印象深,感受多,写也的文章 才会真切而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要把记叙文的“六要素”交代清楚。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只有把这“六要素” 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事情的经过是文章的主要局部。 这局部如果写得空洞,文章就缺少感人的
力量。
二、记几件事
有的文章记叙了好几件事。写几件事要注意什么呢?
1、几件事要互相联系,有一个中心。一篇文章记叙的事 情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如果写几件事,也只能围绕 一个中心,不能有两个或多个中心,而且要在同一范围之内, 互相有联系。
2、要注意详略得当。如果要在一篇文章里记叙好一件事, 不可能每一件事都详尽地写下来,一般可用一详几略或两详 几略的方面组织材料。
三、写一次活动
写一次活动指的是记叙参观、访问以及一些有组织的班队 活动、文体活动。记叙一次集体活动是属于叙事范围的,也 要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写。一般说来,一次集体活动空间大, 人物多,内容繁,只要在记叙过程中,把握住这些特点,就 能得心应手地记叙活动的情景了。
写一次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各种环节写清楚。活动都有一个开展变化的过程, 作文时只有把这个过程交代清楚了,读者才能有身临其境的 感觉。
2、把不同的反映写清楚。写活动时,许多同学往往只写 活动过程,没有写出活动中自己或别人的内心感受,因此文 章写得不生动,不感人。
3、记叙过程也要有详有略,写活动时,许多同学都写成“流 水帐”,从“活动”开始至心活动”结束,平铺直叙,不分主次。 读这样的作文就显得平淡乏味。
四、记叙场面
场面是在一个特写的时间与地点内人物进行活动的总的 面貌。场面包括比赛场面、劳动场面、战斗场
面、学习场面、 日常生活场面等等。
写好场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概括写与具体写相结合。这是写好场面常用的方法。 通过概括写,读者可以了解场面的全貌;通过具体写,使场 面真实地再现出来。
2、要写得井井有条。我们不可能一笔把场面全部再现出 来,也不可能没有次序地写求同存异。记叙场面要确定先写 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要有个合情合理的顺序。
3、要注意环境的和谐一致,不要前后矛盾,以致削弱文 章的感染力。
4、记叙场面,不但要正面描写,有时还要进行侧面的描 写。
记事作文的内容非常广泛,诸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 会生活、各项活动、各种劳动等等均属它的写作范围。
同学们在写记事作文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 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里边事情的“经过”是重 点,要写得具体详细。
一位小作者写的《爸爸妈妈上当了》一文的开头是这样的
[片段]我的爸爸妈妈都已40岁了,别看子女都这么大 了,不知什么原因,近来老爱吵架。这不,今天中午我放学 回家,未进家门,就听见一阵乒乒乓乓的声音,进门一看, 一只锅子盖子掉在地上,碎碗屑满地全是,爸爸妈妈正在对 骂。我难过得忙走进我的房间,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吃饭时, 一家人闷着头谁也不声响。妈妈赌气到医院去了(妈妈是医 生)。
从这节文字看,小作者已经写出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放 学)、地点(家里)、人物(爸爸、妈妈)、事情的起因(爸 爸妈妈吵架)。这样写,容易引起读者阅读事情的“经过结 果”的兴趣,可谓是吊起了读者的胃口。这个写作手法值得 我们学习。
其次要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无外 乎有两种,一种是说明自己对某种现象、问题等的态度或立 场,另一种是歌颂(赞美)或揭露(鞭挞)一些人物和事件 等。所以,同学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这个材 料写进作文能不能为你所要表现的中心服务?如果能表现 中心的就要采用;如果不能表现中心的,那么要毫不留情地舍 去。
比方:一位同学跟着妈妈去镇上的农贸市场买菜,回到家 后,她准备写一篇作文,取的题目为《菜场见闻》。以下是 她提供的作文素材:
L从家里出发一路到农贸市场,公路两旁景色十分优美。
2 .农贸市场外观:崭新、宽敞、明亮。
3 .市场里一片繁荣景象:买菜的人多、摊位多、货物品 种多。
4 . 一个蔬菜摊位前的一位顾客在向摊主讨教种黄瓜的经 验。
5,在农贸市场里妈妈碰到过去念初中时的一位同学,两 人谈了很长时间的话。
6.现在的这个农贸市场与过去的农贸市场简直不能相比。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反过来是否一旦你有了大 米,饭就可乱做一气呢?也不能。经过反复筛选,这位同学 去除了 1、4、5三那么素材,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由于精心选材,这位同学终于写出了一篇思路清晰、有条有 理、重点突出并且充满了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后来该文还被 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永森收录在他的《徐老师教作文》一书里, 作为他指导学生如何写好“见闻”一类作文的范例。
如果一篇作文里有几件事的,还要注意事与事之间的过 渡、照应等,这样文章就显得自然流畅。
第三描写好事件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等。我们说记事作文虽然主要在记事,但是事情的发生、发 展无不与人息息相关。如果我们在作文的时候一味地记事, 那么所写作文只能是一个干巴巴的故事梗概,必须要把事件 中的人物描写好刻画好,这样的文章就显得有血有肉,厚实 饱满。
请看下面的一个片段——
[片段]“老李,赵县长看你们来啦! ”随着喊声,乡长张 伯伯领着一行人涌到俺家门口。身材魁梧的赵县长冒着大雨 走进俺棚,俺全家惊喜万分,热泪盈眶。俺爷手忙脚乱地拉 出一条长凳,用袖子抹了抹,请赵县长坐下。却赵县长没有 坐,就一把握住俺爷的手说:“老乡,你们受苦了。”接着又 急切地问:“家里的粮食搬出来没有?救济粮、救济款发到 手了吗?\"俺爷眼含泪花,哽咽着说:“都搬出来了,都发到 手了! ”赵县长满意地点点头。赵县长推推支撑庵棚的木桩, 摸摸发潮的床铺,随后掏出手帕擦拭湿润的眼角??
