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时间是( B) 1-37 A. 1850年 B.1750 年 C. 1650年 D.1550 年 2.维特根斯坦认为,“与美学相联系的、最重要的可能是所谓的审美反应”,这实际上是强调美学研究的重点是( A)1-42 A.审美经验 B.审美关系 C.审美形态样 D.审美现象 3.对审美趣味产生制约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B) 2-58 A.审美需要 B.审美理想 C.审美情感 D.审美经验 4.“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这说明( C ) 2-60 A.美是先于人而客观存在的 B.美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性老人 C.美是因为人才显现出来的 D.美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 5.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 B) 2-74 A.完善的感性 B.灿烂的感性 C.自然的感性 D.直观的感性 6.“劳动说”主张审美起源于人类的( A) 2-84 A.物质生产 B.石器生产 C.陶器生产 D.精神生产 7.下列诗句体现出“崇高”特点的是( D ) 3-114 A.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B.寒波澹游起,白鸟悠悠下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D.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莆 8.认为最美的图形是球形和圆形的是( A ) 3-110 A.毕达哥拉斯学派 B.柏拉图学派 C.亚里士多德学派 D.智者学派 9.恩格斯认为悲剧冲突的实质是( D) 3-124 A.好人遭受了不该遭受的厄运 B.怜悯与恐惧 C.永恒正义的冲突源 D.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100 A.审美形态既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逻辑分类的形式有重点方能 B.审美形态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无关 C.审美形态首先是一种理性存在形式 D.审关形态与审美经验无关 11.“如清风,如云,如戏,如烟。如幽林曲涧”所描述的审美形态是( C) 3-114 A.自然美 B.社会美 C.优美 D.崇高 12. 认为“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的美学家是( A) 3- 136 . A.鲍姆嘉通 B.维柯 C.克罗齐 D.温克尔曼 13.柏拉图描述审美经验的高峰状态的学说是( A) 4-151 A.迷狂说 B.模仿说 C.分有说 D.润穴说 14. 中国古代的“比德说”总是把自然( D ) 4-159 A.艺术化 B.科学化 C.理论化 D.人格化 15.关于审美经验,表述正确的是( D ) 4-162 A.纯粹的感性直观活动 B.纯粹的理性直观活动 C.抽象的理性思维活动 D.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的统一 16.审美主体在头脑中重新形成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是( C)4-173 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再造性想象 D.创造性想象 17.鲁迅说:“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作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这段话说明,在审美经验中( D) 4-182 A.想象应受情感的制约 B.理智应受情感的制约 C.情感应受想象的制约 D.情感应受理智的制约 18.“艺”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 B ) 5-192 A.文字 B.种植 C.艺术 D.舞蹈 19. 意象的基本结构是( B) 5-210 A.知与意 B.意与象 C.情与意 D.当与象 20.克罗齐主张( D) 5-194 A.艺术是情感符号 B.艺术是巫术仪式 C.艺术是理念 D.艺术是直觉 21. 克菜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 A) 5-194 A.形式说 B.内容众 C.质料 D.结构 22.陆机在《文赋》中说,“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竭,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这是指艺术创作中的( B) 5- 教材中找不到答案 A.表达 B.灵感 C.动机 D.叙事 23.认为艺术是“对理念的模仿的模仿”的古希腊美学家是( C) 5-193 A.毕达哥拉斯 B.芝诺 C.柏拉图 D.恩培多克勒 24.强调“天才”的艺术观是( A) 5-194而出有重京方能脱颖而出 A.表现说 B.形式说 C.模仿说 D.游戏说 25.艺术品赖以存在的媒介属于艺术品的( A ) 5-207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26.主张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的中国近代美学家( C)6-232 A.王国维 B.鲁迅 C.梁启超 D.蔡元培 27.下列著作中属于西方美育理论经典的是( C) 6-236 A.《拉奥孔》 B.《论教育之宗旨》 C.《审美教育书简》 D.《谈美书简》 28.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错误在于( A ) 6-238 A.夸大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B.肯定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C.把美与善混为一谈 D.把美育混同于人格教育 29.美育主要是一种“化育”,即( C) 6-243 A.说教感化 B.强制灌输 C.潜移默化 D.消遣娱乐 30.荀子认为人性和文化的生成是通过( B) 6-250 A.怡情养性 B.化性起伪 C.消融渣滓 D.美育群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有( ABCD) 2-75 A.色彩 B.线条 C.形体 D.音响 E.比例 32.下列美学家中,属于自然主义的有( AB) 4-153 A.桑塔亚那 B.托马斯·门罗 C.柏格森 D.克罗齐 E.叔本华 33.下列关于艺术想象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 5-204 A.能够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 B.能够融合与整合形象 C.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 D.主要靠概念来判断 E.是一种理性推理能力 34.正确理解美育的内涵,要遵循的原则有( BCE) 6-239 A.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原则 B.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 C.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 D.形象性原则 E.独特性原则 35.下列关于柏拉图美育思想的正确表述有( ACE) 6-234 A.美育可以陶冶心灵 B.美有应该寓教于乐 C.艺术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D.强调宽松教育、趣味教育 E.要重视音乐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6.简述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38 答:(1)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了《美学》一书,他也被称为“美学之父”(3分) (2)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3分) 37.简述划分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3-101 答:(1)广泛性或普适性,即适用于各种艺术体裁和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现象;(2分) (2)统摄性,即集杂多于统一; (2分) (3)历史性,即审美形态应该是民族审美文化的积淀,并且具有长久而持续的影响。(2分) 38.简述康德的崇高理论。3-115 答:(1)崇高在形式上是无限的和没有秩序的: (2分) (2)崇高分为两种类型:“数学”的崇高、“力学”的崇高: (2 分) (3)崇高首先引起人们生命力阻碍的感觉,接着是更强烈的生命力的爆发。(2分) 39.简述艺术品的开放性。5-197 答:(1)艺术品是向艺术家开放的,这样,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3分) (2)艺术品也是向接受者开放的,只有通过接受和欣赏,艺术品潜在的审美特征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审美价值。(3分) 40.简述艺术的功能。5-219 答:(1)艺术具有审类、娱乐消遣、认识、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启造、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交流、商业广告等多种功能;(4分,答出其中6项即可) (2)审美是艺术的核心功能。(2分) 41. 简述美育的主要特点。6-241 答:(1)诉诸感性。美育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打动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2分) (2)潜移默化。美育对于性情的陶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逐渐沁入人的心灵,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2分) (3)能动性。美育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积极发挥人的能动性。(2 分) 四、论述题:本题10分。 42.试论想象力在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所起的作用。4-185 答:(1)先验想象力能够打破主体与客体的浑然一体状态,从而形成审美活动所需要的审美距离。 (2)经验想象力能够在先验想象力的基础上,通过改造主体在呈现阶段所获得的原初经验材料,形成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 [评分参考] (1) (2)要点各3分,论述充分,酌情加1-4分,共10分。 五、分析说明题:本题14分。 43.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论书法时指出:“至若数画并布,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点成一字之规,- -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结合这段话,分析审美对象“多样统一”的形式规律。2-76 答:(1)所谓多样,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体中所包含的各要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 (2)所谓统一,是指审美对象各部分在整体中彼此关联、呼应、衬托、映照的内在关系; (3)“多样统一”就是寓多于一,在丰富多彩中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 [评分参考](1) (2) (3)要点各3分,结合作品分析深入,酌情加1-5分,共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