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① 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 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② 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 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 ”我一声喝住了: “还要买盐呢! 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 ”小 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③ 集市东头是百货店,那里卖盐,但是要到那里,必须穿过叫卖 各种吃食的街道。我就在街道上走得很快,唯恐哪个弟弟被哪个美食 勾住了。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弟弟,就抓着他的手走,没想到他 走到一个炒凉粉摊跟前,猛然挣脱我的手,坐在凉粉摊前的条凳上。
④ 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 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小弟弟不走,死犟 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
⑤ 凉粉摊师傅很懂公关,知道我主事,就不看我,有意大声叫卖: “吃一口能解一年馋,才五分钱一盘!”说着就开始炒,油在鏊子里 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⑥ 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 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 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⑦ 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 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 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 师傅有意 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⑧ 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 子的咯瞪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我还是不转身,我知道三个弟弟这时 候肯定都看着我,等我发话。
⑨ 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哥! ”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 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⑩ 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 剩下的你三个吃。”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 当我转过身来 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 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 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至U咽的时候,声音去卩很大,我知道那是禾口 着口水咽下去的。
(11) 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 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 ”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 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12) 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
推。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 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13) 我吃了,我有意咽得很快,却不张嘴,让那美味在嘴里回旋,
心里满是酸楚
(14) 我把筷子递给小弟弟,他又推,我便把凉粉在盘子里分成三 堆,让他们一人吃一堆,然后把筷子咯瞪往矮桌上一放,说:“你们 吃,我去付钱。”
(15)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 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16) 我没有再说话,我夹起两块,喂到小弟弟嘴里。泪水在眼眶 打转。
(17) 回到家里,母亲正在做饭,她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什 么也没问。我一边把盐放进罐子,一边做贼般偷偷瞄她。她身形消 瘦……
(18) 从这天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菜的味道淡了,少放了 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19) 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 能掂不出来?! ”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 ”母亲 笑笑说:“五分钱买了我们一家人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
(选自2015年《今晩报》)
40. 阅读全文,请根据文章第③段至第?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小弟弟的行为 ① ② 夹起炒凉粉喂我吃 我的做法和心理 对他大吼,威胁 点头答应,心软 ③ 留给我一堆炒凉粉
④ 41.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⑩划线句子。
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 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
42.
有误的两项是(
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说法)
A .第①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66年,照应了题目中的“那年”, 也使人联想到那个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从而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故事的真实性。
B .文章第②段划线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弟弟在面对美食时的兴 奋欢快,为下文小弟弟倔强地要求吃炒凉粉做铺垫。
C. 凉粉摊师傅知道“我”不肯买凉粉,就大声地叫卖,铲锅底锅巴 时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他想用这些办法来引诱我们,他的这些行为 说明他是一个很奸诈的生意人。
D. “我” 一瞪眼,二弟和三弟就不敢说话,后来给他们凉粉吃,他 们也只是一人吃了一口,说明他们两个都是没有主见的人,凡事都要 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E. 文中的母亲发现我们用买盐的钱买了吃的,并没有揭穿,更没有 责备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心思细腻、宽容善良、关爱孩子的
43.文章结尾处 ,母亲说 : “五分钱买了我们一家人的欢喜 ,还有比这 更便宜的事吗 ! ”除了有兄弟四人品尝美食的欢喜 , 还有哪些欢喜呢 ? 读完本文 ,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 我们该如何让生活中充满欢喜呢 ? 44.阅读《那年的欢喜》一文,结合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请在文 章第 ? 段省略号处补充对母亲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1)符合上下文情境;(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 150--200 。
【答案】
40. ①犟坐在凉粉摊前②祈求般地劝说我③快速咽下,心酸④喂给小 弟 , 感动
41. 神态、动作描写 ,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炒凉粉的美味 , 更写出了小弟 享受美食的投入、如痴如醉和珍惜。 42. CD
43. 欢喜: 少年的天真纯真、兄弟之间互相谦让和团结关爱、母亲对 孩子的包容和爱护、一家人在苦难的岁月里对生活仍有无限希望。 爱护家人、体谅父母、宽容待人。
纯真是知道事情的好坏, 但会积极的向好的地方想和考虑; 天真是不 知道事情的好坏,总会往好的地方想。 44. 合乎题意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