片段写的是赵县长下基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的事情。作者 通过对赵县长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反映了赵县长工作 深入细致、关心群众疾苦的优秀品质。
当然记事作文的写作除了以上谈的三个注意点外,还有在记叙事件中可适当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这样能使文章“曲 折”多变,引人入胜。
读来是不吸引人的。在“六要素”中,“经过”是事情的主体, 要分几步写清楚。每一件事情的开展一定有它的先后顺序, 我们在写作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事情的开展过程,有关内容 要写得细致、清楚,这样,把事情的开展过程写具体了,一 件事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读了以后,有身临 其境的感觉,写作的目的才能真正到达。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一步一步写具体事情的经过呢? 首先,我们可以找找事物的规律。虽然有些事物比拟纷纭复 杂,不很容易认识清楚,但它总有一定的规律。了解了它内 在的联系,知道了它的因果关系,写起来就比拟具体了。其 次,观察要仔细。人们每做一件事,会有许多动作、神态、 语言上的表现,我们要善于现察,了解特点,抓住特征来写。 另外,我们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联想,使文章就 像一株繁茂的大树,既有突出的主干,又有婆娑的树叶。这 样,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了。叙事,要选择新颖的材 料
写叙事的文章,选材是关键的一步。挑选材料时,不能“拣 到篮里就是菜”。我们在生活的事件与生活现象中选取材料 时要注重新而别致,这就是指选择新颖的材料。
平时,我们注意观察,积累写作材料,生活是作文的源头。 我们小学生写作文,就应该写自己的生活。我们少年儿童的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时 刻观察、用心体验,往往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新奇 的事、新奇的现象。这些会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特别的思 考,只要我们把注意现察的许许多多新鲜的、富有生活气息 的材料,写到作文里去,寻求新的立意就能写出新颖的、有 深度的作文。
1 .要写出一个“新”字来。
捕捉身边的事物时,关键是看能否反映个“新”字,即过去 所没有的、新近才发生的变化,写文章时一般就从这个“变 化”入手,再去探究这个变化的原因来。
2 .要写出新意来。
捕捉身边的事物时,要留意写出事物的新意来。可以以小 见大,从身边的小事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可以从一种事物 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善良的人性等,还可以从不起眼的 生活琐事中观察思考,产生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样的材 料平中见奇,也不失为新颖的材料。
童年的傻事
我的童年是五彩缤纷的。而年幼无知,却又使我做了许多 傻事。一想起那件烫书皮的往事,就不禁偷偷抿嘴笑了。
那是五年前的事了。我上一年级,爸爸送给我两个粉红色 的书皮,上面印着两只可爱的小白兔,我喜欢极了。不久, 塑料书皮渐渐皱了,我想把它压平,可怎么也弄不好。
天,看着妈妈烫衣服,我一直想着两只小白兔书皮,心 不在焉地瞧着。突然心中一亮,猛然想到:妈妈用熨斗把皱 皱的衣服烫得平平的,小白兔书皮不也可以烫平吗?我高兴 得差一点儿跳了起来。
过了一会,妈妈烫好了衣服,断了电源,把电熨斗放在床 上晾。我悄悄取来书皮,学着**的样,把书皮轻轻地放在床 上,嘴里还一本正经地对“小白兔”说:“不要怕,过一会你 就整整齐齐的啦!”说着,把熨斗举起来,轻轻地往书皮上 压,谁知,“吱——”一声,吓了我一跳,我把熨斗提起来一 看,哎呀!这是怎么回事?书皮上的小白兔飞了,只留下一 个
大大的熨斗印。我迷惑不解,朝熨斗看了一眼,噢,小白 兔给熨斗“吃”了。我既心疼,又难过,坐在床沿上“呜呜”地 哭了。
妈妈走进来,看我这个样子,急忙问:“伊茹,干嘛? ” 我边拭泪,边断断续续地说:“呜??小白兔??给??给熨斗?? ‘吃'了! \"妈妈听了,差点笑弯了腰,她边笑边点着我的 头,说:“塑料一碰到热就会熔化的呀,怎么可以用熨斗烫 呢? \"我停住了哭泣,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长大了,我一想起这件事,对自己的无知感到好笑,又看 到了另一面:没有知识,就会闹出许多笑话。我永远也忘不 了这件事,因为它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 理 叙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 说自己的话?? ”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
因此学生如果写自己有感受的事,就容易写得生动、活泼、 具体;如果写自己不熟悉的事,即使费了
九牛二虎之力,也 写不好。这是什么道理呢?文章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文 章的材料必须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没有人们的工作、学习以 及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没有文章。我们写作文就是要把自己 周围的事,周围的人,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 写作文不是做算术,有了一道题,运用几个公式套一套,就 可以做出来。写作文必须要具备材料,写自己感受深的事, 就能“表”我们自己的“情”,“达”我们自己的“意”。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学生进行以真实生活为题 材、以生活的需要为目的的写作练习,写自己感兴趣的事, 说自己想说的话。如写写日记、周记、随记、书信、读书笔 记等,自己选题,自由发挥,放手写作,畅所欲言。练笔先 从自己写起,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起。这种大量的持续的 作文自主练笔,既记载了真实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良好写作 习惯的养成。
篇二:叙事作文
叙事作文1、定义:写事记叙文是一种把事件作为主要记 叙对象的记叙文。
2、特点:叙事作文注重把事情讲清楚,文章的着眼点在事情的过程上;不着力去刻画
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 想意义,而不是着重表现
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3、写作方法
(1)写清楚“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里边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写得
具体详细。
例文:《削苹果》
寒假的一天,我一个人在家看书,一个语句吸引了我的注 意力。书上说吃苹果有益身体
健康并不含大量的热量。但想吃苹果只好自己动手了。
我觉得连皮吃有营养,但家里的苹果都没洗过,我又不懂 如何洗苹果既干净又快捷。于
是只好自己动手削苹果。
我先从窗台上拿下来一把水果刀,对着卫生纸擦了又擦以 确保完全干净。又从塑料袋里
拿出来一个精挑细选后选出的又嫩又饱满的苹果。接下 来,就是开刀了。
我用左手拿着苹果,右手握着刀,小心翼翼的往左手滑。
可这样既慢又别扭,削出的皮
也成了小方块。
于是,我想想妈妈是怎么削的:对了,右手食指按着刀向 左推,大拇指按着苹果下面。
我也依样画葫芦,一点一点向左滑动着。
我削一会儿,停一下,生怕自己被刀划伤。之前就有一次 因为苹果太滑,倒一下撞倒了
大拇指上,血顺着刀刃向下爬。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 年怕井绳”,搞得我一回想起那次
惊险的经历,就不敢再快一丁点了。
终于,苹果在我大约十分钟的不断“攻击”下,无奈“投降”, 完全露出了白而微黄的
果肉。回头看我削下的苹果皮,长短不一,薄厚明显,与 平时看到的可谓天壤之别。再看被
我“征服”了的苹果,坑坑洼洼,大苹果被我削成了小苹果。
虽然是这样,一口咬下去,心里还是甜蜜蜜、美滋滋的??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最后还要说清楚, 起因经过和结果。
仿写:
扒柚子
1、想想柚子的颜色、形状,说说它在手里摸着是什么感 觉?
2、仔细想想是怎样剥柚子的?把过程用通顺、连贯地语 言讲出来,注意每一个动作细节。
3、闻一闻,剥开的柚子是什么味?
4、尝一尝柚子吃在嘴里是什么味道?
5、扒开柚子是什么心情?
精彩佳作展示:爸爸把柚子放在桌上,拿起水果刀,从 柚子腰部划出一圈,
柚子上留下了一条刀痕。爸爸的技术可真高,这一刀切得 不深也不浅,正
好把柚子皮和里面的肉分了开来。妈妈走上前,把两只手 插进爸爸划的刀
口里,轻轻往两边扒。我和哥哥都把两只手插进柚子里, 我也如此。我们
向后倾斜着身体,四只小手使劲把柚子皮往外扒。只听“嘶——嘶——\"几
声,我扒的那半块柚子皮扒下来了,剥下来的柚子皮好像 一项绿色的小帽
子,我把它戴在头上,可高兴啦!
(2)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 事
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 一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